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创业实干兴业——记甘肃省凉州区新型职业农民冯保生
冯保生,男,中专文化,凉州区谢河镇谢河村三组农民,武威青青草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凉州区农广校第一批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学员,中共党员,今年40岁。
1992年,冯保生高中毕业后担任村级动物防疫员,同年修建了养殖暖棚,开始养猪。1996年,猪价跌入低谷,亏损严重,资金周转困难,为了走出困境,他只能选择到附近的面粉厂打工,一面赚钱维持家用,一面学习企业管理知识。2004年,冯保生和纪玉花(在同一个面粉厂打工)结婚,家里又多了一个帮手,冯保生重操旧业,扩建猪舍,追加投资,养殖规模不断壮大。经过15年的摸爬滚打和起起伏伏,猪舍面积由当初的几十平方米增加到1000多平方米,养猪规模由年出栏几十头发展到1000多头,年收入达10万元。
2007年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落户武威,市、区提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走节水型生态农业的路子”。这一重大举措为他的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经多方考察和请教专家,他决定顺应人们的饮食结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发展草食畜牧业。2008年,冯保生新建了300多平方米的养殖暖棚开始养羊,同时响应市、区号召,积极投身于石羊河流域治理工程,从本村流转60亩耕地,带头修建15座日光温室,栽种辣椒、西红柿,当年收回50万元成本,纯收入10万元,还解决了本村16人的就业。鉴于冯保生在发展设施农业中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2011年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妻子纪玉花也当选为凉州区第七届人大代表。
小富不骄,富而思进。2011年,市、区出台了发展设施农牧业用地、贷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冯保生抓住机遇,决定扩大养殖规模。他首先注册成立武威青青草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联户担保等方式贷款300万元,分三期修建标准化羊舍9栋(3万平方米),一年内三下山东,引进产仔率高、适应性强的小尾寒羊1000多只,所产羔羊全部销往本村及临近乡镇,辐射带动周边几千养殖户改良品种,提高了养殖效益。
为了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凉州区从2014年开始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冯保生以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骨干身份,参加了由凉州区农广校举办的第一批生产经营型学员肉羊生产培训班,完成了理论培训、实训和外出观摩学习等学习环节,还参加了凉州区农广校2014级畜禽养殖专业(中职生)学历教育班。通过学习,冯保生彻底告别了传统养殖模式,全面转型为种、养结合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
针对羊价下滑,饲料成本过高等问题,2015年冯保生流转了邻近2个村,60多农户,300多人的承包地1000多亩(流转费500元/亩),种植紫花苜蓿,并改建了饲料加工厂,加工全混合日粮和青饲料。他生产的饲草不仅满足了自己养殖场,还远销内蒙、青海等地。武威青青草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有占地50亩的标准化羊舍9栋,饲料加工厂、消毒室、库房、职工宿舍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有小型拖拉机6台、大型拖拉机2台、客货两用车2辆、农用车2辆、大马力旋耕机1台、苜蓿打包机1台、苜蓿收割机2台(其中一台是德国进口的大型收割机),固定用工11人,季节性用工70余人,年净收入150万元。
2016年,冯保生计划再流转2000亩耕地,扩建饲料加工厂,投资建设一个大型沼气厂,通过“种草—养羊—沼气、沼液、沼渣”的经营模式,走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路子,实现年出栏育肥羊1万头、年净收入300万元。
点评:
路子是人走出来的,要想走出一条真正的致富之路,你首先要学习,充实大脑,开拓视野,改变思维,冯保生就是这样的成功典范。他以本地的优惠政策和丰富资源为基础,通过“种草—养羊—沼气、沼液、沼渣”的经营模式(用流转土地种苜蓿,用苜蓿养羊,羊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气供新型农村社区的千家万户,沼渣、沼液作为种植苜蓿的有机肥料),走出了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