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冲
(益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南413000)
内镜食管支架与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对比分析
刘冲
(益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南413000)
目的探讨内镜食管支架与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差异。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98例,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食管支架组(50例)和气囊扩张组(48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症状评分、食管最宽处及最窄处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总症状评分、食管最宽处及最窄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年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食管支架和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均有较好临床疗效,二者近期疗效相近,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时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个人意愿,按循证医学要求选择相应术式。
食管失弛症/外科学;贲门/外科学;内窥镜检查;食管;支架;气囊扩张术
贲门失弛缓症是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是一种食管神经、肌肉异常导致的食管容纳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食管正常蠕动功能丧失及吞咽时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不良,患者自我感觉为吞咽困难、呕吐、胸痛等[1]。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内镜食管支架、气囊扩张、肉毒素注射、外科手术等[2]。本研究采用内镜食管支架、气囊扩张2种方法治疗本院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98例,探讨了2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98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A组(50例)和B组(48例)。98例患者中男58例,女40例;年龄32~72岁,平均(45.42±8.96)岁;病程6个月至18年,平均(5.76±1.32)年;伴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一般性基础疾病33例。A组患者中伴高血压8例,糖尿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B组患者中伴高血压9例,糖尿病4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2例。98例患者均为首次接受内镜食管支架或气囊扩张治疗。98例患者X射线钡餐、胃镜检查等临床资料完整,排除伴食管及胃部其他疾病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见表1。
1.1.2诊断标准[3]有典型临床症状且持续时间不少于6个月,内镜检查可见食管腔扩大、贲门口狭窄、食物残留或食管测压检出食管体部蠕动功能不良、食管括约肌松弛功能障碍、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升高等。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1.2.1.1A组采用江苏西格玛公司的镍钛记忆合金网状覆膜可取出食管支架,配套器材为支架置入器、导丝、支架回收器等。术前禁食6 h,必要时操作前15 min予以镇静处理,口服利多卡因凝胶进行表面麻醉,内镜下置入导丝,狭窄明显进镜困难者先予以扩张,沿导丝推送支架置入器。内镜下将其送入合适位置(支架远端略超出贲门口),确认位置妥当后释放稳定支架,置入成功退出导丝及支架置入器,术后24 h内进流质饮食,术后出现呕吐、疼痛给予对症处理。
1.2.1.2B组采用美国Microinvasive公司生产的扩张气囊,术前处理与A组相同,内镜下置入导丝,导丝引导下推送到贲门部,逐渐充气,扩张气囊,持续时间2~3 min,间隔2~3 min,扩张2~3次后退出气囊,内镜观察若狭窄仍然明显者则重复扩张数次消除狭窄。术后24 h内进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抑酸及其他对症处理。
1.2.2评价标准客观体征以术后1年X射线钡餐食管最窄处和最宽处变化进行评价,主观症状依据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分,评分标准参照文献[4]制定。主观症状包括胸痛、呃逆、吞咽困难等胃食管功能不良表现,每一症状按照不同程度分为0~5级。0级:无症状;1级:每个月不超过1次;2级:每个月3~4次或每周至少1次;3级:每周2~4次;4级:每周5~7次;5级:每天均出现1次以上。每例患者总症状评分最高得分为15分。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双侧检验。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食管宽度变化及总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总症状评分、食管最窄处和最宽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年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食管宽度变化及总症状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食管宽度变化及总症状评分比较(±s)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aP<0.05;-表示无此项。
组别n 食管最宽处变化(cm)术前术后1年食管最窄处变化(cm)术前术后1年A组B组50 48 t/χ2P --总症状评分(分)术前术后1年7.68±2.15 8.20±1.93 1.258 0.211 2.78±0.68a3.01±0.75a1.592 0.115 4.52±1.04 4.85±1.10 1.527 0.130 2.61±0.88a2.35±0.72a1.619 0.109 0.36±0.08 0.42±0.10 1.643 0.104 1.65±0.36a1.52±0.34a1.838 0.069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A组患者中发生疼痛17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支架移位2例,脱落1例;B组患者中发生疼痛15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食管穿孔1例。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00%(24/50),B组为43.75%(21/4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673)。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下端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Auerbach神经节细胞变性和缺失有关[5-6]。该病由于贲门失弛缓状态,食物不能顺畅通过食管或食管反流,渐进性发展为食管扩张或狭窄、扭曲、肥厚等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呃逆、食物反流等,重者可因反流胃内容物吸入肺部发生剧烈呛咳,发生吸入性肺炎[7]。贲门失弛缓症主要治疗目的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松弛食管下段,解除功能性梗阻。治疗方法有多种,目前,以气囊扩张和食管支架为主,本研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食管宽度变化、总症状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了食管支架和内镜气囊扩张治疗安全性的优劣和疗效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总症状评分、食管最宽处及最窄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年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种方法均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术后1年近期疗效相近,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但宛新建等[3]报道,二者虽然近期疗效相似,但气囊扩张的远期复发率随时间增长而升高,本研究受条件限制,未能获得患者术后长期疗效比较的结果。
气囊扩张和食管支架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胸痛、胸骨后不适、出血、感染、支架移位脱落、肉芽组织增生、食管气管瘘等[8-9],其中胸痛为最主要症状,与扩张时食管狭窄处组织撕裂有关,经对症处理多能好转,部分患者可出现顽固性疼痛。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A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种方法术后安全性相近。
综上所述,气囊扩张和食管支架2种方法均有较好安全性,近期疗效相近,虽然有研究表明,食管支架远期疗效更好,但食管支架治疗费用更高,后续治疗及护理要求较高[10]。因此,应明确适应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个人意愿,按循证医学要求选择相应术式。
[1]李柯蓓,施瑞华,于莲珍,等.内镜下短期放置食管支架与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5):234-238.
[2]Hindy P,Hong J,Lam-Tsai Y,et al.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sophageal stents[J].Gastroenterol Hepatol,2012,8(8):526-534.
[3]宛新建,李兆申,陆伦根,等.内镜下三种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后下食管括约肌及体部动力学比较[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12):890-893.
[4]朱悦琦,程英升,李明华,等.暂时性贲门支架置入与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比较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9):700-705.
[5]O′Neill OM,Johnston BT,Coleman HG.Achalasia:a review of clinical diagnosis,epidemiology,treatment and outcome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3,19(35):5806-5812.
[6]Dhar A,Close H,Viswanath YK,et al.Biodegradable stent or balloon dilatation for benign oesophageal stricture:pilot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48):18199-18206.
[7]Dudley MT,Soubani AO.A patient with severe emphysema and aspiration pneumonia[J].QJM,2011,104(10):899.
[8]靳海英,霍守义,韩新巍,等.暂时性食管覆膜支架治疗食管良性病变的并发症[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5(5):387-388.
[9]Saluja SS,Puri SK,Arora A,et al.Esophagopericardial fistula:a 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esophageal stenting[J].Am Surg,2013,79(5):550-552.
[10]黄鹿,摆斌.内镜下支架置入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的临床效果评价[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3(1):84-86.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2.041
B
1009-5519(2016)12-1889-02
(2016-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