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娅凤
摘 要: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构建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根本原则,对地方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及学校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师德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建完善的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师德 评价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规定了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行为准则去调节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完成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1]11。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师师德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大影响。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建完善的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对促进地方高校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意义重大。
一、完善的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所谓师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根据规章制度、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思想信念等,对教师的思想,态度以及行为所表现出的道德状况进行一定的评价,并表明褒贬态度的手段和过程”[1]179。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在师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是地方高校教师素养提升的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某些教师在物质上过分追逐而忽略思想上的提高。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就如一面镜子,既能使教师很好地对照自己的行为,时刻保持警醒,又能督促和约束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
其次,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是地方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学生所接受的不仅是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有教师对其为人处世乃至道德观、世界观的影响”[2]。大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但其心智还不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处于形成时期,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为承担着教书育人重任的地方高校教师,其学识水平、德行素养、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对大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有着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因此,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
最后,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是地方高校健康发展的关键。地方高校学术地位的提升不能仅依靠科研数量,更要注重科研质量,只有二者同时发展,学术水平才能上升,所以教师的科研态度至关重要;社会对地方高校的认可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培养的学生的素养,而学生素养关键在于学校的师资水平……因此,地方高校无论在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学生素养、就业等方面的提升,核心还在于教师。只有教师思想素质、专业素养、敬业态度等方面提升了才有利于高校良性发展。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是教师素养的保障。
二、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然而,当前某些地方高校教师师德状况堪忧,为此,2014年10月9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针对高校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2015年3月20日,教育部前部长袁贵仁再次强调要落实高校师德建设的“七条红线”,为完善高校师德评价体系提供了依据。
当前,某些地方高校师德评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内容空洞,形同虚设。
地方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大多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些学校却对这四个方面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权重,往往是重“绩”轻“德”。在“绩”的方面,着重考核教师的科研完成状况,通常从科研数量、级别、经费数额、获奖等级等进行明确的指标细化,并与教师的收入、奖惩、职称评定等挂钩。而在“德”方面的考核标准大多较为笼统,缺乏细化的评价内容。这样的考核机制导致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而教书育人上的投入则相对较少。
2.评价方法主观性强,结果难以客观、公正。
目前地方高校师德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和学生评价四部分。自我评价是教师个人对自身的评价,自然主观性很强。同行评价基于人际关系的考量,评价者往往回避缺点,避重就轻。领导评价大多从主观感受、个人好恶上进行。学生评价,从一定程度上讲最能反映教师教学质量及师德,可是学生评价最大的问题在于,“有的学生认为管理不严的老师是好老师,有的认为考试宽松的是好老师,甚至有学生把不认真上课、教学随意的视为好老师……因此,往往教学严谨、管理严格的老师评价分值比较低”[3]。而简单的打分排名对这部分教师会造成不公,影响他们的声誉。这样的评价体系缺乏客观、科学、定量的指标,主观性、随意性强,因而其评价结果难以保证客观、公正。长此以往,会挫伤教师教学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
3.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难以发挥实效。
目前,某些地方高校特别重视对教师的科研考核,却疏于对教师师德的考核,或仅停留在履行常规程序,相应的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师德评价流于形式,走过场,即使在评价过程中发现有教师存在师德缺失的问题,往往也以各种借口息事宁人,大而化之,甚至打着注重科研的旗号对师德问题加以淡化,更谈不上纠错与改正。正因为师德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惩戒不到位,一定程度上纵容不正之风的蔓延,师德滑坡,导致恶性循环。
三、完善的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指导。
党的十八大从社会、国家、公民三个层面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地方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以此为根本指导。师德方面首先要从公民层面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方面,要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爱国守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国情怀和遵纪守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敬业方面,要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的态度。要热爱教学、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要给学生传递正能量。诚信,就是要真诚守信。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更是学生学会做人的表率。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地方高校教师无论在教学、科研还是其他活动中都应实事求是、踏踏实实,不投机取巧,为学生率先垂范。在言表风纪方面符合道德要求,语言规范健康、教态高雅大方、仪表朴实得体、科研行为端正。友善方面,要求地方高校教师对同事、同行要谦敬礼让、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2.完善的师德评价体系的构建。
(1)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指导,要细化、具体、可量化,体现公平、公正。在爱国守法方面,可以设置在教育教学中言行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无反党、反社会言论,是否依法从教等指标。在爱岗敬业方面,可从衣着打扮、言行举止是否合乎教师身份和职业道德要求;教案准备、讲课态度、教学基本环节的履行是否到位;对教学纪律的遵守;是否关爱学生、以育人为己任、坚持不断学习、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设置指标。在诚实守信方面,重在于考核是否有学术不端行为等。在团结友善方面,从尊重同事、关爱学生等方面进行考量。
(2)成立专门的师德评价机构
为保证高校师德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客观,地方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师德评价机构,由该评价机构具体实施全校师德评价的考核、反馈、监督、落实。师德评价机构可以聘用具备较高素养的离退休教师。其成员应是德高望重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职业道德高尚,作风扎实,有正义感、有权威性,是广大教职员工所认可的。由他们组织并具体实施师德评价工作,并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
(3)科学分析师德评价结果
地方高校要建立多层面、多渠道、广泛的师德评价参与机制,相关主体都应参与师德评价工作,各部分的评价结果应确定科学的权重系数。整个师德评价体系运行的过程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价小组必须严格对各类评价主体的评价过程及结果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遵循相应的评价标准,考核的方法及手段是否合理,评价的结果是否反映的是真实的教师师德,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特别重视部分学生缘于教师的严格管理而出现的报复性恶评。对此类评价结果尤其要进行认真分析,深入调研,去伪存真,防止不实的评价结果对教师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是伤害,创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环境,切实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4)建立完善的师德评价反馈机制
地方高校师德评价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教师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督促评价对象纠错,避免进一步恶化,从而优化教师队伍,提升育人环境和质量,维护地方高校的声誉。所以师德评价结果必须发挥实效,形成考核—反馈—矫正的模式,而且这一模式的每个阶段都要具体落实到位。师德考核要真正发挥导向作用,就要将师德评价结果广泛应用于教师录用、日常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奖等方面。对于优秀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树立为标杆,在各方面加大激励力度;对于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教育并限期纠错,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并严格执行,不能姑息。
参考文献:
[1]《教师职业道德》编写组.教师职业道德[M].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7):11.
[2]张素.刍议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J].改革与开放教育论丛,2015,(1):103.
[3]郑秀明.关于高校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3,(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