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疗效探究

2016-11-07 13:45夏衣扎提·库尔曼古丽巴哈尔·阿不拉合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6期

夏衣扎提·库尔曼 古丽巴哈尔·阿不拉合买提

【摘要】 目的 探究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各3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关脑脊液指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显效22例, 有效7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参照组患者中显效12例, 有效12例, 无效6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颅内压、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质低于参照组, 脑脊液氯化物、糖含量高于参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5.4±2.1)d, 参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1.7±2.4)d,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 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缩短住院时间,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鞘内注射给药;结核性脑膜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145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于人或动物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 在脊髓膜、脑膜部位发生非化脓性炎症[1, 2], 属于最具威胁性的肺外结核病之一, 该病的死亡率较高, 可达9.8%~33.3%, 为患者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性, 甚至可危及生命, 故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及临床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本院近1年所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 并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被确诊。其中男40例, 女20例;年龄22~60岁, 平均年龄(45.6±3.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各3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常规治疗, 药物剂量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而定。为患者进行腰椎穿刺2次/周, 检测脑脊液。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上, 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 选择L4~5椎间隙作为穿刺点, 待其抵达蛛网膜下腔后拔出针芯, 当脑脊液流出后再将穿刺针旋转, 使针头远端对准腰大池方向, 仔细置入引流管;留在患者腰大池内的引流管长度保持在10~15 cm, 取医用纱布以及胶布将退针点覆盖并粘固, 而后将输液器以及引流袋与导管远端相连接。引流袋的固定高度应在腰椎穿刺部位10~15 cm以上, 引流速度控制在2~6滴/min, 引流管留置时间为1~2周, 为患者换药1次/d;每隔3~5 d为患者进行1次脑脊液复查。同时将5 mg的地塞米松针剂、100 mg异烟肼针剂对脊髓腔进行鞘内注射给药治疗, 3次/周,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压、脑脊液氯化物、脑脊液蛋白质、糖含量、细胞计数等脑脊液指标以及住院时间。

1. 4 疗效判定标准[3, 4] 患者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等症状及体征消失, 连续2次脑脊液检查结果均正常为治疗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显好转, 脑脊液检查结果有所改善为治疗有效。患者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变化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显效22例, 有效7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参照组患者中显效12例, 有效12例, 无效6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2 两组患者脑脊液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颅内压、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质低于参照组, 脑脊液氯化物、糖含量高于参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4±2.1)d, 参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1.7±2.4)d,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感染结核杆菌后, 在人体内会逐渐出现小结核球, 在小结核球发生破裂以后自脑脊液到达蛛网膜下腔, 最终引发结核性脑膜炎[5]。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为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其死亡率, 减少后遗症[6]。

目前, 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常规疗法, 对于部分患者而言难于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故本院近年来主张为患者实施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法。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法可对患者的脑脊液进行持续引流, 使其颅内压、稳定、持续下降, 当脑脊液蛋白含量减少时, 可避免蛛网膜下腔粘连现象, 还可降减少毒性渗出物, 降低患者的脑部损害[7]。

鞘内注射给药方式, 给药便利, 可使药物直达病灶, 提高药用效果。鞘内注射异烟肼, 能够使患者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 将结核杆菌更加快速的杀灭;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可使毛细血管及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从而抑制炎性物质渗出, 降低颅内压。同时还可对自由基产生抵抗效果, 使患者的脑水肿情况得以缓解, 抑制纤维蛋白的渗出及转化, 防止结缔组织增生。此外, 鞘内给药方式还可对患者的脑脊液状态起动态调整作用[8]。

此次研究中,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疗法,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法;结果显示,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 参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颅内压、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质低于参照组, 脑脊液氯化物、糖含量高于参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足以说明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予以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效果显著, 对改善脑脊液指标、提高治疗疗效高、缩短住院时间均有显著优势, 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 柳兴军, 黄玉宝, 陈子祥, 等.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9):

2488-2490.

[2] 高书媛, 吴元蓉. 皮下隧道式腰大池外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 2014(4):369-370.

[3] 周勇. 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97例疗效观察. 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10):1834-1835.

[4] 高书媛, 吴元蓉, 刘艳. 皮下隧道式腰大池外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护理体会//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2013年学术大会, 2013:

160.

[5] 高彦华. 美皮康敷料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压疮的效果观察.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2):175-176.

[6] 姚叶萍.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7(1):81-83.

[7] 宋贵军, 尹琳, 曹云鹏, 等.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观察与治疗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8):1634-1635.

[8] 王健, 柳兴军, 陈子祥, 等.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疗效观察. 山东医药, 2014, 54(11):70-72.

[收稿日期:201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