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龙飞 吴兵
【摘要】 目的 对比介入溶栓与动脉取栓术分别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55例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27例)对照组(28例)。研究组予以介入溶栓治疗, 对照组予以动脉取栓术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24 h内完全复通21例(77.8%), 对照组24 h内完全复通26例(92.9%), 对照组24 h内完全复通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D-二聚体含量(1.56±0.32)mg/L, 并发症发生率7.4%(2/27), 1年内动脉血栓复发5例, 复发率为18.5%;对照组D-二聚体含量(1.62±0.29)mg/L, 并发症发生率25.0%(7/28), 1年内动脉血栓复发2例, 复发率为7.1%;两组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脉取栓术和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各有优势, 采用动脉取栓术治疗24 h内完全复通效果较好, 复发率较低, 远期通畅较好, 但创伤较大, 切口红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介入溶栓24 h内完全复通效果相对较差, 复发率较高, 远期通畅不够理想, 但创伤小, 切口红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溶栓;动脉取栓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140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心脏或动脉脱落血栓斑块流经远端动脉时发生栓塞, 导致患肢或脏器组织缺血发生急性病理性改变[1]。此病好发于有既往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 且起病急、发展快、容易肢残, 给患者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现阶段治疗方法主要有介入溶栓、超声血栓消融术、动脉取栓术等。本研究目的在于对比介入溶栓与动脉取栓术分别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55例作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动脉栓塞, 其中男30例, 女25例, 年龄19~67岁, 平均年龄(50.7±6.9)岁, 发病时间均在24 h以内;合并病症:心房纤颤13例, 糖尿病12例, 血栓性脉管炎9例, 动脉粥样硬化6例, 高血压5例, 机械性外伤2例。发病部位:右下肢动脉29例, 左下肢动脉21例, 双下肢5例。血栓程度:3~10 cm为9例, 11~24 cm为25例, 25~66 cm为21例。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压痛, 感觉或运动障碍、患肢皮肤苍白、皮表温度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7例)对照组(28例)。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予以动脉取栓术治疗, 采用股动脉Forgarty导管取栓术:取患肢侧腹股沟中点行纵切口长约15 cm, 充分暴露股动脉, 解剖游离出总股动脉及股深、股浅动脉, 静脉结扎后给予5000 U肝素, 并使用阻断夹阻断上述3条动脉, 切开总股动脉1.5 cm, 放松阻断夹;确认Forgarty导管完好无漏后插入近心端, 确保导管插入深度超过血栓起始部位, 经导管注入肝素盐水至球囊充分张开, 均匀用力缓慢拉出导管, 将血栓拖出动脉切口。照此方法依次取出余下血栓, 直至动脉回血通畅。若血栓形成部位处于膝下或导丝无法到达腘窝以下, 则可取患肢膝下内侧行纵切口, 充分暴露下动脉分支, 并采取上述取栓方法取栓。取栓结束后确认患者远端动脉回血良好, 并注入5万U尿激酶, 观察动脉搏动, 待其恢复正常搏动频率后闭合切口。术后均予以抗凝治疗。
1. 2. 2 研究组予以介入溶栓治疗, 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使用Seldinger技术行患肢侧股动脉穿刺, 选取超滑5F-Yashiro、单弯导管置入髂外动脉和总股动脉, 注入对比剂结合DSA造影确定治疗区间, 将单弯导管插入堵塞段, 退出导丝, 缓慢灌注尿激酶10~20万U, 结合DSA造影反复溶栓, 直至造影无血栓显示;继续使用此方法进行下一病变区间治疗, 直至动脉回血恢复正常。若反复溶栓后, DSA造影仍显示溶栓无效, 则固定溶栓导管, 术后用尿激酶8万U/h持续泵经溶栓导管灌入, 持续24 h;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次, 1 d/次;静脉滴注肝素500 U/h;24 h后行DSA造影, 若管腔通畅改善则继续予以介入溶栓治疗, 尿激酶持续泵灌注减至6万U/h, 并于48 h内选适当时机拔除导管。
1. 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24 h内动脉复通情况、D-二聚体含量、并发症(切口红肿、流脓)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24 h内复通情况比较 研究组24 h内完全复通21例(77.8%), 部分复通6例(22.2%);对照组24 h内完全复通26例(92.9%), 部分复通2例(7.1%)。对照组24 h内完全复通高于研究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D-二聚体含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比较 研究组D-二聚体含量(1.56±0.32)mg/L, 并发症发生率7.4%(2/27), 1年内动脉血栓复发5例, 复发率为18.5%;对照组D-二聚体含量(1.62±0.29)mg/L, 并发症发生率25.0%(7/28), 1年内动脉血栓复发2例, 复发率为7.1%;两组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年内随访中, 研究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起病急、进展迅速, 容易致残, 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严重者可致死。因此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可迅速促使栓塞动脉回血恢复正常, 防止病情恶化。动脉取栓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是发病12 h以内, 对于已经出现局部组织坏死也可行手术取栓治疗, 手术取栓治疗方法具有迅速缓解病情优势, 但手术取栓也有一定的不足, 手术取栓创伤较大, 容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和血细胞破坏, 且对部分血栓如下肢远端血栓则难以完全取出, 取栓效果不够理想。而对于因心房纤颤形成的血栓采用动脉取栓术则取栓较为干净, 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而对于下肢闭塞造成血栓形成则治疗效果较差, 术后复发风险较高[2]。因此, 术前诊断过程中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和血栓形成原因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极为重要。介入溶栓具有创伤小优势, 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效果良好, 且对动脉血管内膜损伤程度较低, 在治疗下肢远端侧支动脉血栓和腘动脉血栓临床疗效显著, 首次溶栓无效时, 再次灌注治疗的损伤也较小[3]。对于部分对手术取栓不耐受的患者可选取介入溶栓治疗。
本研究中, 研究组24 h内完全复通21例(77.8%), 对照组24 h内完全复通26例(92.9%), 手术取栓治疗24 h内完全复通效果较好, 患者24 h内患肢疼痛、压痛, 感觉或运动障碍、皮肤苍白、皮表温度低等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并发症主要有切口红肿、疼痛等。由于手术取栓切口较大, 容易造成切口红肿、疼痛, 但反应较为轻微, 对发生并发症患者予以对症治疗后均可痊愈;1年内采用介入溶栓的研究组患者复发率高于对照组(P<0.05), 可见介入溶栓远期复发率较高, 手术取栓术远期通畅效果较为理想。由于介入溶栓对于部分血栓溶解不完全, 造成血栓部分残留, 且血栓溶解后难以完全排出, 血管虽暂时通畅但长期发展可致血栓逐渐再次形成, 导致血管狭窄, 动脉血栓复发, 而手术取栓可直接将血栓取出, 尽可能减少残留, 可保持血管较长时间通畅良好。可见动脉取栓术和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各有优势, 采用动脉取栓术治疗24 h内完全复通效果较好, 复发率较低, 远期通畅较好, 但创伤较大, 切口红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介入溶栓24 h内完全复通效果相对较差, 复发率较高, 远期通畅不够理想, 但创伤小, 切口红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郝国强, 邢壮杰, 郑新, 等. 动脉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安徽医药, 2014(7):1327-1328.
[2] 姚彦军, 曹坤利. 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溶栓50例疗效观察. 中国伤残医学, 2014(8):131-132.
[3] 赵瑞峰, 李卫星, 朱旭瑶. 介入溶栓联合取栓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血栓20例.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5, 18(7):561-563.
[收稿日期: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