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移动设备的典型教学应用及实施策略*
——兼论其对我国电子书包深入应用的启示

2016-11-08 02:52刘斌张文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电子书设备教育

□刘斌 张文兰

国外移动设备的典型教学应用及实施策略*
——兼论其对我国电子书包深入应用的启示

□刘斌张文兰

移动设备及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正成为各国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外移动设备教学应用的典型项目包含资源支持、教学设计与活动组织、教师培训计划、学生21世纪技能培养、效果评估等共同要素,实施过程中注重进行多领域多学科的应用实践、开展多样化的教与学活动及模式、关注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重视应用效果检验与评估、强调教师的作用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策略。我国教育领域大规模开展移动设备教学应用的探索是以电子书包这一形式展开的。虽然这一项目已取得显著成绩,但当前发展还面临资源建设较滞后、应用环境不理想等问题。我国应积极对待并理性实施电子书包及移动设备教学应用项目,借鉴国外移动设备教学应用的经验,在实践中逐步拓展其应用范围,重视电子教材、电子书等学习资源的深度开发,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应用环境,建立各方利益主体协同机制,开展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的效果检验与评估研究。

移动设备;智能终端;电子书包;教学应用;典型项目;实施策略

一、研究背景

移动设备及各种智能终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形态,对构建智能化、个性化学习环境,促进教学创新和教育变革有重要作用,正成为各国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得到欧美、韩国、日本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经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重视和普及,也正走进巴西、秘鲁及我国内地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课堂教学。相关调查显示,迄今至少有50个国家(地区)纷纷试点和推广该项行动(张迪梅,2011)。

我国教育领域大规模开展移动设备教学应用的探索主要是以电子书包这一形式展开的。电子书包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信息化实践项目,在政策引领、企业推动、科研助力等多个因素的驱动下已得到广泛探索,特别是在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河南、陕西等地已初具规模。但是近两年来,其项目在走向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却面临一些发展的困境,呈现出一定的“高原期”现象。

首先,研究者对电子书包的关注度和热情有所下降,关于电子书包及其应用的研究文献呈现出一定的回落态势,对电子书包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也鲜有突破性进展。

其次,电子书包项目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并阻碍其深入应用。第一,资源建设明显落后于终端设备的发展,呈现出短板现象(王斌等,2011),致使很多试点学校的教师反映实用性的电子教材匮乏,课堂可用的资源和学科工具太少。第二,电子书包应用的环境还不甚理想,现行的应试评价体制及学校教育环境制约着电子书包的深入应用,如课堂应用多,课外应用少,家校互动更为少见,这使得电子书包蕴含的教育功能和优势难以全面发挥。第三,社会及家长对电子书包项目的认识和理解褒贬不一,还存在对电子书包应用效果的质疑以及对学生身心发展、学业成绩影响的担心。第四,教师在开展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时对其认知和态度还存在矛盾心理(张立春等,2015),甚至出现了少数教师拒绝和排斥的现象。同时教师在应用电子书包过程中的教学观念不容乐观,其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多数教师对电子书包的应用前景持中立态度。第五,电子书包项目往往掺杂着教育主管部门、设备厂商、中小学校以及一线教师等多方主体的需求和利益,在实施中存在如何实现利益平衡和协同的问题,典型的表现如:教师的技术需求经常会因为设备厂商的整体考虑和技术开发周期等因素不能得到及时满足,从而影响其积极性。第六,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融合创新应用有待深入探索等。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推进电子书包持续应用和深入发展的紧迫任务。而国外的移动设备教学应用启动较早,特别是教育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有很多经验和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外移动设备教学应用的现状及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解决我国电子书包应用的困境和难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二、国外移动设备教学应用的典型项目及特点

项目推动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典型发展模式。国外实施的移动设备教学应用项目非常多,包含了州级项目、县郡级项目、学区级项目、校级项目和个别试验班级项目等不同规模的实践应用(雷静等,2007)。从实施模式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由政府、企业或学校统一提供设备和应用服务的整体行动,典型的有面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OLPC项目(One Laptop Per Child),以及美国缅因州的MLTL行动(The Main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Initiative)、德克萨斯州的TIP项目(Technology Immersion Pilot),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电子书包项目等;另一类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实施的学生自带终端设备的应用模式,如BYOD项目(Bring Your Own Device)。

1.OLPC项目

OLPC即“每个孩子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最初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教授提出,旨在为发展中国家以及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廉价实用的便携式电脑(XO笔记本电脑),从而让他们获得进行现代化学习的机会。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了这项计划,如巴西、泰国、柬埔寨、多米尼加、乌拉圭、秘鲁等。

(1)实施理念及原则

OLPC项目不仅仅是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它还涉及资源、软件、学习支持等要素。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秉承了5个核心原则:儿童权力、低龄、饱和度、联系性、免费和开源(刘俊生等,2012),旨在通过提供低价位的笔记本电脑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手段,缩小知识鸿沟。而笔记本电脑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就成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推动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手段。

(2)实施要点

在OLPC项目的实施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注重资源的提供。OLPC项目不仅提供笔记本电脑,还会在其中附带大量的学习资源以及软件工具,如XO平板电脑中就配置了200多种免费学习的应用程序、电子书籍以及智能学习工具等(朱莉娅·达米科等,2013)。第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设计以及师生互动。OLPC项目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提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对技术整合于课程的教学过程以及活动组织形式进行计划和设计(如课堂中设置的问题、学生参与的活动、师生的互动形式等),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第三,重视教师的作用及培训。OLPC项目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贝塞拉博士指出,OLPC进入课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课程教学的需要来决定技术融入的时机和范围,同时要重新认识调整自我角色。同时,秘鲁作为全球最大的OLPC项目实施国,非常注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启动了教师教育计划,设计了相关的培训课程(任友群等,2011)。第四,强调教育公平以及学习效果的提升。OLPC项目关键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为他们提供平等利用教育资源的机会。OLPC项目实施后,学生的旷课和辍学率明显下降,学生兴趣有所提升,学生可以运用技术帮助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其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任友群等,2011)。

2.MLTI行动①

MLTI即“缅因州学习技术创新”行动,是美国缅因州面向公立中小学实施的一项利用移动设备融入教学的创新行动。该项行动是美国第一个在全州范围内开展的课堂中探索移动设备技术改进教与学方式(实施1∶1学习创新)的项目,目前已为超过8万名师生提供移动终端设备。每一个项目学校可以自主选择最佳的技术解决方案。该项目除了提供基本设备和四年的技术支持外,还为参与学校提供配套的软件、学习工具、网络连接以及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培训等。

(1)实施理念

该行动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和教师都拥有一台可上网的移动设备,充分挖掘移动技术在学习中的潜能,以此来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创新。行动包含了5个核心理念和目标:教育公平(Equity)、融入缅因州的学业成绩评估(Integration with Maine's Learning Results)、可持续性和避免过时(Sustainability/ Avoiding Obsolescence)、教师准备和专业发展(TeacherPreparationandProfessionalDevelopment)、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

(2)行动框架和内容

在MLTI行动中,除了为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提供合适的移动设备以及配套的学习软件之外,还制定了旨在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促进学习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 for Learning)的行动框架(The Maine Learning Technology Framework),如下图所示。该框架主要描述了实现项目目标的5个关键实施要素:第一,发展学校领导力,培育和建立一个支持区域共同愿景的学校领导团队,帮助部署、管理和调整项目的实施和发展进程。第二,为教师提供多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的机会,培养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MLTI行动鼓励和帮助教师利用移动设备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并采纳TPACK(TechnologicalPedagogicalandContent Knowledge)引导教师整合技术的实践以及培养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第三,以学习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致力于让每一位学习者有机会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和服务,让学生以最小的障碍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体验。第四,建立项目评估标准,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估,让区域教育部门和教师对应用技术促进学习的标准和目标有清晰的理解。第五,对技术应用的全面支持和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在项目实施中为师生提供无障碍环境,确保技术的可及性,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安全、负责任地应用技术等。

图 美国缅因州学习技术行动框架

3.BYOD行动

BYOD即“自带设备”,起源于IT企业,最初是指企业员工在工作场所中利用自带设备(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等)来改进工作绩效的一种模式。近年来,BYOD模式逐渐被引入教育中,即允许学生将个人的智能移动设备带入教学场所,并利用其获取学习资源、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它已在美国、加拿大、瑞典、法国、智利等多个国家开始了广泛的应用。

(1)必要性及实施理念

BYOD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学校领域以及教育教学当中不能拒绝和排斥移动设备进入课堂,正如Nielsen(2012)所阐释的: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并不能靠禁止学生在校使用个人信息终端来实现,无视BYOD教育应用前景的学校事实上在拒绝、排斥学校围墙之外世界的变化。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正确认识和理解BYOD行动的必要性,并且在实施BYOD中要充分把握21世纪学习的本质和特征——学生的主体性和方式的个性化。教师为此需要更新他们过时的教学实践策略,通过让学生自带移动终端设备(如iPad、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他移动终端设备)构建一种灵活、开放、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以及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自由。同时学校管理者需要为当前的学生制定新的管理策略。

(2)实施要点

教育中实施BYOD项目使得学生具有更多的个性化学习机会、与情境的联通性、学习的参与性等,因此BYOD被认为是21世纪用于促进学习的一种新的技术模型:移动设备+社会性媒介=个性化学习(Project Tomorrow,2012)。虽然各地区、学校实施BYOD项目的形式和采用的策略不尽相同,但从已开展的BYOD实践来看,其实施的基本内容和策略包含以下几点:第一,以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为目标。BYOD应用于教育的起因便是为学生适应21世纪做准备,因此其教育应用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提升其相应的技能,具体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数字素养、媒体与技术技能等。第二,提供必要的资源。自带设备只是BYOD的外在形式,其真正要点在于学习资源的联通和访问。如美国很多学区在实施BYOD行动时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包括自建资源和整合外部资源等(如网站、技术论坛等)。第三,以教学为出发点,尊重教师使用移动设备的需求。第四,注重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策略支持。教学中使用BYOD模式的关键不在于技术的引入,而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整合策略,包括课堂管理技术、学生社会化交往、与学生世界相联、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习者专注于学习的策略等(李卢一等,2012)。第五,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包括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课堂教学秩序管理等多个方面,如保障学生不同类型设备的联通性和资源的可访问性,保证学生专注于学习而不是其他活动等。第六,及时对BYOD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和检验,对BYOD在学校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及风险进行评价。

4.共同特征

除了上述三个典型项目,国外还开展了很多相关的实践项目和行动,在此不一一赘述。通过对这些项目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可以梳理出这些典型项目及行动的几个共同特征:

第一,资源的支持。资源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基本前提。几乎每一个项目都强调了资源的建设和支持,如OLPC项目中笔记本电脑装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和软件资源,Hanover学区的BYOD行动中建设了专门的行动网站以提供资源支持,缅因州的MLTI行动中移动设备也附带有丰富的学习软件和资源,等等。

第二,强调教学设计及活动组织。托马斯·弗里德曼(2008)曾提出:“单独引进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当新技术与做事情的新的方式方法结合起来的时候,生产力方面巨大的收益才会来临。”国外的这些项目都十分重视教学法设计以及教与学活动的组织和支持,具体包括创新师生互动的形式和内涵、对技术应用的全面支持、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制定教学整合策略等。可以看出,资源必须与教学活动、教学设计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效益。

第三,教师作用的发挥以及教师培训计划。教师是教学创新的关键要素,决定了实际应用效果。上述这些项目都关注了教师技能培训和提高,如秘鲁的OLPC项目启动了教师教育计划,Hanover学区的BYOD行动专门为教师提供了技术论坛与其他相关资源,缅因州的MLTI行动中也包含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因此,重视教师作用的发挥以及教师培训计划,对开展移动设备教学应用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第四,学生21世纪技能的培养。每一个项目的实施目的都不再局限于传统学业表现及标准化考试成绩,而是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养,特别强调学生21世纪技能的提高。具体来说,学生21世纪技能包含了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而移动设备教学应用则着眼于学生这些技能和素养的提高,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做准备。

第五,项目的实践效果及评估。效果评估是决定项目被广泛采纳和持续推广的重要依据,每一项行动都关注了移动设备教学应用的实际效果,并对其进行了检验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含了学生21世纪技能和素养的提高、教学行为改变、教师专业技能提高等方面。

三、国外移动设备教学应用的实施策略

上文对典型项目的梳理和分析基本概括了国外移动设备教学应用的整体框架和实施要点。当然,为保障教学效果并推动其深入应用,各个学校和教师在项目实施中还采取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通过追踪相关案例及研究文献,我们进一步总结出这些应用表现出以下几方面具体实施策略:

1.多领域、多学科的应用实践

毋庸置疑,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移动设备应用的主要领域。OLPC以及MLTI项目主要面向中小学的教学应用,基本涵盖了中小学的所有课程(如数学教学、语言教学、科学课程等);而BYOD模式则在高等教育领域中被广泛采用,包含了数学导论、计算机科学、物理教育等大量课程。

同时,这些项目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国外的关注和探索,成为移动设备教学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且这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BYOD项目的推广中,移动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特殊儿童的教学,如对自闭症(Autism)、发育迟缓(Developmental Delay)、智力障碍(Intellectual Disability)、言语障碍(Non-Speaking)等特殊儿童的教学干预及应用。美国西切斯特大学Kim等人将移动设备应用于患有自闭症的学龄前儿童的干预,发现iPad等平板电脑的应用对于这些儿童的社会化以及行为转变是有效的(Kim et al.,2015)。Neely等人在自闭症儿童的教学中通过对使用iPad和传统材料的比较,发现在使用iPad的教学环境中自闭症儿童表现出更高的学业投入度(Academic Engagement)(Neely et al.,2013)。Chai等人则研究了iPad及其应用程序对发育迟缓的儿童的早期读写能力发展(Early Literacy Development)的促进作用(Chai et al.,2015)。Cardon将iPad应用于孤独症儿童看护者的培训,让他们利用iPad让这些孤独症儿童通过视频来提高模仿技能(Cardon,2012)。

2.开展多样化教与学活动及模式

教与学活动及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是这些1∶1项目的核心目标,而这些项目的实施又为其提供了新的途径。如贝塞拉博士就谈到了OLPC项目为秘鲁的贫困地区带去了全新的教学法,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多种活动提供了条件。在活动形式方面,移动设备的应用既能支持丰富的“学”的活动,也能支持广泛的“教”的活动。从“学”的角度看,应用移动设备支持的主要活动类型有网络资源搜索、表达和结果呈现工具、讨论交流、知识管理等,这些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从“教”的角度看,移动设备的应用改变了专业的教学文化(课堂文化和学习过程等)、教师对应用的关心(包括如何更好地使用平板电脑以使教学效果最大化以及创新1∶1计算对他们个人的影响)、课程处理(Curriculum Handling)、专业发展计划(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rs)、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Surrounding Society)(包括社会经济状况、家长参与等)(Fleischer,2012)。在教与学方式的创新上,移动设备的应用为其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它在支持个体建构、情境认知、协作学习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模式选择上,案例教学、探究教学、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协作对话式教学等都是教师选择的重要形式。

在协作教学模式的实施上,移动设备的应用为学习者的参与、互动、协作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在对MLE(iPad-Supported Modern Learning Environment)和BYOD项目的研究中发现,iPad所具备的屏幕可旋转、微型化、宽广的视角、多用户操作界面、便携性和可移动性、呈现不同媒体的灵活性、支持小组活动、语音识别等特点能很好地支持协作学习,将iPad与基于云服务的应用软件(如Google Docs、AirServer、APP TV等)结合在一起能扩展和延伸学生的协作(Falloon,2015)。同时,移动设备的应用能促进学生在面对面的协作中更自信地进行个人陈述和观点表达(Alvarez et al.,2011)。当然,协作学习并不会自然发生,教师需要采取一些行动来支持学生的协作。Falloon研究了协作教学模式的要素以及教师的支持策略,包括设置专门的面对面讨论和协商、团队研究和汇报展示、提问及回答、安排团队角色等等(Falloon,2015)。Engin等人还分析了iPad支持的对话教学,提出了iPad支持下的对话教学要点(Engin et al.,2015)。

另外,这些项目为开展个体探究教学模式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研究者发现,应用软件的设计、学习内容的设计、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以及学习活动的组织对个体探究学习来说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实现探究学习中的个体参与以及创造性,教师需要采取以下策略:通过多种方法交流学习目标;对实现的目标提供流畅的、无干扰的路径;提供易获得的、可理解的教学指导;整合形成性的、正确的反馈;对游戏和练习以及学习要素进行正确的混合;根据每个学生组的学习特性提供匹配的交互等(Falloon,2013)。

3.关注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

移动设备教学应用项目的实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来自教师方面的因素,如教师的准备状态和信念(Inan et al.,2010)以及技术能力直接影响教师整合平板电脑的应用;也有来自学校层面的技术支持和行政支持(Moses et al.,2012);还包括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文化背景以及父母的教育水平等(Inan et al.,2010)。

同时,移动设备教学使用中带来的管理问题也得到人们的关注,如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学生容易使用移动设备进行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如聊天、发邮件、玩游戏、看电影等(Awwad et al.,2013);课堂中使用平板电脑的可视化活动还会干扰和影响到同桌或旁边的同学(Sana et al.,2013)。为此,要使项目收到好的效果,不仅教师要做好课堂监管,还要关注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方面带来的管理问题。(Luik et al.,2011)。

4.重视应用效果的检验与评估

学习效果的好坏决定了移动设备教学应用项目是否需要大规模的采用或是禁止。国外几乎所有的项目以及相关研究都对此进行了检验和评估。

从应用效果来看,还存在不同意见。一些项目的评估结果表明,教学中应用移动设备对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是有效的。如:移动设备是促进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在班级授课中它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以及师生的有意义交互(Barak et al.,2006);利用移动设备创建的无缝式移动学习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Song,2014);教学中有效应用移动设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提高(Kposowa et al.,2013),主要表现在英语语言和艺术、读写能力、数学及科学等课程。同时,也有实践表明,移动设备的应用阻碍了学习(Hinder Learning),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课程表现都产生了负面影响(Fried,2008);Freiman等人的实践中也发现平板电脑的应用并不能提高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Freiman et al.,2010)。

当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教学中应用移动设备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人们现在常常将其与学生的阅读体验、互动和合作、资源管理以及高阶思维能力等联系起来。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证明,基于平板电脑的教学能创造开放的、建构的、合作的、反思的和高认知的学习任务(Freiman et al.,2010);学生在类比和归纳能力等方面表现更好,能促进学生的抽象推理能力发展(Hansen et al.,2012);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促进学生21世纪技能的发展,如数字素养、创新技能以及批判性思维等(Argueta et al.,2012)。

5.强调教师的作用及教师专业发展

移动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教师的角色以及知识结构。根据iPad项目的调查,教师在技术创新教学中的角色可以分为两类:工匠型教师(Instrumental Teachers)和创新型教师(Innovative Teachers)(Montrieux et al.,2014)。工匠型教师与传统教师并没有区别,仅是作为一个传递知识并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的角色,而创新型教师则更多地表现为教练的角色(Coaching Role),考虑为学生知识形象化、高级思维发展提供有效的教学活动。同时,移动设备构建的高技术环境下教师的知识结构也面临改变和更新。Beeson等人通过比较不同教师在一对一环境中教学的差异,分析并研究了教师的TPACK结构(Beeson et al.,2014)。

四、对我国电子书包应用及发展的启示

1.理念上,积极对待并理性开展电子书包以及移动设备的教学应用

从国外开展的项目来看,教育者正积极应对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反观国内,教育者对新技术环境下教学的认识和态度褒贬不一,甚至有教师拒绝和排斥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因此,理念上对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认识和态度是我国电子书包深入应用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从历史发展来看,每一种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都要经历一个艰难的采纳与融合的过程,不可否认当下的电子书包应用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消极对待甚至排斥这种发展趋势。正如Nielsen对BYOD项目必要性阐释的那样,无视移动技术教育应用前景的学校事实上在拒绝、排斥学校围墙之外世界的变化,学校不能剥夺学生利用他们选择的工具进行学习的自由与权利。而且根据我国“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使用新技术、新设备与新工具,利用技术、设备和工具探索、创设适应信息时代特点的新型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提升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是当前乃至下一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太过依赖已适应的方法和模式,而应积极应对现实挑战。同时,在实践的应用中也需要综合考虑多方要素,建构完整的教学应用体系和保障措施。

2.实践上,借鉴国外项目经验,探索电子书包深入应用的实施策略

(1)逐步拓展电子书包的应用范围,深化其应用层次

国外,移动设备教学应用的范围和领域十分广泛,如中小学的OLPC项目、MLTI行动,高等教育中的BYOD模式,特殊教育领域中的iPad项目实践等。这些项目为我国电子书包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方法借鉴,同时也告诉我们,移动终端设备所蕴含的教育功能和优势是可以被应用于多种类型的教育教学领域的。我国电子书包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虽然也有人对电子书包在高校推广应用进行调查(马晓玲等,2013)及初步探索(汪丽等,2015),但还缺乏更大范围的应用实践和实证研究。因此,我们应积极尝试拓展电子书包以及移动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具体可包括:进行由基础教育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扩展的可行性论证与实践;尝试由语、数、外等传统学科向科学、社会、信息、品德等课程应用;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特别是家校互动探索的应用。

同时,“教学整合技术”是国外各个项目实施要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将技术融入教学并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具体来看,就是在教学应用中实现移动设备的多元化角色及功能,转变教学模式,将其作为探究和协作工具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对于我国电子书包项目来说,同样需要转变其教学应用模式,探索由传统教学框架下的应用模式到探究学习、协作学习、项目式学习模式的转变,最终实现“融合创新”的应用目标。

(2)重视电子教材、电子书等学习资源的深度开发

资源是开展移动设备教学应用的基础,国外每一个项目在为学生提供移动设备的同时也有相应资源的支持,其中包括学习软件和工具、学科网站、教学应用资源等。而国内的电子书包应用中,高质量、针对性的学习资源还比较欠缺,电子教材、电子书等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特别重视电子教材等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一是大量开发富媒体形态的电子教材和电子课本,真正让电子书包由媒介工具向资源库转型发展;二是结合当前广泛开展的“微课”运动,制作相应的微型资源;三是探索和推广“轻便式”课堂教学资源开发模式与技术,让一线教师参与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实现资源的强针对性。

(3)关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及教师专业发展

在任何教育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上,教师的采纳及其能力都是决定其成效和持续推进的关键因素。同样,在电子书包环境下,教师教学实践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方面,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灵活和复杂;另一方面,移动设备支持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术应用能力需要持续更新。因此,我们在电子书包的深入发展中应特别重视教师作用的发挥,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具有决定权,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使用新技术、新媒体以及教学应用能力的培训,促进教师TPACK的更新。

(4)优化应用环境,建立各方利益主体协同机制

实践和研究表明,学校的总体环境、行政支持和技术支持对教学创新有着重要影响。事实上,学校信息化是一项涉及学校组织结构、学校文化、学校管理模式和流程、信息技术投入与学校内部各种利益协调等的复杂系统工程(金世伟等,2005)。在电子书包项目中,除了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及做好资源支持外,我们还需: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创建学校良好的应用氛围和环境;平衡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各利益主体的诉求,建立技术支持、研究人员、一线教师的协同机制;优化学校组织内的管理模式等。

(5)开展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的效果检验与评估研究

国外每一个项目几乎都包含了效果评估的内容,包括效果评估和风险评估,以此决定项目是持续采用或调整改进。而目前国内对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的效果尚缺乏大范围的、普遍认可的报告和评估体系,大多局限于微观层面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调查。面对外界的质疑和电子书包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急需相关数据及评估报告来支持电子书包的持续应用和深入发展。因此,关于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的效果检验和评估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具体包含效果评估的理念和内容、评估方法和指标的建立、数据的收集等内容。

注释:

①资料来源:美国缅因州政府的MLTI行动网站(http://maine.gov/doe/mlti/index.html)。

[1][美]托马斯·弗里德曼(2008).世界是平的:二十一世纪简史[M].何帆,肖莹莹,郝正非.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金世伟,李一军,李剑锋(2005).信息化条件下组织绩效的评价范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5):49-53.

[3]雷静,赵勇,保罗·康威(2007).1∶1数字学习的现状、挑战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11):19-24.

[4]李卢一,郑燕林(2012).美国中小学“自带设备(BYOD)”行动及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6):71-76.

[5]刘俊生,余胜泉(2012).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1):19-24.

[6]马晓玲,吴士蓉,周健等(2013).电子课本在中国大学应用的调查与展望[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76-83.

[7]任友群,侯承宇(2011).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访秘鲁教育部首席教育技术执行官奥斯卡·贝塞拉[J].开放教育研究,(1):4-9.

[8]王斌,朱守业,刘苗苗(2011).电子书包发展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9):88-94.

[9]汪丽,潘建斌,冯虎元(2015).基于BYOD的高校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1):39-45.

[10]张迪梅(2011).“电子书包”的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9):87-89.

[11]张立春,焦建利(2015).教师对电子书包的理解及态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5):46-52.

[12]朱莉娅·达米科,詹岳姗(2013).一人一本:XO式学习[J].世界教育信息,(21):20-22.

[13]Alvarez,C.,Brown,C.,&Nussbaum,M.(2011).Comparative Study of Netbooks and Tablet PCs for Fostering Face-to-Fa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7(2):834-844.

[14]Argueta,R.,&Huff,J.(2012).Laptop Initiatives:Summary of Research Across Six States[EB/OL].[2016-06-01].https:// www.fi.ncsu.edu/assets/podcast_episodes/white-paper-series/laptop-initiatives-summary-of-research-across-six-states.pdf.

[15]Awwad,F.,Ayesh,A.,&Awwad,S.(2013).Are Laptops Distracting Educational Tools in Classroom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103:154-160.

[16]Barak,M.,Lipson,A.,&Lerman,S.(2006).Wireless Laptops as Means for Promoting Active Learning in Large Lecture Halls[J].JournalofResearchonTechnologyinEducation,38(3):245-263.

[17]Beeson,M.W.,Journell,W.,&Ayers,C.A.(2014).When Using Technology Isn't Enough:A Comparison of High School Civics Teachers'TPCK in One-to-One Laptop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 Research,38(3):117-128.

[18]Cardon,T.A.(2012).Teaching Caregivers to Implement Video Modeling Imitation Training via iPad for Their Children With Autism[J].ResearchinAutismSpectrumDisorders,6(6):1389-1400.

[19]Chai,Z.,Vail,C.O.,&Ayres,K.M.(2015).Using an iPad Applicationto Promote Early Literacy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 WithDisabilities[J].JournalofSpecialEducation,48(4):268-278.

[20]Engin,M.,&Donanci,S.(2015).Dialogic Teaching and iPads in the EAP Classroom[J].Computers&Education,88: 268-279.

[21]Falloon,G.(2013).Young Students Using iPads:App Design and Content Influences on Their Learning Pathways[J]. Computers&Education,68(4):505-521.

[22]Falloon,G.(2015).What's the Difference?Learning Collaboratively Using iPads in Conventional Classrooms[J]. Computers&Education,84:62-77.

[23]Fleischer,H.(2012).What Is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One-to-One Computer Projects:A Systematic Narrative Research Review[J].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7(2):107-122.

[24]Freiman,V.,Beauchamp,J.,&Blain,S.et al.(2010).Does One-to-One Access to Laptops Improve Learning:Lessons From New Brunswick's Individual Laptop School Initiativ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2):5686-5692.

[25]Fried,C.B.(2008).In-Class Laptop Use and Its Effects on StudentLearning[J].Computers&Education,50(3):906-914.

[26]Hansen,N.,Koudenburg,N.,&Hiersemann,R.et al.(2012).Laptop Usage Affects Abstract Reasoning of Childre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J].Computers&Education,59(3):989-1000.

[27]Inan,F.A.,&Lowther,D.L.(2010).Laptops in the K-12 Classrooms:Exploring Factors Impacting Instructional Use[J].Computers&Education,55(3):937-944.

[28]Kim,S.,&Clarke,E.(2015).Case Study:An iPad-Based Intervention on Turn-Taking Behaviors in Preschoolers With Autism[J].Behavioral Development Bulletin,20:253-264.

[29]Kposowa,A.J.,&Valdez,A.D.(2013).Student Laptop Use and Scores on Standardized Test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48(3):345-379.

[30]Luik,P.,&Kukemelk,H.(2011).Changes in School Management Caused by Regular Usage of Laptops in Lesson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11:190-194.

[31]Montrieux,H.,&Vanderlinde,R.(2014).A Qualitative Study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blet Computers in Secondary Education:The Teachers'Role in This Proces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112:481-488.

[32]Moses,P.,Bakar,K.A.,&Mahmud,R.et al.(2012). ICT Infrastructure,Technical and Administrative Support as Correlates of Teachers'Laptop Us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59:709-714.

[33]Neely,L.,Rispoli,M.,&Camargo,S.et al.(2013).The Effect of Instructional Use of an iPad®on Challenging Behavior and Academic Engagement for Two Students With Autism[J].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7(4):509-516.

[34]Nielsen,L.(2012).WhyBYOD,NotBanningCell Phones,Is the Answer[DB/OL].[2016-06-01].http://theinnovativeeducator.blogspot.com/2012/05/why-byod-not-banning-cell -phones-is.html.

[35]Project Tomorrow(2012).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Mobile Devices+Social Media=Personalized Learning[DB/OL].[2016-06-01]. http://www.tomorrow.org/speakup/speakup_reports.html.

[36]Sana,F.,Weston,T.,&Cepeda,N.J.(2013).Laptop Multitasking Hinders Classroom Learning for Both Users and Nearby Peers[J].Computers&Education,62(3):24-31.

[37]Song,Y.(2014)."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for Seamless Science Inquiry in a Primary School[J].Computers& Education,74:50-60.

The Typical Teaching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Mobile Devices in Foreign Countries——Discussion of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In-Depth Application of E-Schoolbag in China

Liu Bin,Zhang Wenlan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devices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s in education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in every country.The common elements of typical projects in foreign countries include resource construction,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activity organization,scheme of teacher training,cultivation of students'skills needed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effect evaluation and so on.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include the practice in many fields and disciplines,the diversified activities and pattern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mphasis on the test and evaluation of effect and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application of mobile devices is carried out in the form of e-schoolbag in our country.Although the project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the current development is also facing some problems,such as lagg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unsatisfactory application environment,etc.We should implement the project of e-schoolbag actively and rationally,learn from foreign experience,expand the scope of its application gradually,pay attention to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resources,focus on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of application,establish a cooperative mechanism of multiple stakeholders,and carry out related research on the test and evaluation of its effect.

Mobile Device;Intelligent Terminals;E-Schoolbag;Teaching Application;Typical Project;Implementation Strategy

G434

A

1009-5195(2016)05-0096-09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6.05.011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学习创新的电子书包的教学应用研究”(DCA120183)。

刘斌,博士研究生,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讲师,湖南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永州425199);张文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2016-07-04责任编辑汪燕

猜你喜欢
电子书设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题解教育『三问』
调试新设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谈谈电子书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打造自己的电子书架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