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酬
政策之靴 贵在自知
文/天酬
时在九月。风云际会的杭州G20峰会当属舆情头牌;等而次之则非首富王健林的一语成梗莫属。刨除先挣它一个亿等等,其前半句“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愈经时间的打磨愈能显现其哲理之光。
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这对于成本高、效率低、环节多、衔接差的物流业而言,确属突破发展瓶颈的可行之道。国内物流业规模大、运营主体小、经营环节多,运营环境中存在的审批多、收费高、行路难、负担重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且解决起来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已出台政策难以真正落地。目前做一个全环节的物流企业需要经过多达70余项审批,物流各环节的收费也有下降空间,行业整体负担高于不少行业。加之物流业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仅公路货运领域就有2000多万货车司机,再加上物流辅助人员,其供养人口应该逾亿。物流业降本增效,不仅关系到企业效益、业界发展和实体经济,还关乎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应充分认识物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注意改革发力的维度与幅度,稳中求进,切忌贸然迸发过犹不及的“洪荒之力”。
此外,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与社会物流总费用居高不下的矛盾依然突出。尽管全社会付出了很高的物流费用,可是承担物流活动的主体并没有得到应有回报。目前物流企业的平均毛利率在10%以下,减除各项费用,处于亏损、盈亏平衡、盈利状态的物流企业约各占三分之一。面对近三分之二尚在盈亏线左近讨生活的中小物流企业,倘若能够大幅度减免其税收和各种劳动社会保险,并多予关注,减免、拆借个万儿八千的即可助其转危为安,且可留有几息发展之希望、几掬源头之活水、几许内生之动力。有鉴于此,物流业尤其是中小物流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善、发展环境的拓展,确属当务之急的“小目标”。
近期连续的政策利好,改善物流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运输新业态,标志着构建交通物流融合体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据报道,针对过路过桥费已占公路运输成本三分之一左右的现状,湖北、深圳、山西等地已经开始降费。湖北省联网高速公路的通行费收费标准总体下调10%左右,全年可降低社会通行成本约18亿元。湖北一方面大力推进交通领域的简政放权,通过降费、规范监管等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另一方面,瞄准自身短板,推进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融合,提升运输效率。看来,诸多地方已然目标务实切入裉节。唯有不断夯基垒台,物流与交通高度融合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才能积厚成势。
其实,王首富的“小目标”之所以引发一众哗然,乃阶层固化及财富差异使然,舆论无助于沟壑填平。而欲实现物流发展“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精准对接,则有赖于政策制定之最先层面审时度势,既要善于发现实施中的共性问题,又要及时关注底层反映强烈的个性问题,从而使物流业降本增效的改革施策切切实实为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接受本刊记者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