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
摘要: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在美术作品欣赏教学中如何开展“感受叙述—形式分析—意蕴解释—总体评价”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改后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将传统教学中单向的美术观赏课程转化为双向的多元的探究式互动欣赏教学,以促进学生艺术知觉的逐步形成。
关键词:新课改;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76-02
教育的本源,不是为了培养职业和生存的技能,而是提高生命的质量。中国近代思想家王国维、蔡元培还想在德、智、体三维之外开辟第四维度,这就是“美育”之维度。王国维认为,人只有当他具备审美能力时,才是“完全的人”,教育就是要培育出“完全的人”。蔡元培为了强化人文教育,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论点,就是“以美育代宗教”。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在培养完善个人素质方面的作用具有了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生活的角度看,美术欣赏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同时欣赏课不仅是技术教育,还包括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的教育。其核心要素是能升华人的感情结构,使人生活得更有情趣,特别有助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近几年高校的美术欣赏课也已经不仅仅是作为美术专业的课程,而成为了高校的公共选修课。但现在这门通识课的教学却存在着种种误区,因而现代美术作品欣赏课程需要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美术作品欣赏教学中对视觉形象的分析、作品内涵的理解与评鉴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的。在传统的美术作品欣赏教学中,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和教育家费德门提出了“感受叙述,形式分析,意蕴解释,总体评价”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也成了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模式。在这一基本模式中,美术欣赏课程主要还是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近几年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笔者认为这一模式可以与新课改下的几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这样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并做到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而本文也将从传统的四个阶段详细讨论如何与新课改的内涵相结合。
一、新课改的内涵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与设备被应用到高校教育领域,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很多新型教学方式被应用到教学中,主要有数字化教学、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几种方式。这些新型教学方式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高校教学质量,但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却主要应用于计算机专业以及艺术设计类课程当中,在传统的美术理论教学当中普及得远远不够。学生只带耳朵进教室,导致他们的主体作用被压制,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自己不想、不愿、不主动思考,这样很容易造成他们“走过场”的印象,尤其对于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得提高审美水平。而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学习者接受信息的途径来自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占获取信息总量的60%~65%,通过听觉获得信息约占获取信息总量的25%~30%,通过其他感官获得的信息约占获取信息总量的5%~10%。因此,在欣赏课程当中完全可以利用新课改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信息,使学习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现在科技水平发展越来越高,智能手机与电脑的普遍运用也为教师运用这些教学新方式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二、感受叙述和形式分析与多媒体素材库相结合
感受叙述这是鉴赏教育的第一步,即详细陈述在画面上直观感受到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一边“感受”——看和一边“叙述”——说的过程。换言之,首先是面对作品进行直观感受,接着便是要说出作品给了你什么感受。这时既不考虑其含义,也不涉及价值判断,只是指明画面上都存在哪些物象。而形式分析是对感受叙述的深化和理性提升。这一阶段要解决的不再是作品给了你什么感受,而是创作者如何让你有这种感受的,即创作者用了一些什么技巧或手法造成这种画面效果。这一阶段主要是从形式美的角度探讨作品的造型关系,同时也包括形象的构造及形象与形象之间关系的分析。在这一阶段教师逐渐开始涉入线条、色彩、形状、构图的分析,在这个时候会要用到一些专业性的术语,而对许多不是美术专业类的学生来说,将专业术语解释得通俗易懂就尤为重要了。
在前面两个阶段,多媒体素材库中的图片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没有图片放映给学生,光靠叙述和学生的印象是难以达到效果的,毕竟通识课能做预习的学生是少之又少。这个时候的图片放映的冲击力马上就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性因素,让学生真切地去感受并表达观点,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参与到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来。而且图片放映最好是多角度的,这个角度可以是相同作品的不同拍摄角度,也可以是不同作品同一内容,并同时用对比的角度分析。以《蒙娜丽莎》为例,在欣赏此画一开始,教师可以直接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与杜尚重画过的《蒙娜丽莎》两张图片做在一张PPT上给学生放映。1917年,杜尚在《蒙娜丽莎》的印刷品上用铅笔画上山羊胡子,并在下面写上“L.H.O.O.Q”(读作Elleachaudaucul,意为“她的屁股热烘烘”)。这样多角度图片资料的运用,能更容易从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让他们直接转换入欣赏的角色。在感受叙述的过程中教师不需要提到太多专业的词汇,只是如果是变形程度很大的作品,教师则应点出其生活原型;如果是抽象作品,则应指出其形状、色彩、结构等。而在形式分析的过程中,即使有专业词汇的解释,有了图片甚至小段视频给学生做参考,即使不是美术专业的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了。而且这两步相对没有那么复杂,教师在讲解之前也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说。通识课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而且有着各自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性格修养,他们肯定存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见解,这样一来也更能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三、意蕴解释和总体评价与翻转课堂相结合
什么是意蕴呢?意蕴就是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的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以及由此而生的一种感觉。而意蕴解释是在理性形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内在意蕴进行剖析,即进入欣赏对象的深刻层次,探讨作品所蕴含的意义。而美术作品欣赏教育的第四步是总结性的评价,即综合前面所述的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评述。具体评价时可以考虑以下问题:这幅作品是怎样影响其他艺术家的?当时的环境怎样影响这个作品的?美术家的生活和个性又是怎样影响作品的?这个作品在技巧上有什么贡献,又是受哪种风格(或其他美术家)的影响?任何评价都总是有标准的,教师应当采用开放、多元的评价。可以从美术批评角度和美术史的角度综合评议,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后面这两步是美术欣赏课程中的难点。意蕴解释不仅要求授课者相当熟悉创作者的生平、经历、性格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还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能正确引导审美趣味(即德国美学家盖格尔所提到的深层效果能不能产生,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鉴赏者是否具有“深层的人格”,即精神上的深度)。最重要的是还要让学生也能有相近的体会进而产生共鸣。而总体评价不宜采用封闭式、独断的评判,教师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切忌自作高明、唯我独尊。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仅由任课教师讲述这两步难点不仅学生难得理解,而且角度会容易片面,这时,翻转课堂的应用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难点。
翻转课堂指学生预习时用移动智能终端学习教师预先录制的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讨论和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简言之,就是课前预习加学习,课中答疑加巩固。翻转课堂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学生不再局限于任课教师的讲授,可以在网上观看优秀教师的讲课。授课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就是相互交流,提出问题、共同研究问题。关键是视频可以循环播放,老师可以在视频牵涉到难点时暂停而铺开讲述,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消化难点。当然,前文也提到了通识课学生的预习习惯没有那么好,所以时间不长的视频播放可以用在上课最初的时间,而时间长的视频老师可以将视频链接到大学城空间,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观看。这样的操作方式既灵活多变,又能保证教学质量,不仅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以17世纪荷兰画家维梅尔为例,画家善于用光,其作品常有一种特殊的晶莹感,而且他的作品往往是在平凡中现出悠远的寓意和深刻的哲理,既通俗朴实又神秘莫测。而对于他的熟悉度,学生肯定没有伦勃朗那么高。而如果要求学生课余观看斯嘉丽主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部影片,学生马上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其作品的总体风格。而回到课堂,老师再来讲维梅尔的生平及作品,学生马上就会有画面联想进而产生共鸣。
当然,在应用这些新型教学方法时会有一定缺陷。教师如果经常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就会成为视频播放者,难以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要让翻转课堂发挥作用,学生就一定要拥有电脑和网络,对极个别学生来说不容易实现。而且教师为准备视频要花去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课程内容决定是否加入视频,切忌全部应用。
四、结论
总之,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是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世纪。美术欣赏教学也要与时代、学生实际相适应,不断探索研究美术欣赏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要构建良好的课堂设计策略,这些新型教学方式只要合理安排,就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减少学生学习进度不一致的情况。这样就为创建优越的审美情境提供了有利条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逐步培养了学生的现代审美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这也是美术欣赏课程创办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吴廷玉,胡凌.绘画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陈坤.地方高校微课的建设与应用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5.
[4]柯和平.全文检索的多媒体素材库及其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