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禹珩
彦涵版画《春潮》简析
□ 何禹珩
2016年7月23日,“永远的战士—纪念彦涵诞辰100周年”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同时,彦涵先生家属向中国美术馆慷慨捐赠其版画、油画、彩墨画等作品共计108件。彦涵是中国著名版画家、版画教育家,作为新兴木刻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彦涵在中国现代版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此次家属的慷慨捐赠,主要集中于其后期不同形式风格的创作,向我们展现了彦涵作为一位永不止步的艺术家更为完整的艺术风貌,极大地丰富了国家美术收藏。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展览前言《刀刻的深情》中说:“从以形式表现内容、题材,到直接以形式的抽象语言对应心灵,他一次又一次通过对自然美的提炼而升华为艺术的美,彦涵的情感始终以精神美的崇高抒写着伟大的爱—对人民的爱。在漫长的岁月里,他用一件又一件饱含深情的创作奉献于人民,奉献于时代。”
彦涵的艺术创作,从早期充满着革命精神偏向写实性的创作逐渐转变为后期凝结人生思考的偏抽象式创作。这种转变是彦涵这位不甘落于时代之后的艺术战士经历沧桑人生,不断沉淀累积的结果。彦涵在革命战争时期的作品广为人知并深受人们喜爱,相比之下,在其后期的创作则较少受到人们关注。其实,彦涵的艺术成就留给我们的远不止那一些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在全面了解彦涵的艺术人生之后,我们会发现彦涵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完整而丰硕的艺术世界。中国美术馆原有馆藏的彦涵作品,其创作年代多集中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对于彦涵转变画风后的绘画作品仅有少数几张,无法构成较为完整的序列。此次家属捐赠的108件版画、彩墨画、油画作品弥补了这一缺憾,使得我们可以以彦涵各时期不同风格的佳作勾勒出其较为完整的艺术人生。
中国美术馆馆藏彦涵版画作品《春潮》创作于1979年。这件作品的创作年代即具有一定的标志性。1979年对于彦涵的艺术人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十年浩劫的“文革”虽于1976年终结,但社会整体环境并没有立刻“转暖”。直至1979年,各类“平反”活动逐步开展,各类政策再度明确,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开始兴起,社会环境才开始真正走出“隆冬”。对于彦涵个人而言,1979年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彦涵在经历十数年不公平的待遇后,于1979年首次在公开场合露面,这使他多年以来压抑的内心和创作欲望开始勃发,《春潮》这件极具代表性意义的作品便在此时诞生。
《春潮》这件作品以极其强烈的黑白对比描绘了飞鸟翱翔于海浪之上的场景。在画面中,飞鸟及海浪的形象仍清晰可见,但画面已有“符号化”“抽象化”的趋势。彦涵偏向“抽象”的创作风格不是在此时一夕而成的。在1979年创作《春潮》之前,这种抽象化尝试是私人的、部分的、不公开的。由《春潮》开始,彦涵更坚定了风格转型的道路,尝试更加多样化,也更为频繁。
就《春潮》这件作品的形式技法而言,彦涵选择的仍是自己熟悉擅长的木刻版画,但在刀法和形式语言上都有了更为大胆的尝试。从题材内容来看,“飞鸟”与“大海”这样的意象在彦涵的创作中被屡屡使用。彦涵出生于江苏连云港这座海滨城市,对于海鸟和大海他再熟悉不过。当彦涵初接触到美术时,他便时常在海边写生,飞鸟、海浪都是他艺术的启蒙对象。而这些自幼便熟悉的意象在数十年后演变成了更富深意的作品元素。幼年时,大海承载着远方,鸟儿意味着自由,到了晚年,它们依然意味着“远方”和“自由”,只是其中深意已截然不同,它们凝结的是沧海桑田之后对人生的思索。
纵观彦涵的艺术创作生涯,其艺术创作呈现出一种由“叙事性”向“抒情性”的转变过程。在早期革命战争年代创作中,如广为人知的《当敌人搜山的时候》,选取的便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小场景”“小情节”以写实性的手法,叙述了革命乐观主义的大情怀。而在其以《春潮》为开端的艺术创作新阶段,这种“一目了然”的方式仍有所延续,但其中更多蕴含的是“超越”与“自由”的思考,而不是对具体场景事件“直言不讳”的叙述。在不断的摸索之中,就“飞鸟”这一形象也在其创作中不断生发演变,它逐渐由特定的“物种”变为了内心对自由渴望经验生发出的符号意象。在作品中叙述一个特定事件已不再是彦涵所希冀的,更为抽象简练的经验图式所能激发的是更为细腻而回味深远的共鸣。
《春潮》这件作品尺幅不大,但它却能给观者带来极其震撼的观感和极为深远的思索。这正是彦涵作为一位永不止步的战士始终坚持用艺术为真理、为人生而战的成果。作者在方寸黑白之间表达了对时代的愿景、对人生的展望。也正因为如此深远丰厚的内涵,使得这件作品成为了改革开放初期,体现中国美术界响应时代号召,不断探索、勇于变革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