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取卵适期对温汤浸渍孤雌生殖发生影响实验初报

2016-11-08 11:10雷芳段汝吉舒天培李应菊刘万巧杨忠生
四川蚕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孵化率蚕种羽化

雷芳  段汝吉  舒天培  李应菊  刘万巧  杨忠生

(四川省苏稽蚕种场,四川 乐山 614013)



人工取卵适期对温汤浸渍孤雌生殖发生影响实验初报

雷芳 段汝吉 舒天培 李应菊 刘万巧 杨忠生

(四川省苏稽蚕种场,四川乐山614013)

通过雌蛾羽化后不同的人工取卵时间试验,证明雌蛾羽化后不同取卵时间对温汤浸渍孤雌生殖发生率有显著影响。在设置的羽化后2-4h、10-12h、24-26h、48-50h四组人工取卵时间中,以羽化后48-50h取卵,孤雌生殖发生率最高,显著高于其它三组取卵时间。

家蚕取卵时间孤雌生殖报告

家蚕除一般两性生殖外,也有不经过受精而由一个雌性生殖细胞直接发育的孤雌生殖现象。公元600年间张华在《博物志》中写道:“蚕不交者亦产子,子后为蚕”,这是蚕孤雌生殖现象的最早记载。家蚕属偶发性的孤雌生殖,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率很低,通过人工处理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孤雌生殖卵和幼虫。Tikhomirov(1986)发现用酸处理或磨擦刺激可使未受精卵发育;Baitellon、朱冼(1933)曾用氯仿气体、冰醋酸、饱和二氧化碳海水激活未受精卵发育。目前应用最多的是Astaurov(1936)的温汤处理诱导方法,该方法能获得较高的孤雌生殖发生率。

为进一步探究家蚕孤雌生殖诱导技术,为今后简化育种制种技术,提高蚕种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加快其实用化进程,本实验采用Astaurov的诱导方法对温汤处理诱导孤雌生殖的适宜人工取卵时间,进行探讨。关于此方面的现有报道,只阐明了自然产卵比人工剖腹取卵孤雌生殖的发生率高,但未见人工取卵时间差别对孤雌生殖发生率的影响报道。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

“峨·眉×风·光”一代杂交种。

1.2试验地点

四川省苏稽蚕种场。

1.3试验时间

2015年夏季。

1.4试验方法及设置

1.4.1试验设置:处女蛾从羽化到人工剖腹取卵时间,设置A:2-4h、B:12-14h、C:24-26h、D:48-50h等4组取卵时间;每组取24个单蛾重复,单蛾分别装袋。

1.4.2取卵及浸汤方法:处女蛾直接人工剖腹取卵,将卵清理干净后,25℃保护10-12h,用46℃的温汤浸渍15min,再放入25℃的清水中过渡3-5min,取出晾干后,在15-17℃、80%湿度条件下保护72h,同常规即浸方法浸酸处理。

1.4.3调查方法:蚕种即浸后直接催青直至孵化,期间调查总卵数、着色卵数、蚁蚕孵化头数,计算着色良卵率、着色良卵孵化率。

2 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不同取卵时间与孤雌生殖发生率的关系见表1。

表1 不同取卵时间与孤雌生殖发生率

注:表中数据为24蛾重复平均值。

从表中可以看出,着色良卵率和着色良卵孵化率均以羽化后48-50h取卵最高、12-14h取卵其次、2-4h和24-26h取卵最低。

2.2结果分析

用WPS表格中TTEST函数对不同取卵时间A、B、C、D组间孤雌生殖发生率进行两两差异性分析,百分率大于70%和小于30%的值用ASIN函数转化为反正弦数,结果如表2。

表2 不同取卵时间孤雌生殖发生率差异性分析

注:表中着色率和孵化率为24个重复平均值。

分析结果表明,着色良卵率B组和D组差异不显著,A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B组和D组均极显著高于A组和C组;着色良卵孵化率A、B、C三组间差异不显著,D组显著高于A、B、C组。

3 结论与讨论

雌蛾羽化后不同人工取卵时间,温汤浸渍孤雌生殖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在设置的羽化后2-4h、10-12h、24-26h、48-50h四组取卵时间中,以羽化后48-50h取卵,孤雌生殖发生率最高。

试验中有许多蛾区孵化率为零,可能与品种未经温汤浸渍选择有关。羽化后离取卵时间越长,孤雌生殖发生率是否就越高,如将取卵时间设置60h、72h甚至更长,需进一步通过试验证明,找到温汤浸渍孤雌生殖方法的最佳取卵时间。本试验未进行养蚕试验,其孤雌生殖的蚁蚕是否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产卵,有待探讨。

[1]王永强等.温汤处理诱导桑蚕孤雌生殖适宜条件的探讨.蚕桑通报[J],1998,29(4):30-31.

[2]向仲怀.主编《中国蚕种学》[M].(1994).

雷芳(1974-),女,大专,助理农艺师,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孵化率蚕种羽化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宜昌市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观察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
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09荧”、“909荧”自然羽化试验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