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学中的牧羊人

2016-11-09 09:09陈优飞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羊儿羊圈牧羊人

陈优飞

在辽阔的草原上,随处可见“绿毯上的白花”——羊群,羊儿在安静地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盛餐。每当夜幕降临,这片土地上的主角便是那个站在羊群中,挥着羊鞭的牧羊人。每个到草原见过牧羊人赶羊的游客,都会为牧羊人的领羊技术赞叹不已:成百上千的羊儿居然能一只不落地回到羊圈!看着牧羊人挥动着手中的羊鞭,看着羊儿本分地回到自己的园地,不禁令人陷入沉思:我们的教学,又何尝不是一次牧羊?

一、发现弱势群体

每天清晨,当我们登上三尺讲台时,面对着你的是几十双求知若渴的眼神,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像牧羊人一样,把握住整体,不落一只“羊”呢?平日里,我们总能见到在课堂上,师生交流融洽,气氛十分活跃,看似成功的课堂,又有谁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任课教师只把注意力放在了思维活跃的学生身上,回答问题、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只把发言权交给了课堂中表现非常活跃的学生,而那些自信心不足、学习欠佳、表达不流畅的学生,却成了教室里的“摆设”。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便成了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成绩,影响着学生整体的发展。

新课标强调,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着眼于大多数学生,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们既要培养优等生,也要提高中等生,保证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学生,更要注意积极转化和辅导学困生。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如那一只只温顺的羊儿一样,学生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羊儿需要时刻被守护,学生也需要时刻被关注。

二、帮扶弱势群体

关注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我们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我们应该始终牢记: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我们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系统的传声筒。

关注人的教学能使学科教学同时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发展。为了不让一个学生落后,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关注,让更多学生融入学习活动。

三、壮大整个群体

虽然羊儿需要被保护,但是牧羊人将它们领出羊圈后,就该放手让羊儿们尽情享用美餐了!这不正像教学中,我们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吗?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去;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倾向和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往往觉得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想再听别人多讲;自己感到能明白的事理,就不喜欢别人再啰唆;自己相信能解答的问题,就不愿意再叫别人提示;自己相信能做的事,就不愿再让别人帮助或多嘴。因此,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人才。

出于本能,羊儿在尽情享受着眼下的美餐时,在不知不觉中,也许会脱离羊群,这就需要牧羊人另费一番心思了。与牧羊人一样,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无论知识多少,能力大小,学生都应该是一个受到尊重的个体。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应该提出批评,但要讲究批评的艺术,不能太直接,更不能伤学生的自尊心。于永正老师在《教海漫记》中认为:对孩子的批评要做到“良药而不苦口”,有时“糖衣炮弹”用在孩子身上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辽阔的草原上,望着牧羊人那悠闲自得的神情,我们不得不对他的领羊技术赞叹不已!

猜你喜欢
羊儿羊圈牧羊人
十二生肖·羊
牧羊人和狼
立体羊圈
亡羊补牢
农庄里的羊圈
“6个羊圈”
牧羊人
羊儿家族的聚会
别样智慧
春风得意“羊”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