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6-11-08 06:52:10徐丽张红丽
新疆农垦经济 2016年10期
关键词:林果业林果果品

徐丽 张红丽

(1,2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1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问题研究

1徐丽2张红丽

(1,2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1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新疆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区位特征、扶持政策等优势为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此背景下分析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特色林果业应加强宏观调控和林果业规划与指导;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优化林果品种,打造特色品牌,发展绿色产业;加大科技投入、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等对策及建议。

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自2000年以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林业六大工程战略,新疆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1],把发展特色林果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定新疆为全国林果业生产供应基地,林果业成为新疆农业粮、棉、果、畜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以此来带动新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广大果农增加收入。在此背景下,研究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新疆特色林果业的优势分析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板块,居于亚欧大陆的中心,北疆属于干旱的温带气候,而南疆属于干旱的暖温带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2~ 15摄氏度,其中,北疆年平均气温为2.5~5.0摄氏度,南疆年平均气温为10~12摄氏度;南疆地区处于塔里木盆地的周边,气候非常干旱,降雨稀少,光热资源充足,年日照时间介于2750~3029小时之间,其中,每年四月份至十月份之间的累计日照可达2027小时,年有效积温达到3800~4100摄氏度,而且早晚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非常有利于特色林果产品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使其口感好,糖分高,营养丰富;新疆年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匀,北疆大于南疆,仅43.9毫米。相比内地的降雨量,新疆降雨少,冬季漫长而寒冷,使很多有害生物难以越冬,病虫害问题较轻,使用农药较少,这使得新疆林果产品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

(二)土地资源优势明显

新疆的土地资源优势明显,总面积达166.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拥有大量的可耕地资源。但也存在大面积的荒漠土和盐碱地,这些广阔的荒漠土和盐碱地其实是非常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目前,全疆宜用地为6 848.38万公顷,尚有489.75万公顷的后备土地可供开发利用。这是其他省份无法相比的一个有利条件,目前已经开垦的耕地,主要是效益不高的低产田,如果对这些低产田进行有效开发,就能将其转变为广阔的优质耕地资源。根据统计资料可知,限制这些土地得到有效开发的主要约束因素,主要是水资源总体不足和分配不均,而许多特色林果树具有很独特的生理特征,例如枣树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抗盐碱,耐贫瘠和土壤PH值在5.5~8.5范围内均能生长,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也能正常生长发育生长。目前南疆大部分新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均大面积的种植红枣,同时,现代化滴灌技术广泛的应用为林果产业服务,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将新疆的耕地优势将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

新疆地域辽阔,面积达166.7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边境线长5600公里,已有74个国家级开放县市,17个国家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1],成为全国开放口岸最多的省份(见表1);新疆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遥遥相望,是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乃至东西欧的重要桥梁和通道;同时新疆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12个国家形成了“环新疆经济圈”,其特殊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有利于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品的对外口岸贸易。

(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000年以来,新疆围绕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把红枣、核桃等优质果品基地建设作为林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的指导方针,加快了种植结构和布局调整步伐,全区的特色林果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05年新党发[2005]14号文——《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立足特色林果业主产区,优化布局,积极发展现代林果业和林果经济,努力提高林果业基地建设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2008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特色林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2],对今后新疆特色林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对加快新疆由特色林果业基地向特色林果业强区转变,从根本上确立了特色林果业在新疆的支柱产业地位,对促进整个新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2010年5月、2014年两次新疆工作会议的召开,党中央又为新疆的发展提出:着力夯实“三农基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立体农业、高效农业,早日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要求。

表1 新疆对外开放口岸示意图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新疆原来地处偏远荒漠的劣势地位,现因其边境区位特点、地缘优势,被定位为向西开放的主导力量、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域经济建设核心区的战略地位,国家、自治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新疆对外开放的指导性文件,各种优惠政策措施,为新疆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奠定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现状

林果业是新疆的特色产业,目前新疆的特色林果业已成为调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济主导产业之一。

(一)特色林果业发展迅速,规模效应明显

从2000年至今,新疆林果业已形成特色各异的四大主产区的格局,其中面积最大、品种最多、效益最明显的是以红枣、核桃、香梨、苹果等为主的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主产区,东部以葡萄、红枣为主的吐哈盆地优质林果基地、北部以葡萄、枸杞、小浆果为特色的伊犁河谷特色林果产业和天山北坡特色林果产业等四大区域,截至2014年底,新疆林果种植面积超过2200万亩,果品产量超过800万吨,特色林果生产总值突破464.67亿元[2],全区农民每年来自林果业的收入达到1400元/人(见图1),林果业收入在全区农民纯收入中超过33%以上,主产区超过45%。可见,新疆特色林果业无论从种植面积上,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不可替代的规模效应。

(二)林果产品销售市场空间广阔,销售体系初见端倪

自2010年以来,新疆大力实施品牌、名牌发展战略,现已注册登记果园878个,注册水果包装厂136家。全区已创立品牌、名牌林果产品121个,其中“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哈密大枣”等3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农业名牌等产品,其中库尔勒香梨已出口美国、欧洲等50多个国家与地区,76个新疆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已具备了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目前新疆的特色林果业已逐步走向市场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新疆首次提出“生态健康果园”的理念,塑造“营养、健康、安全”的林果核心价值观,与果品流通企业合作,建立生态果品质量追溯体系,不断加强从田间到消费者之间果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使得新疆的特色林果知名度和销售量逐年攀升,已构建了北京、上海、广州、长春、沈阳、成都等地区的林果产品一级营销平台,依托这6个一级营销平台,分别向华北、华东、华南、东北、西南、港澳台等地区辐射,在全国建立了新疆林果产品专卖、代销点1000多个;尤其是“广东·新疆生态大果园产品展示直销中心”[1]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设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产品华南市场开拓工作办公室”,通过广州市场,产品由国内远销至国外,扩大到中亚和西亚地区,逐步全方位地进入国际市场,新疆林果产品初步实现了市场开拓“走出去”与“走进来”的战略。

图1 2007~2014年新疆特色林果业总体发展状况

三、特色林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果品结构不合理,布局不科学,发展水平不平衡

截至2014年底,新疆林果业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18.67万公顷,已形成了四大林果种植基地,完成了基地建设扩张的任务[3],实现了“以量取胜”的发展阶段,现应解决林果“以质取胜”的难题。但南疆各地州、南北疆之间,林果基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标准园、精品园和普通园的管理水平差异较大,精细化程度很低,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新疆的特色林果业主要集中在核桃、红枣、葡萄等果品上,水果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干果。果品成熟期比较集中,没有将早、中、晚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有计划地栽培,因此,果品结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整体林果业的平衡发展;其次,现阶段特色林果主产区,集中在南疆三地州环塔里木盆地的林果带,总面积超过了106.67万公顷,占全区的80%以上,北疆大部分地区林果缺少优良、耐寒品种,林果业总产值普遍较低,这种空间布局上已形成“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的格局,但南疆相对于北疆的基础设施、物流运输能力相对较低,又为林果产品的销售、宣传带来不利因素。

(二)林果产品加工能力弱,附加值较低,产业链短

新疆作为我国林果业大省之一,已注册登记果品保鲜贮藏与加工企业280多家,水果包装厂136家,年贮藏保鲜与加工处理能力181万吨,精深加工产品400多种,相对生产超过800万吨的林果生产大区,加工处理能力只占总产量的22%左右[1][4],可见,新疆的林果加工能力较弱,尤其是果品加工还处于初级阶段,仅仅是对新鲜果品的清洗、烘干、包装,进行简单生产,生产精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较少,贮藏保鲜技术也满足不了年生产800万吨的需求,大部分果品简单加工后作为原料,运往内地进行深加工,高附加值全部流出省外,这与快速发展的林果基地建设不相匹配。

(三)果品企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新疆全区建了500多个林果专业合作组织,60多家林果企业,产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南疆三地州建成了很多标准化精品园,进行统一管理,形成了“龙头企业+农户+政府”的经营管理模式,但林果专业合作组织在其中扮演着中介的角色,并没有真正发挥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应用的作用,基层林业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科技人员严重缺乏;从果品的选择、栽培、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部由政府指定的龙头企业完成,这样主导力量还是政府层面,龙头企业也是政府指定的企业,很多企业年初与农民签订了协议,由于种种原因,收购产品时不遵守协议合同价格,导致2013年以后林果种植面积有所减少,这种特色林果农业讲究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果品还没有达到盛果期就毁林,改种其他产品,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归咎其起因,产业化组织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四)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对外市场开拓不够

新疆的林果产品已经在国内建立了6个一级营销平台,1000多个销售网点[4],但外销出口总额只占20%左右,虽然政府对果品的销售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力度和干预度不够,尤其是北疆地区,基本上果品的生产和销售成两条平行线,果农生产出的产品除了销售给果品公司外,大多都是自己分散销售,加上市场信息不对称和无序竞争,无法实现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根本就谈不上“走出去”。

(五)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运输成本过高

新疆区域广阔,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运输能力较弱,主要依赖于公路、铁路运输,许多鲜活水产品和时令瓜果、蔬菜的进、出疆域十分困难,尤其是出境铁路运输方面,运力不足,交通运输能力导致发展外贸业务受到限制,这都会成为影响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大力发展新疆特色林果业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因地制因,加大林果业规划与指导

政府更应重视特色林果业这个新型产业的发展,对其实行统一指导,统一规划,统一质量标准,建立健全特色林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给予特色林果产业人、财、物等全方面支持。

目前,政府已充分认识到特色林果业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尤其是当前在“一带一路”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大力宣传、销售果品成为一项重要的增收途径。因此,政府应提升和增强对特色林果业的宏观调控和支持力度,引导和增速林果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对林果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如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区位特色,经济基础等对果品生产和价格进行预估,种植市场认可的品种,尤其是在主要城市的周边和条件充分的地区发展适合的果品,如在南疆、东疆种植红枣、核桃、香梨、巴达木等果品,在北疆地区大力发展葡萄、枸杞、小浆果等特色果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科学规划,适地适树,适度规模发展,使林果业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新疆地域辽阔,与内地和国外销售市场距离遥远,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相对不发达,尤其是冷链物流发展落后,对于季节性明显的水果而言,这是发展的瓶颈问题。但新疆正值“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好时机,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是全国开放口岸最多的省份,是我国开拓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市场的桥头堡、窗口,这种凸显的战略地位,可以为新疆带来更多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要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建设基础设施、物流设备,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建设,努力建成新疆的外贸平台,成为我国进军欧洲市场的加工贸易中心、进出口集散地和物流中心。

目前,新疆已经在华南地区建立了“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广州)展销中心”,要在此基础上利用“互联网+销售平台”的模式,大力宣传,将华南地区作为新疆特色林果的主战场,对内打开南部地区的销售市场,对外开拓港澳、东南亚市场,这也是新疆特色林果产品能“走出去”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通道。

(三)优化林果品种,精心打造特色品牌,发展绿色产业

改进新疆林果的栽培种植方式,培育适应南疆荒漠生态区、北疆耐寒的优良品种,建立优质精品示范区,进行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管理,培育本土特色果品,避免产品同质化竞争,实施差异化产品策略,充分利用地理标志、品牌效应,助推新疆特色林果业的迅猛发展;借助已经提出的“生态健康园”平台,高标准完善果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从选种、育种、栽培、种植、施肥、机械化耕作、产品加工、贮藏到销售,全过程监控、指导,全力打造无公害、绿色、生态、健康、安全果品,使新疆特色林果业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加大科技投入,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新疆地处偏远,科技人才缺乏一直是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瓶颈问题,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政府应给与优惠政策,将国内外的林果业研发、科研人才“请进来”,在新疆特色林果业方面开创新领域,研究从果品简单的初级加工到深加工项目,适度进行深加工,如葡萄籽精油、枣醋、梨汁等饮品、保健品的生产,提升果品的附加值,避免林果业“规模大、效益低”的尴尬处境,因此,应该在科技创新方面大力投入,力争在果品深加工领域有新的突破和增长,保证果农的根本利益。这不仅仅是人才、科技的问题,更与政府提供的保障有密切联系。

[1]冯春林,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与实践[J].新疆林业,2014,(05):24-27.

[2]穆哈拜提·帕热提,左停.新疆林果业产值空间格局分析[J].新疆林业,2015,(07):73-76.

[3]王玉莲,陈佳佳.灰色关联分析下新疆林果业影响因素及对策[J].区域经济,2013,(06):139-141.

[4]依米提·肉孜.推广林果业机械化技术加快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03):30-33.

(责任编辑:车碧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B05)。

徐丽(1975-),女,河南项城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通信作者:张红丽(1968-),女,新疆伊犁人,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林果业林果果品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Phase-and spin-dependent manipulation of leakage of Majorana mode into double quantum dot*
奥林果业
中国果树(2020年2期)2020-07-25 02:14:40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01-09 16:06:08
夏令果品入古诗
人大建设(2019年6期)2019-11-17 06:58:52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制作(2017年22期)2017-02-02 07:10:24
浅谈丹凤县林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咸阳德丰农林果业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