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中
摘 要:玉米是我国种植范围比较广的一种农作物,为了促进玉米生长,充分吸收阳光,并提升玉米产量,采取玉米宽窄行交替的种植方式。该种种植方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被广泛应用,与密植的方式相比存在较多的优势,进而使得种植的经济效益提升。基于此,在本文中对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实际种植中的应用。
关键词: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832043
前言
在传统玉米种植中,地垄的宽度比较均匀,采取土地深松的方式进行种子播种,并在实际收割环节中,低留茬。而宽窄行的玉米种植,在精量播种下,深松土地,高留茬,并采取隔年休耕轮换的方式。该种方式与前者相比具有很多优势,玉米植株之间的透风性良好;土壤中有机质保留较多。该种种植方式在实际耕种环节中具有良好的效益,可控性,灵活性较高。
1 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优势
提升太阳能利用率。宽窄行交替的玉米植株种植方式,能够有效增加种植中的边际效应,与传统均匀种植方式相比,能够使得植株的光照比较充分,增加植物受光面积。此外,宽窄相关的方式,能够避免植株之间的相互遮挡,进而有效提升植株的利用率;改善植株通风条件。基于宽窄行交替的种植方式,有效的盖上了玉米地的通风条件,促进了玉米植株冠层的空气流动,进而增加了植物光合作用多需要的CO2。此外,在夜间的玉米地通风比较顺畅,将玉米地温度降低,提升昼夜温差,实现玉米中有机物质积累;保证了土地的种植能力。采取宽窄行交替的方式,使得土地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保证了土地的利用与土地的“休息”[1]。
2 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
2.1 宽窄行交替种植在膜侧沟种植技术中的应用
2.1.1 技术要点
将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与膜侧沟种植技术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栽培技术,该种栽培技术在土层比较厚的土地上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土质需要具有较高含量的有机物质,并保证土质比较疏松。在土地翻沟的环节中,需要采用深松机进行全方位的松土,松土的环节中,需要耙平耙细。在土地起垄耕种的环节中,在窄行覆盖地膜,在地膜2侧的垄沟进行播种。在实行宽窄行耕种环节中,次年将宽窄行进行交替,将宽行变为窄行,将窄行变为宽行,具体的实施方法,如果第1年种植的窄行靠近地边,那么就将原始的窄行向右延长34cm,形成宽行,原来宽度为40cm,变为宽行之后距离为40+34=74cm。同理,将宽行变为窄行,窄行的宽度为74-34=40cm[2]。
2.1.2 技术特点
宽窄行交替种植膜侧沟种植技术,能够实现土地的保温以及增温,在四地膜的保护作用之下,使得土壤中的热气不能向大气中散开,进而提升植株生长温度,在晴天土壤的温度能够提升3~4℃。除了土壤的温度被提升,土壤中蓄水能力以及保水能力提升,在实际的技术实施环节中,由于采用的是土壤深松,使得土壤本身的蓄水能力提升。土壤中的水分升华遇到地膜又倒流在地膜土壤中,避免水分蒸发。当出现降雨天气时,雨水则流入到垄沟中,进而达到集水的作用。此外,地膜的覆盖还有效的改善了玉米生长环境,避免了风蚀等自然灾害[3]。
2.2 宽窄行交替种植在平作技术中的应用
以130cm为一个实际种植单元,在种植单元中划分出宽行和窄行,规定宽行为休闲区,宽度为90cm,窄行为种植区,宽度为40cm。在实际种植环节中,通过大型拖拉机来带动综合整地机械进行联合作业。在进行机械整地的环节中,需要施入农家肥,并且保证施肥深度在种子下方8~12cm。在播种中,在窄行中播种2行玉米,并保持40cm 的行间距,玉米株距没有硬性规定,株距需要根据实际的土壤的气候、土地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以及玉米的抗性等因素,合理控制玉米植株。在进行宽窄行交替环节中,在第2年春季将宽行变化为窄行,也就是将休息区转换为种植区。具体的实施方法为:在第1年将休息区以中心线为中心,分别向左右取20cm为新窄行,20cm+20cm=40cm。而窄行上向两边分别取25cm变为宽行,40cm+25cm+25cm=90cm[4]。
3 结论
玉米宽窄行交替的种植方式与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具有很多优势,能够促进粮食丰产;能够提升玉米品种的生态效益。在本文中对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优势进行分析,并将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多种实际玉米种植方式相互结合,分析宽窄行交替种植在膜侧沟种植技术中的应用,对该种技术的要点以及技术特点进行介绍;分析了宽窄行交替种植在平作技术中的应用希望从多方面的技术研究中提升玉米种植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林伟.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种植模式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刘朝巍.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
[3]杨耿斌,许东恒,王立春.黑龙江省早熟地区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应用研究[J].玉米科学,2013(3):100-102,109.
[4]杨长海.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技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