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美洲
病历摘要
患者,女,60岁,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腹胀,无明显腹痛,无恶心、呕吐,轻度反酸、胃灼热,伴轻度里急后重及肛门坠胀感,无发热、腹泻,伴有乏力,无其他不适,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病程中饮食、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既往史: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
入院查体T36.3℃,P90次/min,R26次/min,BP110/82 mmHgo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全身黏膜无黄染,无皮疹及皮下出血,无肝掌、蜘蛛痣。腹部膨隆,上腹部见一长约8cm手术瘢痕,无腹部静脉曲张,腹软,全腹无压痛,肝脏未触及,脾大,肋下5cm,质韧,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余未查及异常。
辅助检查入院时辅助检查暂缺。
入院诊断腹胀原因待诊,胃大部切除术后。
第1次查房(入院第1天)
实习医师汇报患者病情如上。
住院医师综合上述病史、症状及体征,该患者以腹胀原因待诊收入院。暂给予泮托拉唑抑酸、莫沙必利促动力对症及支持治疗,待主治医生查房后再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
主治医师复习病史,并查体,暂给予抑酸、促动力对症及支持治疗,患者需完善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腹部CT、胃肠镜等检查。待相关结果出来后,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第2次查房(入院第3天)
住院医师患者自述仍有腹胀,无胸闷、气喘,反酸、胃灼热稍减轻,无恶心、呕吐,精神一般。查体:腹部膨隆,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胆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存在。辅助检查:肿瘤标志物CA125为135U/mL。肝胆脾肾CT示肝右叶病灶,不除外囊肿,脾脏增大,腹腔积液,右肾改变。胃镜检查示食管静脉中度曲张,残胃吻合口炎、食管炎。肠镜结果显示慢性结肠炎、直肠隆起性病变(建议行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示肠壁超声结构第3层见一低回声占位,横切面约5.4mmx3.8mm。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直肠黏膜下层占位超声表现(类癌可能性大)。
检查诊断:直肠隆起性病变性质待查、类癌可能性大、残胃吻合口炎、食管炎、食管静脉曲张、慢性结肠炎。
主治医师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直肠隆起性病变已行超声内镜下检查,已取病理结果并行免疫组化染色诊断,请主任医师查房,指导诊治方案。
主任医师结合患者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该患者疑诊直肠类癌,但需进一步排除直肠息肉、直肠脂肪瘤、直肠癌。
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直肠良性肿瘤的一种,呈小的结节状黏膜隆起或为大的带蒂的肿物,单发或多发,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息肉、绒毛状腺瘤息肉,多数息肉起病隐匿,临床上可无症状,一些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黏液或黏液血便,偶有腹痛,诊断主要靠直肠指检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并病理活检,治疗主要是内镜下切除术,包括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高频电凝灼除法、活检钳除法等。
直肠脂肪瘤一般认为,与炎症刺激致结缔组织变性导致脂肪浸润,或由于组织的淋巴供应和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脂肪组织沉着有关,可分3型:黏膜下型(最多见)、浆膜下型(少见)、黏膜浆膜间型。
临床表现根据直径大小,<2cm者多无明显症状;直径>2cm者,常有便秘、腹痛、腹泻、体重减轻,有时有黏液血便和贫血。直肠指诊及乙状镜检可诊断,必要时做钡剂灌肠和病理检查。
直肠癌早期直肠癌多数无症状。到一定程度时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最终导致肠梗阻及恶病质。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直肠指检后应再做肠镜检查,并取组织做病理检查,确定性质及其分化程度。其治疗需要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
下一步诊治方案治疗直肠类癌的主要方法是手术,肿瘤的大小及浸润程度决定了手术方式的选择,直径<1cm的类癌在内镜下行电灼切除加扩大切除术可获得治愈;直径1~2cm的类癌需病理确定无肌层浸润才可选择肛门局部切除术,有肌层浸润则要行根治性手术;直径>2cm的类癌应行根治性手术。
其他治疗方法还包括内科治疗、化学治疗和支持治疗等,但因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疗效很小。待病理结果及免疫组化结果,确定下一步诊治方案。
第3次查房(入院第5天)
主治医师结合组织学表现及免疫组化染色诊断:(直肠)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1级(类癌)。该病变侵犯第3层全层,内镜介入治疗可能无法将病灶全部切除,转入外科手术治疗。
该患者术中所见:直肠类癌位于直肠后壁(胸膝位6点),术中诊断直肠类癌,行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快速病理报告:(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级(类癌)。送检各切缘均未见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随访3个月,内镜复查无复发,预后良好。
后记
直肠类癌是发生在肠黏膜腺体的嗜银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多呈局限性、浸润性生长而很少转移。>90%的类癌瘤发生于胃肠道,其中直肠类癌约占消化道类癌的17%~25%。具有生长慢、病程长的特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可发生,以中老年人最常见。
大部分直肠类癌无明显症状,有的缺乏特异性,其与肿瘤大小相关,微小的直肠类癌多无症状,当肿瘤增生后可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和肛门疼痛、便秘、腹泻、体重减轻及梗阻等,有的患者还表现为腹部包块。因神经内分泌肿瘤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特有特征,导致部分患者有类癌综合征的表现,临床上表现为腹泻、腹痛、阵发性皮肤潮红、哮喘等。当出现类癌综合征时,患者往往已是肿瘤晚期且伴有转移。
临床上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检、结肠镜和超声内镜检查,确诊需要取活检做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该病的重要手段。
超声内镜检查对于鉴别直肠类癌良恶性,其准确性较高,可明确其部位、大小、性质、边界、有无浸润,可清楚显示肠壁和肿瘤的各层结构,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
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等,要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目前越来越多的早期直肠类癌可通过内镜检查而被发现,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切除术的应用也提高了类癌内镜下治疗的切除率和安全性,降低了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