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源
摘 要:“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问题应该从自己的科学实验中去发现,从创设观察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从小培养学生善于提出科学问题,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训练;价值观;阶梯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52-0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科学探究源自于问题,学生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的真正开展。只有学生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他们才有兴趣、有动力去探究它。
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而三年级这一年的科学学习就是从小培养学生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我刚刚接手三年级,就发现这个年级的孩子对于这方面非常缺乏,上课的时候我准备了许多问题拿出来研究,但是感觉学生就只是在帮老师解决问题,没有自己的主动性,虽然有些孩子喜欢提问,但是那种问题经常偏离了我们研究的主题,甚至风牛马不相接,这种种表现其实就是对科学问题意识的缺乏。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从中可以看出,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现在的问题是,学校教育毕竟是学校教育,学生必须在教学计划的规定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且不说不可能让学生离开教学计划来“自由”,即使可以,有的学生要“自由”地向东,有的学生却偏要向西,教师也就无所适从,课也难上下去了。有没有又能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学习,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办法呢?有的。通过摸索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练,多鼓励,多宽容,多引导
我们要认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一种训练,是通过训练让学生敢提出问题和会提出问题,不是由学生来决定学习的内容。例如,学习<蚯蚓>时,我带学生到泥土里挖蚯蚓,让学生观察,用手摸.回到教室后,问学生:"通过观察和用手摸,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教室里一下就热闹了.有的问:"老师,蚯蚓的身上为什么粘糊糊的呀?"有的问:"蚯蚓有头和尾吗?"等等,五花八门什么问题都有。由于进入新课程时间不长,学生不会甚至不敢提出问题是不奇怪的,正因为他们不会或不敢才要训练。原来提出研究问题的权利一直被教师“把持”着,怎么能够一下子就把这个重任甩给他们呢!
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
我们要明确这种训练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就了事,而是一种价值判断的实践。人的活动总是带有某种趋向性的,这种趋向的驱动力就是价值判断,提出和选择研究问题也是这样。提出和选择研究什么问题,实际上就是对这个问题价值的肯定。既然是价值判断,就存在判断的原则和标准,这就是作为科学课重要教学目标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其他内隐性知识一样,也不能靠灌输,只能在价值判断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提出和选择研究的问题,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还拿《蚯蚓》这一课来说,我们要研究蚯蚓的生活习性,就应该提出:“蚯蚓为什么生活在潮湿的土里?它喜欢吃什么?它从哪里吃,从哪里排泄呢?它会繁殖吗?”等等。有的学生提出:“蚯蚓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有的大有的小?”等,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价值。尽管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形成系统的价值观,但是应该利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机会让他们积累感性知识,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打好基础。
三、为学生搭好阶梯,让学生一步一步往上爬
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小学生价值判断感性知识的积累应该是有阶段性的,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可能靠几次训练来达到目的。第一步要解决“敢说”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的学生,长期以来,学什么和怎样学总是老师说了算,学生一时还不敢说,当然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可以自由发言的环境。我通过实验,发现用创设情景的方法诱发学生提问题,这是个效率很高的方法。另外,还有让学生亲身体验,还有实验。但这个过程应该尽量缩短,尽快地转移到帮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上来。帮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办法,还是只有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让他们说说提出和确定将这些问题拿来研究的意义。对提出和确定研究问题的判断,有多方面的内涵。美国科学家费曼提出科学有三方面的价值:使用价值、思辩价值和精神价值。对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当然不能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作过高的要求,但应该要求他们提出问题的时候要考虑“为什么要问这个”,“你思考过后还是不知道吗?”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有了这样的习惯,就会从不善于提出问题到善于提出问题,价值观就会逐步形成的。
让学生提出和确定要研究的问题,是对科学课认识深化后产生的新问题,由于我们的实践经验暂时还不够丰富,还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我们去不断认识。比如它的目标是什么,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和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不同的学生(包括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在不同的教学条件和环境中等等)有什么不同的规律和应该怎样采取不同的措施等,都有待于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有了这方面的新认识,我们一定知道如何去面对科学课中的提问了。
参考文献:
[1] 程峰.小学科学课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探究[J].中国培训,2016(2):228.
[2] 郭玉定.如何开展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学周刊,2015(33):189-190.
[3] 秦艳君.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学周刊,2015(36):48.
[4] 陈朝霞.用“问题”建构动态生成的科学课堂[J].科技创新导报,2010(33):168.
[5] 钱飞锋.科学课堂中的探究教学浅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6(1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