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燕
Liang Ya n
行业新趋势下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梁 燕
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发展至今已30余年,随着产业迅速升级,如何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完善服装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思路是目前服装院校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北京服装学院(文中简称BIFT)为例,研究学院在“构建艺工融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如何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并通过专业方向划分以适应市场细分的培养模式,结合90后学生群体特点,以“国际化设计视野+文化创新”为培养思路,并通过开展跨课程合作教学模式、建立国际设计工作营、设置校企联合课程,推进教学成果的商业落地等一系列教学实践,以适应目前创意产业和服装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为同类服装院校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产业趋势; 服装设计专业;专业建设;教学实践
Liang Ya n
从上世纪80年代服装设计专业设立至今,中国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服装设计师的培养已超过30年。对“服装设计”概念的理解和传授因时代而异,而每个时代的教学理念也反映到各个时期设计师在作品中对设计概念的诠释和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图1)。
服装设计教育的发展是随着行业需求和消费者心理变化而推进的,当下产业的发展对专业建设和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对产业新趋势的了解是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
1、行业趋势一:以专业方向划分为标准更加细分化的人才培养需求
近年,服装产业集群地的集中发展促使产业资源聚拢化,产业链面临深化和升级的需求,服装品牌市场也呈现细分化趋势,对服装人才的需求更加具有针对性。因此,如何培养符合服装产业市场细分之后的多元化存在业态的人才,是目前服装设计专业改革的要点之一。
2、行业趋势二:具有可持续性创新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需求
产业发展要求创造力体现在从设计构思到设计实施、设计展示、设计推广的全过程。部分服装企业反馈:企业对设计师“创新性”能力多于“技能性”能力的重视—更倾向于具备“可持续性创造力”的人才储备,而非仅仅是熟练市场化产品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如何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打通相关课程的教学环节,以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也是服装专业教学的考虑要点。
3、行业趋势三:独立设计师品牌及品牌集合店的兴起影响院校人才培养思路的调整
中国服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品牌市场细分趋势和买手制的成熟、对设计师品牌价值的认可等因素使独立设计师品牌成为不可忽视的产业模式之一,其蓬勃发展也反映出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在针对BIFT 2014、2015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调研中,在“如果选择了设计师方向,毕业后的就业意向”的问题上,36%“选择与自己设计风格接近的品牌”、29%希望“成立独立设计师品牌或设计系列”、15%“选择有影响力的服装品牌”。可见90后设计师群体不再以企业和品牌“规模”作为就业的唯一标准。超过8%的被调研者表示已创立个人品牌或产品系列并已选择不同渠道售卖;另有29%的被调研者毕业后有意向成立个人品牌①。受访者认为:设计师品牌可以基于设计师个人的设计主张和设计特质呈现产品系列,更能够表达个人的设计观念。
可见,90后设计师群体成立品牌意愿更强烈、创立品牌的时间更提前,甚至在校期间已有建立品牌的意识。面对如此高比例成立品牌意向的毕业生,服装院校也需要调整人才培养中的就业导向,或尝试在“品牌策划类”课程教学中将有潜力的策划专案推进到商业环节中,这也是教学改革的思考点。
4、行业趋势四:国际化设计视野的人才培养需求
国外品牌加快进入中国市场步伐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年轻设计师进入国际时装周舞台展示的机会也逐渐增多,服装产业发展呈现国际化趋势。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如何将学生“送出去”和将国际专家“请进来”,如何增加与国际院校、设计师、专家的交流机会,如何使学生了解国际设计的发展规律、开阔设计视野、拓展设计思维和提升设计能力也是众多服装院校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图1:服装设计教学中“设计”概念的时代差异对设计表现和消费观的影响
图2:BIFT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愿景
5、行业趋势五:多元化课程成果评价体系建立的需求
近年,“国际时装周”、“大学生时装周”等行业活动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成果的展示提供了机会,但如何对教育教学成果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全面,则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如何将课程成果走出校门在公众艺术平台展示;如何将年轻设计师和设计态度推到公众视野,由社会公众和艺术机构对设计教学成果进行评判;如何将企业需求纳入专业教学中、将企业专家作为导师参与教学,由企业与院校共同建立评价体系也是服装院校需考虑的改革措施。
6、行业趋势六:大设计趋势下服装产业对文化设计的需求
在“非物质设计”的大趋势下,设计越来越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合理性人文精神的呈现。在设计价值的变迁中,“艺术性”与“精神性”成为消费心理的主导趋势,如何对文化内涵的深化设计是设计师在当今大趋势下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也注重从概念、产品研发、推广等各个环节都提出对文化内涵深化的要求。
在对BIFT 2014、2015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关于“文化态度”的调查中,超过70%被访者认为“有兴趣,可以在设计中尝试”;并有超过80%受访者认为90后设计师应从“本土文化”入手;在问及“90后设计师对文化的处理方式”时,受访者虽认为 “对文化概念的理解较为浅显,设计仍存在表面化”,但也认为90后设计师的“设计形式更加多元化”、“设计态度更加轻松”、“设计手法更加趣味性”等特点②。
对于文化的理解是基于每一代设计师的成长经历,目前90后已成为在校生主体,通过调研可见此群体对传统文化态度更“平等、轻松、可玩味”。所以,院校如何根据90后设计师群体的特征,既理解尊重其设计表达方式、又能够引导他们更深层解读本土文化也是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图3:BIFT女装方向课程体系对服装人才的设计能力培养思路
图4:BIFT女装方向“进阶式”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以BIFT为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中的相应调整和教学实践改革如下:
1、为适应产业细分化趋势,划分服装设计专业方向
根据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特点,BIFT进行了专业方向(或称专业模块)划分,并独立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分为学科基础与学科方向两个层级,采用专业基础加专业子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年级后设有女装、男装、针织和运动服装设计和文化传承创新五个专业子方向。学生在一、二年级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掌握服装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与服装技术制作;三年级起可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就业规划选择专业子方向,继续完成特色课程学习。二级学院并以此作出“中国文化+国际化”的培养思路(图2),使学生通过项目教学和产业实习,掌握专项领域的专业技能。
(1)专业方向的划分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设定
根据设计人才能力培养的进阶性特点,第一阶段:个人认知探索、主观意识的物化;第二阶段:个人认知体验与受众群体共鸣,经验物化设计;第三阶段:社会价值体系评判经验物化设计的过程。女装方向将培养目标与设计师成长特点结合,并根据每个阶段的能力培养要求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图3):将“个人认知探索”阶段的设计能力训练通过一、二年级的通识教育完成,将更高阶段的设计能力训练通过专项领域的课程设置完成。
(2)专业方向的划分更有利于各方向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的调整:
以BIFT女装专业方向为例,在学校整体“创意融合技术、设计传承文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提出“进阶式”课程体系建设(图4),使每个阶段的课程要求和专业训练更具针对性,教学结果的呈现标准更加清晰(图5)。
(3)专业方向的划分更有利于实习基地建设和就业引导
专业方向划分之后,BIFT各专业方向毕业设计于每年“北服时装周”期间进行专场展演,学院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定向邀请不同类型企业和品牌参加专场演出,针对性地推进专业实习与就业环节。有人才储备计划的企业可在展演现场进行记录,并对有意向的设计师进行约谈。
图5:BIFT女装方向基于阶段性培养要求的教学成果案例
图6:BIFT女装方向为例的课程建设思路
2. 根据综合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需求,建立课群小组和跨课程教学体系
在BIFT女装方向课程实践中,将《女装设计》与《女装结构工艺》课程打通,以“设计项目教学”为导向,学生需完成从设计构思到设计实施、版型工艺制作、设计展示的完整过程,设计与结构工艺教师在各自独立的课程时间内进行理论授课,学生设计任务开始之后则分别针对不同环节的问题进行辅导。在此基础上,各专业方向逐步形成跨课程合作的常态化教学成果展示,以及教学成果的定期存档。各专业方向同时结合“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设计竞赛和教师科研项目为载体的项目教学模式,逐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图6)。
3. 针对“独立设计师品牌”的蓬勃发展,推进“品牌策划”类课程教学成果向商业实践的延伸
《服装品牌策划》是多数服装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主干课,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服装行业现状,围绕品牌建设完成行业分析、消费群调研、品牌策划、产品开发等实践性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品牌意识和产品研发能力,自课程开设至今产生了多个优秀的品牌策划案。BIFT在“品牌策划”类课程中充分考虑设计师群体特征和产业发展特点,利用政策支持和产业资源优势,尝试性地将优秀的课程案例转化为商业实践。
(1)“品牌策划专案”商业化落地的案例实践:设计师李双与原创品牌“芍药居”
原创品牌“芍药居”成立于2011年,设计师在课程策划案中以“心理感受和沟通的情感化”概念展开,品牌强调释放灵魂、回归最纯粹的自己,并将策划案的新一季产品系列命名为“心里住着怪婆婆”,灵感素材包括中医中药针灸、医道医学、占卜文化等,并以人体器官模型作为配饰,古旧的针灸穴位图和中药植物作为印花素材(图7)③。
在后续的品牌商业实践中,“芍药居”完成品牌注册,并在某线上平台进行产品售卖和推广,其系列包括“日式和风”、“千鹤和风印”、“梅酒姑娘”、“百叶花草”等蕴含东方文化意境的主题。该品牌至今已发展四年余,消费群体为热爱东方文化的年轻女性,品牌忠诚度较高。目前该品牌单季产品数量为50~60件,更新速度稳定,每月均有一定量的新品上线。平均单件价格220元左右,最大单件月销售量约190件左右,月销量超1800件,月销售额约40万(图8)④。
(2)品牌策划课程成果的政策实践:扶持和引导设计师品牌的孵化
目前,BIFT针对毕业生推出“创业扶持项目”和 “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毕业设计(创业类)支持计划项目”,扶持优秀设计作品进行创业和品牌孵化,每年为学生的创业计划提供10000元资助,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这为课堂上完成的“品牌策划案”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另外,BIFT启动设计师孵化项目,推出视觉www.biftworks.com和线下体验店BIFT Works,将时尚、教育、产业结合,为有才能的青年设计师搭建新锐设计集成展示平台和商业实验空间;另外BIFT时尚创新园也推出集合设计师品牌展示功能为主的“土城空间”,对较为成熟的设计系列和品牌提供展示空间,并通过寄售制方式和产品订货会的形式,在产品售卖之后进行一定比例的利润分成,集展示、售卖、showroom的功能于一身(图9)。除院校政策支持外,学校也积极推进与BNC、栋梁等线下设计师集合店,以及D2C、暖岛、腔调等线上集合平台合作,向设计师品牌孵化提供更多可能性。
图7:品牌“芍药居”
图8:BIFT品牌策划案“芍药居”2014SS产品及销售状况
BIFT通过将有潜力的“品牌策划案”向设计师品牌推进,探索品牌孵化的可能性,并引导学生对个人进行职业规划。通过教学实践,院校不断思考如何以设计师产能为核心资源,并聚合渠道资源和投资机构、买手、供应链及媒体资源,将院校建设为更具商业价值的人才平台。
4. 针对“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要求,引入“国际设计工作营”教学模式:
一方面,学院推出“国际交换生”计划,鼓励学生“走出去”,以资助形式将学生送入知名院校如伦敦时装学院、米兰理工大学等进行6~10个月的专业学分互换,以适应“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学院增加更为灵活与多元的“国际设计工作营”教学模式,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师和专家以导师身份就一定主题指导学生完成创作过程。以2014、2015年“苗语”国际工作营为例,由荷兰著名设计师、服装学院教师和北服博物馆馆长组合导师团队,经过面试筛选,最终确定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学历层次共17位设计师,历时三个月完成45套作品创作。工作营希望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设计师(从70后到90后)以不同的设计视角和文化态度解读传统艺术,以当下审美重现本土设计师的时代文化气质和设计生命力。国际设计工作营教学成果除校内展示之外,还积极推进到如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展、今日美术馆等公共艺术平台展出。目前BIFT每年定期推出“传统艺术对话国际设计视野”的工作营,并成为学院的常态化教学形式。
5.针对课程成果的多维度评价需求,建立多元化教学成果评价体系:
(1)通过“校企联合课程”,建立更符合产业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针对服装产业的发展需求,BIFT与重点就业企业共同设置“校企联合”课程,共同建立课程成果评价体系和人才选拔方案。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及早熟悉产业环境、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产品研发流程以及商品化设计的评价标准等,同时也为企业的 “人才储备战略”提供协助,与企业建立更切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如2015年“北京服装学院&玛丝菲尔”联合课程以2012级(三年级)女装专业方向学生为主,由玛丝菲尔Marisfrolg和MASFER. SU的两个品牌线设计总监作为导师与院校教师组成导师团队,每个品牌线分别有6名设计师参与品牌导师发布的设计任务。企业导师定期进入院校进行课题的布置与讲解,院校及企业导师共同组织学生完成品牌调研、图稿评审、制作设计工艺单和成衣制作等工作,最终完成符合主题要求的作品。
图9:BIFT Works 创业空间及“土城空间”合作的毕业生品牌
图10:BIFT 2014年3月女装方向在今日美术馆的设计公开课及在今日美术馆课程展览(14年6月~7月)
联合课程以品牌风格和市场反馈作为教学成果的评价标准,目的明确、成果导向性强;企业导师负责学生作品的后续市场转化,对符合设计主题要求的产品积极推进到商业销售环节,以市场反馈作为成果评价标准;同时,学院也根据课程成果为企业推荐合适的设计人才进入实习环节 (每年6月中~8月底),并对企业满意度高的学生进行定期追踪。
(1)建立将课堂推向公众艺术平台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多元评价体系建立的另一种形式是将课程内容以公开课、展览、文化对话等多种形式推到公众视野,由社会公众和艺术机构对院校教学成果进行评判。如BIFT《女装设计》部分内容在今日美术馆以“艺术家工作坊”的公开课形式展开,公众亲自参与设计过程,体会设计的魅力。在实现美术馆公众艺术教育功能的同时,又与公众进行设计探讨与互动,分享创作体验(图10),这个过程也使院校和设计师正视设计评判中的多方评价声音。
(2)建立毕业设计环节中的基于设计导向差异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针对BIFT 2015届毕业生的调研中,选择继续出国学习和国内考研深造以及成立独立设计师品牌的被访者表示,更倾向于将毕业设计作为个人风格创作过程,以完成创意性作品集申请国外院校,或作为个人品牌的初步尝试。在选择设计师就业意向的毕业生中,选择有影响力的服装品牌和自己设计风格相近的品牌的被访者,大部分则倾向于将设计作品以市场化标准完成。
所以,人才培养的差异化需求和市场动态变化决定了毕业设计创作要求的差异,同时也决定了评价机制的差异化制定。自2016届起BIFT在毕业设计环节进行创作分组:分为以市场化成熟度标准为导向的“时尚成衣”组,和以强调个人设计特质的“时尚创意(概念)”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创作需求。其区别不仅表现在作品创作要求不同、展演形式不同、导师团队不同,最主要是评审团队及评价标准不同:
A、分组方向决定设计要求和导师团队的差异:
时尚成衣组要求设计师基于行业和市场状态、设计大趋势分析,完成作品从市场调研、人群分析、产品定位、版型工艺等设计实现各环节,并最终完成可商业孵化的市场高成熟度系列产品。时尚创意组则对设计作品不拘风格,但要求设计师整合设计概念,清晰表达个人设计主张,实验性进行材料、造型、色彩的多种尝试,完成从灵感来源、设计调研、设计思维拓展到设计实验和成衣制作的完整过程。时尚创意组指导工作由校内教师完成,时尚成衣组除校内导师外,同时邀请6~8家企业设计总监或主设计师作为导师形成“双导师”制。
B、制定不同的作品评价标准,建立差异化评价体系:
设计导向的差异决定了作品创作要求不同,也决定了作品评价标准的差异,差异性评价机制的建立将直接反映在作品的评审结果中。成衣组和创意组作品评价均从以下要素评价:设计主题的明确性、创新性、时尚度及作品的完成度、设计作品的审美品味、色彩(图案)及材料的选择恰当性、结构版型及工艺细节设计的合理性等,但侧重却有所不同;另外,“时尚成衣”组要求作品解决设计师、产品、消费者以及产业环境之间的关系,企业导师需指导学生在市场化规则下完善设计方案,所以,其作品则更注重考虑设计概念的市场性转化度(图11)。
图11:以创作方向不同决定的差异化评价标准
图12:品牌“Chill Chou”与作品《十二生肖》
另外,“时尚创意”组评审专家主要由校内导师、国际院校专家、跨界艺术家、买手、时尚媒体等人士组成;“时尚成衣”组的评审专家70%以上由知名品牌设计师、品牌技术专家、时尚媒体等组成,展演时邀请重点企业及品牌参加,企业在展演现场即对有意向的设计师进行约谈,有效推动就业工作。
6. 专业建设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导入
以BIFT《女装设计》为例,第二阶段的训练是“文化传承+设计深化”。希望学生从历史、民族、传统文化等角度出发,结合市场需求及女装特点完成文化创新概念下的产品设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新一代消费群体审美意识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影响。例如毕业生周静在其作品《十二生肖》中谈到:“我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更希望将传统文化和潮牌风格结合:创作中利用传统‘螺钿嵌’工艺,将十二生肖图案在服装上重新处理形成立体效果,又将服装廓形以年轻人所接受的造型重新设计(图12)⑤”。可见,年轻的设计师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是一种“跨越性”和“试验性”的时尚态度,其形式也不再局限于文化元素和符号的表层应用。
另一文化设计教学实践案例:BIFT通过设置“文化专题工作营”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如“苗语”工作营即是以苗文化为切入点,训练学生在国际设计视野下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传技艺之貌,留手泽体温;呈现时之美,读造物灵心。
传统文化引入课程,并非停留于表面解读,而是要求学生对文化意境和技艺的深刻体悟。如苗语工作营中,要求学生探寻苗文化的“节用”与“慎术”的惜物生活哲学:慎重使用所掌握的技艺,虽心怀愿景但又基于节制,虽技艺饱满但又物尽其用……这都是在创作中体会的精妙之处。又如BIFT在今日美术馆的“苗语承艺”艺术作品展中,将苗文化中的“虔心与信仰”化为新的视觉形象,并定义为“‘穿’承的纯真艺术史书”,即是突破“符号化”应用的深层设计尝试(图13)。
图13:BIFT“苗语承藝”今日美术馆艺术作品展
服装设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是基于行业发展、设计能力培养特点和设计群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服装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而90后学生群体更注重设计过程的感受而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和技巧性表现,更善于通过个人化的设计语言将生活经历、个性特质和群体时代性融入设计中。因此,服装设计专业建设应结合90后学生群体特点和产业发展特点,进一步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思路,通过专业方向划分以适应市场细分的培养模式,并以“国际化设计视野和文化创新”为培养思路,整合教学资源的跨课程教学方式、建立国际设计工作营、创立校企联合课程、推进课程成果的商业落地等一系列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力求为中国服装及创意产业培养更符合行业发展的专门设计人才。
注释:
① 数据引用于:梁燕《基于90后设计师群体研究的品牌策划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载《艺术设计研究》,2015年第一期《艺术设计研究》,第119页。
② 数据引用于:梁燕《基于90后设计师群体研究的品牌策划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载《艺术设计研究》,2015年第一期《艺术设计研究》,第119页。
③ 数据引用于:梁燕《基于90后设计师群体研究的品牌策划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载《艺术设计研究》,2015年第一期《艺术设计研究》,第121页。
④ 数据引用于: 梁燕《基于90后设计师群体研究的品牌策划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载《艺术设计研究》,2015年第一期《艺术设计研究》,第121页。
⑤ 梁燕:《基于90后设计师群体研究的品牌策划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载《艺术设计研究》,2015年第一期《艺术设计研究》,第122页。
本文是北京市属高校优势专业建设项目”(项目号:RCPY 02160202)的阶段性成果。
梁 燕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讲师
Teaching Reform of Fashion Design Under the New Industry Analysis Technical Institute
The education of Fashion Design had developed more than 30 years in China, with the rapid upgrading of industry, it is an instructive research to study how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teaching resources, how to improv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 and teaching thought in the fashion colleges. As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IFT)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idea of " On integra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 in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system", this paper analyses how to improv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optimizing curriculum system, and how to adapt to the market segment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fter 90,to develop with the idea of "international design vision Mixing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through carrying out the working-acros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setting up the international design workshop, pushing the teaching achievement to commercial series, integrating the results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o as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into teaching reform,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colleges in cour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rends, Major of Fashion Desig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J523.5;J124-4
A
1674-7518(2016)02-0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