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秀玲
内容摘要:语文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专业发展中遇到许多困惑,并存在一定的专业发展误区。笔者基于一所学校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该校的语文教师专业引领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不同层面的专业引领者的需求,并对该校语文教师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试图通过此个案研究揭示出小学语文教师这一群体专业引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 语文 现状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我国基础教育倡导校本研究,专业引领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泛学科”的专业引领文献或专著很多,但是具体指向语文学科的专业引领非常少。而语文是一个学派众多、争议最多的学科。因此。本文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对我市某区的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
1.我市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现状。
1.1阅读兴趣调查
全区酷爱读书的小学语文教师有186人,占总人数的22.27%;喜欢读书的354人,占总人数的42.39%;一般的284人,占总人数的34.01%;不喜欢的11人,占总人数的1.3%。
1.2阅读时间调查
全区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时间平均为0.96小时。喜欢读书,经常读书,并坚持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且读书时间达到或超过2小时的有175 人,占总人数的20.95%。比较喜欢阅读,也经常读书,但不经常做笔记、写心得,读书时间在 1.5-2小时的372人,占总人数的44.56%;偶尔读一读的176人,占总人数的21.08%;愿意读书,但忙于教学和班级管理事务,基本不读书的103人,占总人数的12.33%;对读书没有兴趣,基本不读书的9人,占总人数的1.07%。
1.3阅读类型调查
调查发现,基本以阅读教学参考书、教育杂志的小学语文教师有272人,占总人数的 32.57%;阅读文学、小说等人文著作有76人,占总人数的9.10%;阅读专业教学杂志如《小学语文教师》等77人,占总人数的9.02%,浏览《新安晚报》等89人,占总人数的10.66%;阅读《合肥晚报》的185人,占总人数的22.16%,读教育专著的79人,占总人数的9.46%;读其他报纸杂志等读物57人,占总人数的6.82%。
2.影响我市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的原因
2.1工作负担较重。
调查统计58.03%的教师反映由于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期待越来越高,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评估验收、检查,导致他(她)们平时起早摸黑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频繁地开会、评比、总结、接受检查较多,导致他们工作量较大。
2.2业余生活丰富。
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老师也同其他人一样,即使偶尔有点时间,也没有去读书,而是打开电视、电脑,尽情享受快餐文化,或在网上冲浪、聊天、玩游戏。
2.3社会影响较大
现在社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实际,老师也深受影响。许多老师感觉心很浮躁,静不下心来读书,即使读,也无非是一些报纸、杂志,最关注的多半是娱乐、体育、证、饮食、健康等知识消息,或者是被动完成学校和上级部门布置的读书任务,自觉主动地去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不多,更别说读哲学、史学、中外经典等方面的书籍。
3对我市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的反思
3.1思想认识缺陷。
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老师认为影响读书的原因是教师工作负担重,没时间读书,这一方面反应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忙于教学、班级管理、迎接各级评估检查等事务,学习时间较少的事实,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小学语文教师对自己要求不高,个别老师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应对小学生已经绰绰有余了,没有必要再去读书,对读书的重要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终身学习的认识不深,落实不够,终身读书的观念比较淡薄。
3.2读书范围不广。
多数教师阅读的是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杂志和报纸,对中外经典作品、人文著作以及孩子爱看的书籍阅读较少。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不及时读书无疑是无法胜任小学语文教学这一基础工程的,人文阅读的质量决定着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它制约着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层次和水平。
3.3阅读取向略显功利。
调查表明,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对文史著作的阅读,较多的选择四大名著,当代的佳作和外国经典作品选择较少,阅读取向还略显陈旧。此外,为了完成各级布置的读书任务或为了做课题而读书的老师较多,读书取向略显功利。
4总结
应该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能力,使教师读书不仅能够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同时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学校整体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语文教师阅读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知识内涵、素质修养、见识思想、人文底蕴,引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理念。
(作者单位: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