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锡 顾耀飞
摘 要:“窗边”不仅是充满诗意的美景,它也意味着不受欢迎,意味着排除在外围,意味着那群被人冷落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一些不良习性,大多不爱学习,甚至有时会做出一些荒诞的行为。有人叫他们“窗边族”,也有人叫他们“问题学生”。《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窗边儿童小豆豆的童年故事,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学校模式和教育家形象。
关键词:窗边儿童;小林校长;巴学园
我也很希望能碰到这么一位小林校长。
我们曾经也像小豆豆一样淘气,可周围的大人教导道:“好孩子不会这样!”于是我们把自己塑造成“好孩子”这一众生相,而塑造失败的就成了“窗边儿童”。可在巴学园,原本老师口中的“问题学生”却是小林校长口中的“好孩子”,原本的“窗边儿童”却以最完美的形式投入社会。因为小林校长一直坚信——孩子有着未被发掘的优秀品质。他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热爱儿童。那么小林校长到底为小豆豆、为那些“窗边儿童”做了些什么?下面是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1.对抗不良习性
(1)对抗不良习性1:“挑食”。让食物满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孩子偏食总是父母长辈的一大心病。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挑食、厌食是绝对不可以的。但如果你和孩子说:孩子啊,我们今天要吃“鱼肉卷”帮助你补充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A、铁、钙……无论你说得再专业再科学,孩子还是不吃。而小林校长却把食物描绘成“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不仅带动了孩子的好奇心与想象力,还深入浅出地渗透了均衡营养的思想,解决了孩子挑食的难题。
(2)对抗不良习性2:“无纪律”。于生活中慢慢养成良好习惯。纪律问题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什么是“纪律”呢?小豆豆原来就是因为“无纪律”而被原学校劝退的。可神奇的是,小林校长却表扬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小林校长可以说无视所谓的纪律,小豆豆可以因为找心爱的钱包而旷课,课堂可以搬到油菜田里,老师可以由农民伯伯客串,深夜里,师生一起看电车(图书室的废旧电车)如何驶来……这完全是颠覆了对“纪律”的定义。
巴学园的孩子没有一个不快乐的,也没有全科100的高智商者。可巴学园的孩子坐车的时候“安静得让人惊讶”,没有人会去歧视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没有人会去说谎,没有人不尊重老师……大家只是一直这么做着。那些典型的道德特征(诚实、正直、善良……)都化成了孩子的骨骼,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人。正如小林校长一直秉持的教育理念“养成学生良好的性格”。让“纪律”服务于育人。
2.引导孩子自主快乐地学习
(1)自由地学习。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枯燥的学习难免就成了孩子的天敌。当学习的时间挤掉了玩的时间,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排斥学习,陷入恶性循环。小林校长给了大家自主选择的自由。每天可以从自己喜欢的课开始,而且上午就把课上完的话,下午还可以去散步。大家都格外积极。小林校长告诉我们:学习就是自由的。
(2)生活即教育。在巴学园,教室不仅可在大巴车里,它还可以在散步的途中,可以在吃饭的饭桌上,甚至是任何你能想到的地方。学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
在“自由”的散步时间,孩子们身心受到陶冶,更增长了知识,了解了自然。孩子们都兴奋得跳起来,异口同声地说:“明天,我们还来散步吧。”“就这么说定啦!”相比于枯燥的课堂,大自然这位老师更加吸引学生,孩子往往在放养的过程中学到更多,成长得更快乐。
3.帮助窗边儿童成长,应对所谓 “荒诞”
小豆豆被原学校退学了,可小林校长认真地听了小豆豆整整4个小时的话。小豆豆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待遇。在小林校长面前,似乎永远也不会出现“荒诞”的事情。
小林校长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个读者。巴学园也给教育界指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正如小林校长所说的:“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参考文献:
[1](日)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2](日)黑柳彻子.小时候就在想的事[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4.
[3]孙丽萍.《窗边的小豆豆》:一捧温柔的同年记忆[J].初中生世界,2004(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