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生
摘 要: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德育的思想慢慢渗透到各个阶段的教学之中,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也逐步渗透这种思想理念,这样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而且有利于改善我国的教育体系,因此,要加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这种理念。本文主要从在课堂上渗入、在认字和写作方面渗入、在课外知识方面渗入三个方面加以展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25-01
随着我国对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之中,比如素质教育、德育教育,这些教育理念不仅有利于改善教育体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将德育理念通过教授知识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一个较为良好的条件,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有利于他们个人素质的培养。这些理念的渗入,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德育理念在课堂上渗入
德育理念的渗入,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教授知识的同时,加以渗入的。教师讲授相关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更加清楚我国语言、文化的深刻意蕴,通过古代、现当代的文学内涵感染学生,让他们学习到我国文学的深刻内涵。
另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到语文课本中榜样的重要作用,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我国古代、现当代的榜样人物,比如孔融让梨,利用这个故事教导学生懂得谦让的美德。再有邱少云的故事,让小学生了解到,现在的优越的生活是由这些人通过努力换来的,以这样的方式,树立他们的爱国心,也为我国未来的建设培养接班人。同时,教师还应该改进教学方式,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通过一定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角色的扮演中,真正体会到这些人物的人格魅力。这些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我国以后的接班人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
二、在写字、写作两个方面加以渗入
中国的汉字蕴涵着我国古人的智慧,通过观察这些汉字,不仅能够汉字的由来,而且能够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男”上面一个田,下面一个力,表明了在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下,男子多是家里的劳动力,主要负责耕作。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也可以将牛郎织女的故事,引入到教学中,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汉字的神奇,也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神话的魅力。另外,还有汉字的写法,比如“众”是由,三个“人”组成的,通过这个汉字的组成,让学生明白,大众、群众都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明白团结的力量。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汉字的写法,对学生本身的素质提高也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在写作这个环节,也可以将德育理念灌输到学生的心中,小学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比如作文,日记等形式,在写作的环节,将德育的相关理念渗透进来,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让他们明白一篇文章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所以要在行文中,不仅要运用语言的修饰,还应该体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的时候,应该贴近生活,让学生写他们自己的生活事情。如果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了自己或者他人的做的好事,可以在全班进行表扬,鼓励这种行为,在学生们的中间树立榜样,这样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的品德等进行教育,对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在课外知识方面进行渗入
德育理念不仅要体现在课堂的教学中,还应该在课外知识中加以体现。具体而言,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鼓励学生读一些中外名著。目前,国家出版了一些少儿图书系列,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这些系列图书,从书中体会到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境地,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正确的三观,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树立起智慧的种子,不仅有利于他们日后的人格的培养,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的启发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同时,教师可以定期举行阅读心得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在这个活动中,发表自己最近读过哪些书目,并将读这些书目的心得,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这样的活动,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在活动中表现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书,读一些好书,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的进行改进,语文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增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德育理念是如何渗透到语文的教学之中的。在课堂上,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些榜样故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榜样的个人魅力,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一定的作用。另外,在学生认字的环节,也可以将德育理念进行一定的渗入,比如,“众”的写法,告诉学生们团结的意义,集体的意义。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对于汉字本身的认知,对于汉字后面代表的精神意义也有一定的普及作用。在写作上,教师多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写作自己的生活,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思想的感染力量。最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的一些读物,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提升他们自身的修养,也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的理论建设贡献一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邱 玲.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有效的德育[J].赤子(中旬),2013,08:304.
[2] 高晓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3,05:126.
[3] 相 霞.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