贺玲 孟冬雪
摘要: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的综合性学科,作为应用型本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笔者从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和教学手段三方面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改革,从而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 教学手段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70-01
《公共关系学》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作为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课程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本文就应用型本科所开设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展开以下讨论。
一、《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
对于《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来讲,大多数高校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较少,尽管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枯燥的课堂氛围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不是很牢固。此外,一般将该门课程设置为32学时,受学时数和教学任务的限制,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更多的知识点,这对教师来说,为了讲授更多的知识点,相对就会减少课程互动的次数。
(二) 课程考核方式简单
《公共关系学》课程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以我院沈阳科技学院为例,即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其中平时成绩以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定,期末成绩则以闭卷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期末闭卷考试通常只是考核学生的记忆力,期末突击学习,平时出勤良好,那么期末总成绩就能取得较高的分数。但对公共关系这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期末的高分并不能代表该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三)课程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模式依旧采用传统的上课模式即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模式,而这种方式禁锢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思维,对于应用型本科来讲,既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另外,在公共关系教材的选用上,大部分的教材更注重理论的研究,对实践部分或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研究较少,因此,给课堂教学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公共关系学》课程受学时数的限制,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调整。如有些简单易懂的章节可以让学生进行自学;而有些知识点要与现实联系可采用案例分析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如新闻发布会、庆典活动、展会等活动可采用现场模拟的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现场模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课堂上扮演适合自己的角色,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案例分析、讨论和翻转课堂等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我院对工商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改革考核方式
《公共关系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应不局限于平时出勤和期末成绩,而是要综合评定,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际运用。笔者认为可将考核的内容分为1234,即平时出勤10分、现场模拟20分、方案写作30分和理论知识的考核40分。平时出勤主要包含迟到、早退、旷课、睡觉、玩手机等行为,平时成绩的设定有利于约束学生,帮助教师加强课堂管理;现场模拟是模拟公关专题活动,以小组(13-16人)的形式展开,需每位组员积极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公关活动的实际操作;方案写作主要包含公关调研报告和公关活动策划书的写作,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及活动策划所包含的内容和程序;理论知识的考核则是以期末考试的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最终考核成绩最好以等级制的方式,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三)合理设置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学生一个主要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学院可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推荐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庆典活动策划及实施过程,如开业庆典、周年庆典、各类文化节和公益活动。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别一方面,学生也能够更加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课程的设置上,可适当增加实践学时,调整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
参考文献:
[1]罗春霞.关于“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安康学院学报,2012,02:119-120.
[2]曹扬.转变经济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75.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