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守凤,韩 康,赵廷宝
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SDS9800牵引减压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焦守凤,韩康,赵廷宝*
目的观察SDS9800脊柱减压牵引系统(简:SDS9800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相应的护理体会。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科应用SDSS9800系统对共计2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非手术综合治疗,及相关的针对性的护理。通过随访,在疼痛、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和判定。结果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P<0.05)。所有患者均进行了6个月科学严密的随访,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SDS9800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无明显的并发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好的安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而其中整个治疗过程中,笔者所在科恰当、有效及科学和富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是最终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SDS9800牵引减压系统;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护理
DOI:10.14172/j.issn1671-4008.2016.10.030
腰背部疼痛已经成为目前影响工作及生活方式的常见问题,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主要的病因[1]。特别是由于腰椎退变,纤维环破裂所导致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更是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生活及工作负担。涉及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人们通常会想到椎板减压等各种手术治疗方法。目前,非手术治疗仍然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非常明显的治疗作用,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正规保守治疗后需进行手术治疗[2]。而在非手术治疗中,牵引治疗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3]。笔者所在科自2012年开始引进SDSS9800脊柱牵引减压系统 (简称:SDS9800系统),共对2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正规的非手术治疗,总结并实施了相关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1一般资料本组248例。男146例,女102例;平均年龄(38.7±13.4)岁;突出病变节段:L3/L476例,L4/L592例,L5/S180例。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其他如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可导致疼痛的原因,均无急诊手术指征,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相应的手术治疗。
1.2SDSS9800系统牵引方法患者行治疗前检查,明确诊断,对病变节段进行确认。了解并接受牵引治疗带来的风险并签字后,方可给予牵引治疗。首先根据患者具体的身高、体型、体重等选择合适的牵引固定装置,并选择个性化的束缚带进行固定。在此过程中,与常规牵引不同的是,可以不必过度重视固定的牢靠程度,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尽量满足患者的舒适度。其次,将患者体重,及腰椎距离,骨盆长度等基础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根据患者具体的责任节段和病变的轻重,选择具体的牵引重量。一般来讲,患者首次的牵引力不必太大,充分考虑到患者接受程度,可设置为2~10 N/kg之间。根据患者的感受及耐受的程度、速度,可不断地对牵引重量进行调整、改变。对于一般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讲,以4周为一个治疗疗程,每周给予连续性牵引5 d,休息调整2 d,每天牵引时间设置为30 min。
SDSS9800在牵引过程中的力量是持续性、动态性和可控性的。可以将患者置于模拟的失重空间,在创造椎间盘负压的同时,对病变位置进行定位牵引,保证牵引的力量能够全部集中在病变位置。其次,系统能够接受肌肉的反馈,从而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下不断的自动调整牵引力量,实现可调性的持续牵引。从而使患者的舒适度大大提高,真正实现了“无痛牵引”。由于以上优势,SDSS9800牵引方法特别适用于对于疼痛不耐受,以及不能长时间卧床的老人、儿童;复合多种疾病的患者。更由于其良好的疗效和低风险、低花费、高舒适度等优势,特别适用于对手术恐惧、心理状态差及经济情况困难的患者。
1.3评价指标对所有患者主要在疼痛、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三方面进行评估。疼痛和腰椎功能主要采用VAS[4]及Lehmann[5]标准进行评估,生活质量则通过改良SF-36生活质量评分[6]进行评判。该量表共分为36个条目,可按照相关评判标准进行评分,再按照维度进行相应值的转换,得出最后的维度值。相应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该项的情况越好。继而得到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
1.4护理措施
1.4.1心理护理心理情况和波动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7]。尤其是对于进行SDSS9800的患者更是如此。初次进行SDSS9800牵引的患者大多心理状况不佳,因此,在患者入院后,相应的主管护士会在了解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心理状况的检测和评定。将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简单的教育,将目前的主要的治疗方式向其进行专业的讲述,使得患者既能认识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困难,又能保持良好的乐观心态,引导患者能够信任医师和相关的治疗方式,能够对后续的治疗进行良好的配合。此外,由于SDSS9800的独特治疗特点,治疗周期往往较长,患者的病情会正常性的出现轻度的波动,在此过程中要提前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辅导,缓解和打消其心中的焦虑和顾虑,使其能够坚持完整个疗程的治疗。此外,要告知患者和家属让其对治疗的预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治疗效果不可能对所有人都达到完全的满意,相关的手术治疗也已经非常成熟,并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4.2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在治疗前,对上机时的正常预估感受和注意事项向其进行讲述,特别是SDSS9800独有的舒适感觉和反馈系统进行讲述,鼓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与操作医师进行有效的反馈和交流。在治疗后,充分了解本次牵引的感受和患者的耐受程度,为下一步的牵引力量调整提供依据。在每次治疗后,仔细观察患者牵引固定处皮肤的完整性及血运,防止由于牵引重量过大或固定过紧导致皮肤出现坏死等并发症。
1.4.3辅助治疗的护理在进行SDSS9800牵引的同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辅助治疗。这些治疗往往并不复杂和困难,但贵在正确掌握,并进行坚持。首先,应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是最简单也是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其中双膝屈曲平卧位是椎间盘负重压力最小的体位[8]。在此基础上,应告知患者应减少坐立的时间,因为坐立位会明显的增加椎间盘内压力,加重病情[9]。注意对于褥疮、坠积性肺炎等的护理,并且还应该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的功能锻炼,以防止血栓的形成等并发症。其次,要告知和鼓励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康复功能训练。例如在平日应注意站姿和卧姿的正确,减少腰背部的压力。又例如鼓励患者在卧床平卧位时练习重复 “骑自行车”动作和俯卧位时锻炼“飞燕”动作,以锻炼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和保护作用。但无论进行哪种康复功能锻炼,都应首先让患者了解其腰背部已存在器质性的病变,因此,目标绝不应该是达到怎样的成绩,而应采取适当的力度和速度,以避免过犹不及。
1.4.4疼痛的护理首先应对疼痛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告知怎样的疼痛是正确的反应,必要时给予相应药物进行镇痛处理。特别是在牵引的早期,由于患者对于牵引治疗的不适应和身体的不耐受,容易出现疼痛的加重,此时,应及时的告知操作医师,合理地调整牵引重量。
1.4.5治疗后的护理向患者说明,非手术治疗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一个短期就能见到明显效果的治疗。鼓励并引导患者按照治疗流程有耐心的坚持到疗程的结束。同时,牵引治疗的结束绝不是整个治疗的结束,除了应及时的复查外,更重要的是在平日的工作及生活过程中对腰部的保护及正常方式的保持。当出现问题及症状反复时,应及时与医师交流。
1.5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患者治疗前后评分与腰椎功能评分比较248例患者经SDSS9800系统治疗后,其疼痛程度有了显著性的降低,腰椎功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表1)。
2.2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生活质量评分发现,在各个比较值中,治疗后的相应得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1个月后和6个月后总分分别为67.47±11.7和80.35±13.5,明显好于治疗前,提示患者生活质量经治疗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表2)。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如皮肤损伤,瘫痪等治疗并发症。
表 1 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与腰椎功能评分的比较(±s)
表 1 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与腰椎功能评分的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腰椎功能评分(Lehmann)治疗前 248 7.13±1.26 34.65±7.9治疗后1个月 248 2.72±0.58* 67.47±11.7*治疗后6个月 248 1.98±0.89* 80.35±13.5*分组 n 疼痛评分(VAS)
表 2 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表(Sf-36)评分比较(±s)
表 2 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表(Sf-36)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分组 PF RP BP VT RE SF MH GH治疗前 63.6±11.3 56.1±13.2 58.8±9.5 71.4±7.8 68.1±9.3 74.7±12.4 68.2±11.3 66.7±11.0治疗后6个月 88.5±8.4* 80.3±8.4* 81.2±8.6* 83.1±12.4* 84.3±10.2* 86.2±14.7* 84.6±12.1* 85.3±13.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于直接压迫神经或化学刺激等原因而导致腰背部出现疼痛[10]。人们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往往只注意风险较大,治疗效果相对见效较快的手术治疗,而对非手术治疗的重视不够。已有明确的相关实验表明[11],从长远来看,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且手术治疗存在麻醉风险,切口感染,出血多,创伤大等缺点,因此非手术治疗才是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牵引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2]。目前,因为传统的牵引治疗多采用线性牵引,不能进行靶向定位牵引,牵引力量大但有效牵引力低,容易引起周围皮肤和肌肉的拮抗,患者主观感受很差,且依从性差,临床治疗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牵引治疗并不是广大患者治疗的首要选择。
SDS9800的发明源于美国宇航局的一项 “奇怪”的发现。它能够靶向实现病变节段的牵引和减压,能够实现持续性的动态牵引,几乎不引起相邻肌肉的对抗,患者的主观感受很好,几乎无明显不良感觉,能够从本质上促使突出椎间盘的回纳,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也改变了人们对于牵引治疗的观念和接受程度。而相应的,也对护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前来接受SDS9800治疗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对于牵引治疗还是持怀疑态度的,且对于腰椎退行性疾病及治疗没有正确的认识,心理呈现不佳状态。因此,笔者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和SDS9800牵引治疗的特点,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
其次,由于牵引治疗独特的治疗特点,要求相应的护士必须掌握和明确SDS9800治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常规,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进行各方面的指导和记录,能够解决和回答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此外,相对于外科手术,牵引治疗的周期和时间明显延长,这就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要进行相应的改变,使患者能够建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能够坚持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的同时,积极乐观地处理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广大医患对于SDS9800治疗并不十分熟悉和了解。需要护士付出高度的责任心和更加细致、认真及专业化的护理努力。但目前国内对于非手术的护理工作重视不够,也尚未见到完善的关于SDS9800牵引治疗护理工作的总结。作为国内首批引进SDS9800脊柱牵引减压系统的科室,笔者将其护理的基本流程和要点进行系统的总结,以期待能够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1]Karakasll A,Ylldlz DV,Kumtepe E,et al.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intact lumbar lamb spine and endoscopic discectomized lamb spine[J].Eklem Hastallk Cerrahisi,2013,1(1):33-38.
[2]徐艳,谢文龙,何风翔,等.躯干抗阻训练结合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3):233-235.
[3]郑文贤,翁海展,郑雪峰.牵引配合中频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0例[J].福建中医药,2012,43(4):30-31.
[4]Joo YC,Ok WK,Baik SH,et al.Removal of a vertebral metastatic tumor compressing the spinal nerve roots via a dingleport,transforaminal,endoscopic approach under 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J].Pain Physician,2012,16(4):297-302.
[5]Lehmann TR,Brand RA,German TW.Alowbackrating scale[J]. Spine,1983,13(8):309.
[6]Ware JE,Snow KK,Kosinski M,et al.How to score the SF-36 health survey[J].Medical Outcome Trust Boston,2013,6(2):21-25.
[7]Giovanni M,Antonio P,Francesca LF.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reportedmental stressors at the workplace and salivary cortisol[J].Int Arch OccEnv Hea,2008,81(4):391-400.
[8]占自春,万磊.腰椎牵引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4):88-91.
[9]韦峰.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65例[J].四川中医,2010,28(8):98-99.
[10]Yeung Af,Tsou PM.Posterolateral endoscopieex eision for lumbar dise hemiation:surgical technique,outeome,and complications in 307 eonseeutive cases[J].Spine,2012,27(7):722-731.
[11]Shin KH,Chang HG,Rhee NK,et al.Revisioned percutaneous full endoscopic disc surgery for recurrent herniation of previous open lumbar discectomy[J].Asian Spine J,2011,1(6):1-9.
[12]朱崇安.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8,10(24):22-26.
[2016-04-15收稿,2016-05-12修回][本文编辑:吴蓉]
Nursing experience of SDS9800 system i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JIAO Shou-feng,HAN Kang,ZHAO Ting-bao.Depar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Repair,the General Hospital of Jinan Military Region of Chinese PLA,Jinan,Shandong 250031,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effects of SDS9800 system i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and summarize nursing experience.MethodsFrom 2012.01 to 2015.01,the SDSS9800 system was used inthe248patientswithlumbardischerniation,alongwithcorrespondingnursing.Clinicaloutcomeswere evaluated by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f pain during the operation,Lehmann and SF-36.Results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t least 6 months after therapy.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and improvements on the VAS,Lehmann and SF-36(P<0.05)and no distinct complication was found.ConclusionThe SDS9800 system can play a significant good role in the healing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which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in,improve th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herapy.During whole treatment strict,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targeted nursing is the key to achive good curative effect.
SDS9800 traction&decompression system;Lumbar disc herniation;Clinic effect;Nurse
R473.6
A
济南军区总医院院长基金(2015ZX01)
250031山东济南,济南军区总医院脊髓修复科(焦守凤,韩康,赵廷宝)
赵廷宝,Email:336727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