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芬克斯》看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创作艺术

2016-11-09 10:40刘红辉
戏剧之家 2016年20期
关键词:斯芬克斯自我

【摘 要】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美国作家,诗人,编辑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在文学创作中,坡提出自己独特的创作理论——效果理论。本文将以《斯芬克斯》为例,分析坡的效果理论在作品中的体现。

【关键词】效果统一;死亡意象;自我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91-01

坡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说闻名于世,他是美国短篇故事的先驱者之一。他的短篇小说创作特别强调小说的艺术效果。爱伦坡曾经这样阐述他的小说创作理念:“聪明的艺术家不是将自己的思想纳入他的情节,而是事先精心策划,想出某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效果,然后再杜撰出这样一些情节——他把这些情节连接起来,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实现预先构思的效果”。[1]他认为选择主题的依据不是理性的而是情绪的感染力,是作品对读者所能唤起的情绪和产生的效果。因此他强调效果的统一,即作品的所有要素包括主题情节基调等等都要统一服从并服务于该艺术效果。在作品中,他声称“一切艺术的目的是娱乐,不是真理。而在故事写作方面,艺术家就不妨力图制造惊险、恐怖和强烈情感的效果。而且每篇作品都应该收到一种效果。”[1]爱伦·坡的恐怖小说语言精炼,构思奇妙,意境独特。“他的笔调带着哥特式的奢靡,华丽的辞藻堆砌出一派堂皇但深入骨髓的阴森,带给读者强烈的精神刺激。”[1]在《斯芬克斯》中,无论是其死亡的象征意象还是人物塑造都充分体现了其效果理论和创作艺术。

一、死亡的象征意象

在《斯芬克斯》中,爱伦·坡各种死亡意象的塑造,营造出恐怖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他的效果统一的思想。首先,文章开篇就提到“流行霍乱的那些可怕日子里”,“每一天的消逝都有可能伴随着熟人去世的消息……最后,一见到信使走近我们就会不寒而栗。然而对我们来说,那就是从南方飘来的空气中也都充满了死亡的气息。”[2]“这让人痉挛的死亡意识已经都完全占据了我的灵魂。我想不了别的,说不了别的,甚至做梦也都摆脱不了它。”对霍乱和死讯的叙述给故事制造出沉闷死亡的气氛。其次,对象征着死亡的名为斯芬克斯的小虫的描写:巨大而怪异“它身上那颗骷髅头的标志”,“那声音就像是丧钟一样敲击着我的神经”。令人恐怖的程度是“我于是就一下子跌倒在地板上,而且还不省人事了”“我这下便又陷入了无边的惊惧之中,对那个怪物的幻觉我觉得要么是我死到临头的凶兆”。这些细节的描写充分地烘托出极其恐怖的氛围,死亡也是近在咫尺。第三,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邪恶怪物,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拦住并用谜语问过往的路人,猜不中者就会被它吃掉。伊底帕斯猜中了正确答案后它羞愧万分,跳崖而死。斯芬克斯从屠杀无辜的杀戮者变成了自杀者。杀戮与自杀交错重叠象征着死亡。文中死亡意象体现了深刻的恐怖寓意,也体现了作者深思熟虑精巧构思以达到效果统一,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

二、人物塑造与对比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将人格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一种本能,获取快乐和满足的原始冲动。“‘自我承担了调节与保护‘本我的任务,并使其符合‘超我的要求。小说只出现了两位人物——“我”和“我”的亲戚即房主。“我”代表人性中的“本我”。面对霍乱和不断传来的死讯,“我”放任自己的情绪陷入深深的恐惧无助。“又陷入了无边的惊惧之中,对那个怪物的幻觉我觉得要么是我死到临头的凶兆,要么更糟的是,就是我的精神错乱的端倪,我于是又颓然塌倒在椅中”,但这些心理描写恰恰体现了人的非理性最原始的一面。房主代表的是人格中的“自我”,冷静理性。房主:“还可以强打精神来督促我振作。而在任何时候他那富于哲理智慧的头脑都不会受非现实的因素影响。”“我”相信死亡迷信,而他认为“信仰无足轻重”。当我讲述看到怪兽的经历后,他哈哈大笑,并认定“我”神经错乱。当我再次看到怪物陷入惊恐中瘫倒在椅中时,房主人恢复了平静,“继续谈到了思辨哲学的许多问题,他特别强调这样的观念:在调查研究中人类犯错误的普遍原因就在于,过高或者过低地估计到了客体的重要性,然而这仅仅不过是源于对其参照物的误测。”房主的理性思辨消除了“我”的恐惧,重拾理性。通过对两位主人公的对比描写,让读者在窥见“本我”非理性冲动与“自我”冷静理性,引起了巨大的共鸣,也充分展现了爱伦·坡的效果理论。

爱伦坡被誉为美国文学的先驱。在他看来,效果就是一切,至于情节是否真实,人物言行是否合理,作品是否有道德教育意义,都不在他考虑范围内。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情节可以编造,人物可以想象,结构可以设计。所有的效果却无法掩饰作品深处的孤独和对自我逃避。

参考文献:

[1]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爱伦·坡.爱伦·坡短篇小说集[M].马爱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刘红辉(1976-),女,汉族,湖北黄冈人,硕士。现任职于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斯芬克斯自我
《老人与海》中的伦理越位与斯芬克斯因子再思考
被爱也可以不靠颜值
认同的崩溃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南方與斯芬克斯之谜
神州谜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