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两“兄弟”,比翼共高飞

2016-11-08 16:48景作人
音乐爱好者 2016年9期
关键词:双簧管赫斯特石川

景作人

双簧管与大管同为双簧乐器,它们是管乐大家族中的两个“兄弟”,国际上常把这两件乐器放在一起,共同举办音乐节、音乐周、音乐研讨会等,还成立了国际双簧协会。我国近年来与世界频繁接轨,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双簧学会。这个学会成立仅四年之久,已经举办了两届四川双簧艺术周。2016年6月,这个国际性的双簧艺术周再次在成都四川音乐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双簧管、大管专家以及学生们出席了艺术周。

6月的成都已十分炎热,但这样的天气丝毫没有对艺术周造成影响,活动仍举办得如火如荼。本次艺术周,一些国际“大腕”纷纷赴蓉,他们是:国际双簧协会前主席、世界著名双簧管演奏家马克·芬克,国际双簧协会前主席、现亚洲双簧协会主席、世界著名大管演奏家石川善之,美国著名大管演奏家、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丹尼斯·赫斯特,新加坡交响乐团首席大管张晋民,中央音乐学院大管教授、中国爱乐乐团首席大管李岚松,中央音乐学院双簧管教授魏卫东,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双簧管教授白鹏,四川音乐学院大管教授、四川省双簧学会会长杨熔等。

本届双簧艺术周的日程很满,每天都是各类大师课和室内乐音乐会。在大师课上,最受欢迎的是来自国际双簧界的三位名人。

一、老明星马克·芬克

马克·芬克教授履历超凡,他曾是美国麦迪逊交响乐团的首席双簧管,麦迪逊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兼双簧管教授。作为世界双簧管的权威,他曾走访了欧、美、亚的大部分国家,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双簧管是一件高雅而又艰难的乐器,能够驾驭好它的,一般都是在艺术上敏感又有耐心的人。芬克教授不仅具备以上两点素质,还有着一般人所没有的特殊思维和特殊体验。双簧管与他之间,似有着一种“恋爱”般的甜蜜和“生活”般的默契。如同他的形象一般,芬克教授的艺术永远散发着鲜活、青春的气息。而他手中的双簧管,则像一个有着甜美嗓音和婀娜身段的漂亮姑娘,歌唱、翩舞着“美”的灵魂。

本届艺术周中,大师们每日的课程十分繁多,但这个“快乐的老头”却丝毫不知疲倦,给学生上起课来非常认真,从发音方法、音乐的处理,再到风格的把握,他均解释得十分细腻。面对着那些少男少女,他完全变成了一位慈善的老爷爷,情感间浸透着对“孙辈”的浓浓爱意。

在成都站的四场大师音乐会中,芬克教授均悉数登场,是所有大师中出场率最高的。作为世界级的演奏家,他艺术精湛,技术高超,四场音乐会,从独奏到重奏,从巴赫到普朗克,他均驾驭自如,游刃有余,表现出了高度的艺术修养。他的双簧管音色尖利透亮,极有穿透感,演奏起来似彩云漂逸,轻松自然。他的音乐感超好,乐句处理合理流畅,技术表现清晰自如。第一场音乐会他演奏的巴赫《G小调奏鸣曲》古朴又干净,第二场音乐会他与台湾大管演奏家徐家驹、钢琴家刘韵合奏的普朗克《双簧管、大管、钢琴三重奏》,尽显精湛的现代技术。除此之外,他与大管演奏家石川善之以及钢琴家丹尼斯·赫斯特合奏的弗朗塞《双簧管、大管、钢琴三重奏》,亦表现出了奇妙的效果。

二、学究石川善之

石川善之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大管教授。作为世界大管权威,他曾担任过多项国际双簧乐器比赛的评委,并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地频繁举行大师班和音乐会。

石川善之像个学究,他不善说话,只会微笑。但是只要抱起大管,他的全身灵感就都冒了出来。石川善之的演奏技术高超,其特点在独奏和重奏中都能够很好地发挥。6月14日的开幕音乐会他第一个上场,演奏了泰勒曼的《F小调大管奏鸣曲》,接下来又与芬克教授演奏了斯维里多夫的二重奏,与芬克、赫斯特合作了弗朗塞的三重奏,其严谨的风格、恰到好处的乐句处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月16日的音乐会他又是第一个出场,在以留美小提琴家王烁为首的弦乐四重奏组的协奏下,出色地演奏了维瓦尔第的《C小调大管协奏曲》

石川善之满脸络腮胡须,戴一副金框眼镜,非常富有学者风度。他在给学生上大师课时极其认真,又不时地透露出一丝幽默。在与他的接触中,我发现他在深沉之外颇有一些“顽童”的气质,怪不得很多人都对他的“执着”与“木讷”表示出浓厚兴趣。

三、全才赫斯特

美国著名大管演奏家、钢琴家丹尼斯·赫斯特是一个全能的奇才,他不仅大管吹得好,钢琴演奏也是顶呱呱的。他是犹他州立大学的大管教授,还是海菲茨国际音乐节的主任委员。

赫斯特在本次音乐周上负责部分演出的钢琴伴奏,还与芬克、石川善之合作演出二重奏和三重奏。他视谱极快,伴奏及合奏意识超强,由于弹的都是熟悉的曲目,所以在舞台上更显得心应手。6月16日,他终于等到了上场吹大管的机会,只见他精神抖擞,满怀信心,在台上完美地演奏了西奥法里的三首无伴奏创意曲。

赫斯特也是一位内在的幽默人物,平日里一副绅士模样,彬彬有礼,到了晚间演出后庆功宴时,他就俨然变成了一位活跃人物,其憨态令人忍俊不禁。

专家、小演奏员及其他

本次艺术周除以上三位大师之外,来自国内外的数位专家同样展示了高超的演奏技术和教学水平。新加坡大管演奏家张晋民在6月17日的音乐会上演奏了霍尔斯通的《F大调大管奏鸣曲》,那是一首技巧很难的作品,但他的演奏却十分轻松,连音、顿音和气息控制都显得非常自然娴熟。而留美大管演奏家余野演奏的歌剧《赞帕》集锦则更是“繁花似锦”,五彩缤纷。

国内的几位演奏家同样大显身手。四川音乐学院大管教授杨熔和宋世彬联手演奏了万哈尔《F大调大管二重协奏曲》的第一乐章。这首协奏曲很古典,演奏起来非常“吃”功夫,而杨熔和宋世彬的音色饱满又充实,很有古典的标准“范儿”。双簧管演奏家魏卫东以一曲拉列特的《威尼斯狂欢节》赢得了满堂彩,这首炫技型的双簧管名曲在魏卫东的演奏下显得那样轻松和“简洁”,其技术与音乐的表现均有一泻千里之感。如此的演奏,可以说完全是在给学生们上标准的示范课。

大管演奏家李岚松上台施展了别人几乎完成不了的绝技。他在无伴奏的情况下精彩地演奏了中国乐曲《江河水》。李岚松的演奏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禁使人感叹“这还是大管吗?”也许这就是大管演奏的极限了吧。就当天演奏的《江河水》而言,其悲哀性、韵味感、民俗味,样样都不比二胡演奏的差,而那高音、滑音、中国式装饰音,都可以说是大管这件乐器的极限发音方法。我真不知道李岚松是如何琢磨出的指法和吹奏法,也不知道他到底将哨片弄成了什么样子,只知道他的演奏是那样的出色、完美、无可挑剔。

在本届双簧艺术周中,还有一些有才华的小演奏员也颇为引人注意。演奏双簧管的罗天佑和演奏大管的杨烨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年仅八岁的杨烨,其演奏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格,在台上十分稳健,吹起大管来有模有样。6月16日晚上,他与钢琴家张玥合作,非常成功地演奏了泰勒曼的《F小调大管奏鸣曲》,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赞扬。

本届音乐周还安排了十八节大师课。李岚松老师的课听起来很有启发性,课中,每个学生吹奏时的口型变化、气息控制、指法运用等,都在他的敏锐观察之下。之后他会根据情况给学生指出问题,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亲自进行形象化的示范。一堂课下来,不要说学生们大有感触和收获,就连我这个外行都好似有了一丝领悟之意。

白鹏老师的双簧管课也非常有意思。他上课时极其重视学生的音乐表现,每个学生在演奏作品时,都会被他严格的音乐要求“难住”。白老师十分耐心,总是一遍遍地引导、启发学生,帮助他们寻找自然合理的乐句处理方式。当学生音乐趣味对头时,他们吹奏的音色也随之改变了,其舌头、口型、气息都不由自主地处在了自然的正确状态下。看来,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这微妙之间。

我国的管乐艺术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过去,大众对器乐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弦乐和钢琴方面,对管乐,特别是双簧乐器了解不多。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中学习管乐的人数成倍地增长,而双簧管和大管也逐渐成为很多孩子学习管乐时的首选。因此,大力发展双簧艺术,坚持办好双簧艺术周,是我们全国各地的管乐精英们最重要、最迫切、最实际的工作和任务。

目前,国内的双簧学会仅四川一家,这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广,将双簧学会的“花种”播洒向全国,争取早日获得枝繁叶茂、花满飘香的美好结局。

猜你喜欢
双簧管赫斯特石川
有艺思:支持NFT,你会烧掉一张赫斯特吗?
石川安作品
浅谈双簧管表演的音色特点与演奏特色
石川安作品
中国风格和欧洲传统的相遇十八世纪赫斯特瓷器
试论交响乐队中双簧管演奏的位置与重要性
围巾
石川 林億齡의 漢詩에 표현된 “豪放之氣”
Adobe助力赫斯特中国公司打造数字出版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