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启动“精准医疗”计划。
2016年3月,我国科技部宣布,中国版“精准医疗计划”即将启动。2030年前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
2016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其中提出:在量子通信、精准医疗等重点领域启动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
从市场规模上讲,目前全球精准医疗产业近600亿美元,并有望催生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
精准医疗已站在世界的“风口”。
那么这个“风口”是如何形成的?
此前的医疗技术都是以“对症下药”为标准,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人们发现这个同样的“症”,在每个个体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说:“现代医学发展到现在有上百年,但是原来给你的信息很少。现在有了很多科学技术的帮助,包括基因组测序,生物医学分析工具,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我们今天谈精准医学才有可能。”
可见,精准医疗与科学的持续发展和不断突破相伴而生。在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尚未出现之前,我们不可能对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也就谈不上精确寻找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的不同状态和发展阶段进行精确分类,那么对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也就无从谈起。
目前,各发达国家都在抢占风口,争做弄潮儿,中国也不遑多让。我们在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方法的研究位于国际前沿,分子影像、靶点、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迅猛,因此在精准医疗的基础层面与西方国家保持同步。
如今的共识是,这个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伴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精准医疗,有着革命性的意义。
在这场革命来临之际,我们的知识储备足够了吗?基因测序、蛋白质组、代谢组、分子靶向治疗等相关知识我们了解多少?精细治疗的价值何在?开卷有益,相信本期“锐·聚焦”会让您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