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教学里的宽恕之道

2016-11-09 22:30水永涛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信任教育教师

水永涛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这是著名作家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一书中描述的,这就是宽容的魅力。英国教育家密尔顿也曾说:“一个完整健全的教育能教导人以公正、技巧和宽大的胸襟来处理各项事情”。因此,当教师在多次教育学生都难以奏效时,不妨试一试宽容教育。相信这种教育方式,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我们的教育正在呼唤着宽容。而今天面对学生,教师并没有深刻理解教育中的宽恕之道,甚至曲解了教育中宽恕的真正内涵。那到底什么是教育教学中的宽恕之道呢?

【关键词】宽恕;教学

1 宽恕一种信任、一种仁慈,更是一种力量

教师的心里要容得下每一位学生,学生出现过错时,应循循善诱,不能与学生斤斤计较。宽容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教师人格美的体现,宽容有时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有力量。原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师也是人,但同时他又是教师,而教师这一行业要求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就是要自制”。宽容也不是有意的回避矛盾,它和严肃批评一样,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冷静反省,认识缺点,从而改正错误。宽容也正是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对学生一片爱心的体现。教师的宽容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治疗学生思想疾病的良方,同时,也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增强思想感情交流,如果教师认为一个学生是璞玉挥金,缺的只是雕琢而已,那么,教师的宽容会使他自肃、自律、自策,他会真的成为一块壁玉。

曾经带过一个叫永清的学生,在高一时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拖拉拉,不及时完成,考试成绩极低,同学看不起,老师瞧不上眼,后来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一步步的走向深渊。高二到我们上后,我细心观察这位学生,发现他并不是一无事处,比如他爱劳动,乐于助人,热衷班级管理等优点,我对他的优点及时予以表扬、肯定,并对其缺点做以调查,找出原因,耐心教导,让全班每一位同学都伸出援助之手,都现出一点爱心,高二结束后,他变得优秀了,好学了,更重要的是他在班级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他也成了我管理班级中得力的助手,我们也成了人生的朋友。

可见教育教学中的宽恕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是一种仁慈,是一种欣赏,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期待,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关爱,而对学生的信任可化作一种力量,激励人自省、自律、自强。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是要让学生充满自信和勇气,学生的自信一方面来自自己,另一方面来自老师那双充满热情、鼓励和信任的眼睛。良师的眼睛里永远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因为他坚信人人都可以成功。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好孩子的愿望,教育就应该让他们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一样关怀,一样鼓励,一样信任,一样爱护,永远怀有积极良好的期待。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就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都进入成功的状态。每位学生都有长处,只要老师多一些宽容和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他们挖掘潜力,找回自信,他们迸发出的力量可能是惊人的。

2 宽容不等于纵容

宽容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关爱,也是教师的一种教育修养,一种教育智慧。宽容是理解、接受孩子的自尊心,追求一种极致的教育效果,并非追求“白玉无瑕”的完美境界。宽容不等于纵容,不能与放纵混为一谈,宽容教育一旦丧失原则,就会变成纵容。所以,教师要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宽容不排斥严格甚至苛刻,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尚可原谅,哪些行为必须接受惩罚。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可以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和严禁的学习风气,养成良好的思想。如果一味地心慈手软,疏于管理,宽容便成了放纵,同时,教师的宽容也会被学生看作软弱,教师也便失去了应得的尊重,说服教育就会显得的苍白和无奈。宽容教育固然有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必要性,但不能一味推崇宽容而排斥其他的教育方式,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都不可能完美地解决教育中的所有的问题,只有多种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如此,教育中的宽恕还需要教师的严格做助手。

严是教师治学的优良态度,是对学生的高度负责精神和爱的核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严格是教师育人的责任,是爱的升华,“爱之深,责之切”,越是爱,要求也越严。教育教学必须严师严教,对学生的人我们要带着宽恕的心去包容接纳,但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要严格指出,并责令其改正,绝不姑息。

“孟母断织”是因爱而严,《颜氏家训》中也说:“只爱不教,总不能如愿,言谈举止使其随心所欲,该训戒时反而奖励,应呵斥时反而笑脸相待,待其成人时,就只有以法制之了。”学生需要严师,同时也需要宽容的老师。教师施教要宽中有有严,严中有宽,做到严与宽的和谐统一,以心灵感受心灵,以尊重赢得尊重,以情感换来情感。师生心灵相通了,教育目的自然也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安德鲁·马修斯.宽容之心[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0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11).

[3]JI.B 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0).

[4]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05).

[4]钟杰.这样做班主任才高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09).

作者单位

甘肃省榆中一中 甘肃省榆中县 730100

猜你喜欢
信任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信任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