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

2016-11-10 11:01齐艳
现代交际 2016年9期
关键词:平等法制自由

齐艳

摘要:十八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西方某些价值观似乎不谋而合。面对当前的形势,只有分析两者的根本区别,才能充分了解西方价值观的本质,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本文从历史起源以及两种价值观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两个角度论述了两种价值观的不同,从而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特色”。

关键词:西方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主 平等 法制 自由

中图分类号:B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63-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国民整体素质、道德水平并没有达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为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自此,在理论界掀起了热烈的讨论。

有人认为“三个倡导”中民主、平等、法制、自由等内容似乎与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不谋而合,然而无论是从两种价值观的历史渊源、现代意义还是他们的政治内涵而论,这一说法都是不成立的。

一、中西方价值观的历史起源

1. 民主(democracy)

西方价值观的民主起源于希腊城邦文明,雅典城邦的民主制是希腊民主制的典范。当时的民主制是直接的民主政治,最高权利机关是公民大会,它决定内政、外交、战争、和平和立法等国家大事。全体公民每个月都要参加几次公民大会,解决城邦的各种重大问题。

每个公民都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可以出任公职,并且轮流成为陪审团法庭的成员。[1] 由于在城邦中公民这一概念并不包括妇女和未成年儿童,也不包括奴隶(被称作会“说话”的工具)、外邦人和边区居民,只有祖籍为本邦的成年男子(早先还要受一定的财产限制)才能取得公民的资格,所以所谓的民主自从形成之初即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在我国,几千年的君主集权制下的封建社会使得我国的民主思想没有那么久远的历史渊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2]。意思是:老百姓,可以使他们在我们指引的道路上走,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可见影响我国历史上千年的儒家思想形成之初就丝毫没有民主的思想。

直到近代辛亥革命后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思想激进的陈独秀才把“德先生”(democracy “民主”一词在当时的翻译)引入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出的民主,是指“脱离奴隶之羁绊,以完齐自主自由之人格”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3]。我国民主思想被介入之处还包含了自由、法制的思想。

2. 平等(equality)

希腊城邦文明作为西方民主制的典范,“平等”也进入公众的视线。但是无论是受人称赞的民主制还是最早的平等思想,都只是相对而言,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以道德和法律的平等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体上的不平等;从而,人们尽可能在力量上和才智上不平等,但是由于约定并根据权利,他们却是人人平等的。[4]

我国早在奴隶社会的周王朝时,就称武王是“受命于天”,王权是上天授予的,神圣不可侵犯。自此,我国历代君王也都自命为“天子”,把自己的意志假托为上天的命令。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南朝时期《后汉书》中记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意思是人民可以是天子坐稳天下,也可以使天下大乱。虽然在各朝各代君主为了自身的统治,为了调节阶级矛盾,对人民采取了各种态度,然而绝没有君民平等的思想。

3. 法制(legality)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政治学》和《法律篇》中把法律提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并认为法律是一根将国家理论串联起来的金质纽带。[5]罗马帝国进入共和国时期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法律体系,其渊源主要是习惯法。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制定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确立人权、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对世界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各自的解释,或提出不同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思想领域影响非常大的有法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飞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就是主张“罢黜百家”,崇尚法治。[6]“法”就是代表上层社会意志和利益的法令制度。

4. 自由(liberty)

始于14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其中包含了自由思想的萌芽状态。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意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并强调人的独立性和内在价值。他们宣扬人应当按照人的本性生活,人有人的自然,即自然的存在,按照自然规律生活。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是有感情和欲望的人,因此人的自然欲望和感情都是自然而然的。

教育界是我国先进思想的发源地。民国初期,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

二、中西方价值观的现代意义

1. 民主

现代社会的民主形式大多为代议制民主,大多数欧洲国家实行议会制,美国实行国会制,选举是西方民主政治的重要手段。以美国为例,宪法第二条中明确表示凡年龄未满二十五岁,或取得合众国公民资格未满七年,均不得任众议员。第三条中提出凡年龄未满三十岁,或取得合众国公民资格未满九年,均不得任参议员。无论是参议员还是众议员都需竞选上任,而巨额的竞选经费不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够筹集的,这样一来,中产阶级及以上阶层的人更有优势。

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打破了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新中国建立以来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制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代表的是广大劳动阶级的利益。从形式上看,中西方民主制的形式有相通之处,但本质是有区别的。

2.平等

美国独立宣言第一句话即提到:人人生而平等。然而由于美国社会中财产的不平等而导致人民在享受各种政治权力上的不平等。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1868)第二款众议员的名额应按各州人口比例进行分配,每州人口统计包括该州除未纳税的印第安人之外的全部人口。另外,自美国内战以来,黑人并没有取得与白人完全平等的权利。

新中国建国以来,人民参政议政,在政治上取得了真正的平等。我国宪法第一条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有效保证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以及在政治生活中的平等权力。

3.法制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自我标榜为“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然而2013年发生的佛罗里达州白人社区协警枪杀黑人少年马丁,后无罪释放的案件,无疑激起了美国大规模的示威,人们强烈呼吁废除不平等法律。可见,在某些事件中并未看到所谓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国建国以来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维护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宪法进行了修订,每次修订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自由

热爱自由是西方文化流传已久的传统。自由作为一项权利可以理解为人身、言论、行为和思想自由。美国宪法中明确提出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有持有枪支捍卫人身自由的权利。相比之下,美国人拥有更多的“自由”的权利,他们对自由的阐释也是我们这些“外国人”所无法想象的。正因如此,才会有2013年震惊世界的斯诺登事件。所谓的言论自由绝不可以以牺牲国家利益为前提。

我国自古虽然有不少文人学者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无疑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更有清朝的“文字狱”,可以说对人们思想统治达到了极点。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人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作为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人民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古我国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谚语,我们认为的自由也是有别于西方的自由。

三、结语

一切价值观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因为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不同,对不同社会的影响及意义会有很大差异。东西方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不同社会制度的本质。即使是说法相似的“民主”“平等”“自由”“法制”,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有不同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林.西方文化概论[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9.

[2]《论语》泰伯篇第八.

[3]龚书铎,方攸翰.中国近代史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332.

[4]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6-37 .

[5]罗轶轩.“无能意见”与“金质纽带”——论法律在柏拉图政治学理论中的不同地位[J].决策与信息,2015,08:217-219.

[6]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28.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平等法制自由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打开法制文明的大门
玉门市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漫画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