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自疑能力”的培养

2016-11-10 05:35梁冰凌厦门市翔安区实验学校福建厦门361102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母鸡习惯文本

梁冰凌(厦门市翔安区实验学校,福建厦门361102)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自疑能力”的培养

梁冰凌
(厦门市翔安区实验学校,福建厦门361102)

“自主语文”课堂实践研究下,培养学生的自疑能力,需要教师营造氛围、创设条件,从根源处多方法地激发学生的欲望;授予学生自疑策略,让质疑有法可循;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养成学生自疑习惯,点亮“自主语文”课堂。

自主语文;自疑;策略

古人云:“学贵须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笔者所在学校“自主语文”研究课题提倡新型的教学观,将“自疑”的环节引进课堂教学。“学为基础,教为导向”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敢学、敢想、敢疑、敢问,把培养学生的自疑能力作为学校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

一、激发“自疑”欲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自主语文”课堂,一改固有的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模式,学生成为语文舞台的主角,需要他们自行探究、主动思考,因而要激发学生“自疑”的欲望,就需促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一)运用有效表扬,营造民主氛围

课堂教学中,表扬可用于多方面,它是对学生正确行为的肯定与反馈。表扬的方式比表扬的次数更重要,当表扬是针对某一行为结果,并且具体可信时,表扬就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激励因素。[1]作为高年级的学生,一开始接触自疑自问的新学习形式,难免缺乏自信,对问题的产生有如大海捞针般艰难。教师在实践的初期阶段,首先采用“放手”的方法,运用评价性、鼓励性语言激励所有孩子,让学生自由发问,有问有赞,及时中肯对提问行为进行表扬,引导学生形成“敢问”的心理习惯。而后,在学生全面开花的自疑之问中,捕捉最具代表性、最有价值性的问题。例如我校一教师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学生抓住题中词自疑:“呼声是什么?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为什么有这样的呼声?”师生直接解决“呼声是什么?这个中国孩子是谁?”这两个浅显问题,筛选出“为什么有这样的呼声?”这一深层问题深入探究。教师对问题选择过程的呈现,能有效指导学生对提问可研究性的判断,在师生合作的民主氛围中,切实提高学生“会问”的学习能力。因此,恰当的表扬和民主的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疑”的欲望,而且,能使学生保持对“自疑”形式的新鲜感。

(二)设置比拼擂台,形成追赶之风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有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2]搭建语文课堂擂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个人、小组等多种组合形成的竞赛方式,营造一个紧张、激烈而又活跃的浓郁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觉主动性,形成一种积极的“自疑”风气。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多样条件,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供可能和机遇。

1.小组比拼,爬“树”摘“果”

为了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大胆自疑、勇敢提问,教师可以设置“智慧树”的“课堂比拼擂台”。比拼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设置水平起点位置相同的爬“树”路线,路线再等步划分。小组每一发问,就按各自路线向上爬行一步,最终摘到“果实”的小组获得本堂课胜利。具体形象的擂台竞赛形式,将得分化成前进的“响鼓”,充分点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疑热情,震激着学生“进攻”的欲望,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强促使孩子更加努力地思考与探究,为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提供了形式上的支持。

2.个人擂台,我行我秀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同时,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设置个人“PK秀”的“课后比拼擂台”。一课时结束后,由学生自行投票,票选出本堂课最具探究价值的“自疑之问”,将学生预习本展示于“PK秀”。如此展示,不仅秀出了擂主的闪光点,也激发了擂主的成就感,而且为其他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形成争当擂主的“攻擂”之风。语文课堂要想让“自疑”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就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我个性,在课堂外感受学习魅力。

二、授之“自疑”策略

《老子》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犹如打开知识之锁的金钥匙。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步入攀登智慧顶峰的阶梯。学生在自疑的初期阶段,提出的质疑因课型而异,因体裁而异,但往往是无一系统方法可循,因此教师的适时引导与总结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着眼文本题目,起始处有疑

文本阅读伊始,一定是从文章题目入手。虽简短几语,皆是梗概精髓。通过题目可判断文体,可想象内容,可带自疑偱文自我释疑,按部就班地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应重视引导学生对题目加以思考生疑。《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学生能初步判断出记叙文体,从而层层深入想象质疑:是谁让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试验?是什么样的铁球,为何强调两个?怎样让两个铁球能同时着地?一连串的问题看似零碎,但能抓出“谁”“为什么”“怎么样”等核心叙事要素,串联自疑之问就能串联情节脉络,揭题质疑“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拨响文章脉络的主旋律。

(二)聚焦核心字眼,细节处生疑

学贵有疑,学贵有法。“自疑能力”的培养,应着眼于文本内涵,但并非通篇而疑、无疑生疑,而是要将疑问落到实处、聚焦细节,才能让学生有法可循。因此,在引导学生展开自疑时,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特别是核心字眼,从细节处生疑,以小见大。教学《猫》一课时,课程伊始便抛出“文中的猫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总体印象?”这样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聚焦核心字眼“古怪”二字,从词语这样的细节入手,便能更有针对性地寻找想要探寻的问题:怎么古怪?古怪表现在哪里?怎么写它的古怪?以词入文,理清文章脉络,循序渐进地质疑解惑,使得学生更加真切地学会自疑之法。

(三)把握情感主线,疑有线索性

凡是文章,其文字背后定是饱含作者深情。在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体会字里行间透露的情感是阅读文学习的风向标。《母鸡》这一课,作者以情感串联,并以“讨厌”这样贬义韵味强烈的词汇直接抒情开篇,强烈抓人眼目,即可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快速搜索“讨厌”一词的所在之处,定位首句“我一向讨厌母鸡。”和末句“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而后,再引导搜索作者感情发生变化之处:“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此时,文章感情线索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中,学生深入阅读后即能关注到:作者对母鸡只是不再讨厌吗?作者对母鸡还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讨厌”的表象背后,是作者对母鸡自始至终深深的“喜爱”之情,文章情感主线跃然于纸上。

(四)结合白描手法,疑有形象感

“白描”本为国画勾勒笔法,融入行文增加了文采艺术性。教学《渔歌子》一课时,当学生诵读“青箬笠,绿蓑衣”时,脑海自然浮现是实景之物:黛青的箬笠和碧绿的蓑衣。然而紧接下句“斜风细雨不须归”,语句逻辑的连贯性则首先遭到质疑。学生自然起疑:“真的只是在写‘青箬笠’和‘绿蓑衣’吗?实物怎么会‘不须归’呢?”此时我相机引导,学生就能发现“青箬笠”和“绿蓑衣”看似写物,实则通过局部白描手法的描绘,犹如镜头般剪影的零碎捕捉,一位“戴着箬笠,披着蓑衣”悠闲垂钓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结合白描,从人物形象描写手法自疑,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解读力。

三、培养“自疑”习惯

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惯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疑习惯,无疑为语文教学奠定了基础。自疑习惯并非能一蹴而就,在实践的初期,我设计“自疑随手记”预习表尝试为学生的自疑架起一座深入文本的桥梁:

“自疑随手记”预习表

“自疑随手记”以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学习时间节点,根据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程度,学生分步骤、分层次地自由发问、自主质疑。如此,学生的“自疑”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方能切实进入课文探究文本秘妙。预习表实现了教师之于学生由扶至放的过程,语文课堂的自疑在不断的尝试与学习后,会逐渐强化从而形成本身的一种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方面有许多项目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当实践到后期阶段,学生已能脱离预习表,深谙“自疑三步骤”之方法,自主探究并能试图释疑解惑,真正成为自主语文舞台的主角。

[1]谢恩琼.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园,2012(7).

[2]周小艳.立足课堂追求有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下[J].教育科研论坛,2008(4).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母鸡习惯文本
母鸡
母鸡下蛋
上课好习惯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母鸡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