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莉娜 马龙涛
编者按:从2014年开始,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小学教研部以“烛光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为载体,着力深化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标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2016年“烛光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的主题是:育人为本,构建生本课堂,提升核心素养。活动从3月末开始,历时近3个月,包括“专业引领、展示交流、观课议课”3个阶段。小学8个学科共计上展示课325节,共有约13100人次参与活动。
本刊7~9期特选活动的部分精彩课例刊登,以供更多读者借鉴、参考。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付出了诚实的劳动,必会得到真情的回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好吗?请听好游戏规则:老师说一个词,请你快速地说出这个词所对的反义词。
师:白对(黑)。
师:天对(地)。
师:真对(假)。
师:付出对(回报)。
师:你们真聪明!老师希望上课的时候,你们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二、揭题质疑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真情的回报》,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是谁给了谁回报。
生2:回报到底是什么?
生3:我想知道真情是什么。
师:让我们带着刚才的问题,一起在文中寻找答案吧!
三、读文解疑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找到刚才所提问题的答案。
(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相信你已经通过读文找到答案了。刚才提问的同学,谁想来说一说?
生1:我的问题是:到底是谁给了谁回报。我的答案是:订户给了文中的“我”回报。
(板书:“我”、订户。)
生2:真情就是真心,是小男孩用心对待每一位订芦。
生3:通过读文,我知道了小男孩得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一张圣诞卡、一个星期的报费,还有订户们的信任。
四、梳理“回报”
师:“我”得到了哪些回报?这个问题也是老师想问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应的句子并用直线画下来。看看刚才那些同学的回答对不对。
生1:“屋子中央是辆崭新的自行车,淡红色的喷漆锃亮发光,车把上装着一只充电车灯和一个亮闪闪的车铃,一个鼓鼓的邮袋里装满了五颜六色的信封。”这一段告诉我们回报是订户凑钱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
师:(贴自行车卡片)同学们快看,这就是那辆自行车!你知道这是一辆什么样的自行车吗?
生:崭新的。
师:他找到了形容自行车的词语,只有一个吗?
生:淡红色的、锃亮发光、一只充电车灯和一个亮闪闪的车铃。
(生齐读加红的词语。)
师:从这些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这辆自行车很漂亮。
师:你从哪些词感受到它很漂亮?
生1:我从“淡红色的”“锃亮发光”“崭新的”“一个亮闪闪的车铃”中感受到了。
生2:我从“一只充电车灯”和“一个亮闪闪的车铃”感受到这辆车的装备很齐全。
师:那么这辆如此漂亮,装备如此齐全的自行车又是怎么来的呢?
生:是“我”的59位订户凑钱买的。
师:还有其他的回报吗?
生1:订户给“我”的小费。
生2:“一位太太叫大伙儿静一点,然后对我说:‘你是我们遇到过的最好的送报人。”(指名读3人。)
生:这是订户对“我”的夸奖。
生:这是订户对“我”的信任。
生:这是订户对“我”的称赞。
师:老师觉得不管夸奖也好,信任也好,都是订户对“我”的称赞。(贴称赞图片。)
师:自行车把上除了装着圣诞卡还有什么?
生:订户送给我的报费。(贴报费图片。)
师小结:同学们,大家来看黑板,这些都是订户对“我”的回报,有钱,有物,还有称赞!
师:为什么订户对“我”会有如此真情的回报呢?
五、感悟“真情”
师(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思考:“我”的送报方式和其他送报员有什么不同。先自己想想,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生1:其他送报员是把报纸“扔”到每家门口,而文中的“我”是把报纸“放”到每家门口。
师:这位同学抓住了两个动词来说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2:别的送报员是“扔”,而我是“放”。
师:你能通过“扔”和“放”这两个动词来说一说“我”送报方式和其他送报员有什么不同吗?
生1:“我”是把报纸放到订户门里,而其他送报员是扔到订户门口。
生2:“我”是很认真地对待这个工作。
生3:文中的“我”很敬业,别的送报员送报不认真,得不到订户的信任。
师:这两位同学都是从“我”的工作态度上来说的。你能从报纸的整齐程度上来想一想吗?
生4:其他送报员是把报纸扔到订户的门口,报纸很容易弄乱。文中的“我”是把报纸放到订户的门口,这样报纸不容易乱。
生2:其他送报员是把报纸扔到订户门口,报纸很容易被雨淋湿,就不能看了。而“我”放到订户门口,报纸不会被淋湿。
师:送报距离方面,一个“扔”,一个“放”,距离一样吗?距离怎么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看图片!(简单介绍图片。)这就是“我”的订户家,你能结合着图片说一说“扔”和“放”所走的距离有什么不同吗?
生:别的送报员是把报纸随意地扔到订户门口,而“我”是从大门进来把报纸放到订户的家门口。
师:如果让你概括地说一说,两位送报员所走的距离怎么样呢?
生:“我”走得远,其他送报员走得近。
师:如果你是订户,你喜欢哪一种送报方式?为什么?
生1:我更喜欢文中的“我”,因为“我”很敬业,无论下雨下雪天,“我”都把报纸放到订户的门口,订户取报纸很方便。
生2_我喜欢文中的“我”,因为他对工作很负责任。“我”把报纸放在门口,会让报纸完好无损。
师:是啊,大家都喜欢文中的“我”,因为:(师导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下雨雪天的时候,“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
推车送报的时候,“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
没有自行车的时候,“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
师:想一想,还有什么时候,“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呢?
生1:风很大的时候,“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
生2:“我”生病的时候,“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
生3:“我”肚子疼的时候,“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
生4:烈日炎炎的时候,“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
生5:在寒风刺骨的冬天,“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
生6:“我”很累、很冷的时候,“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
生7:“我”肩上的背包很沉重的时候,“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
师:无论天气阴与晴,无论路途远与近,无论“我”肩上的背包多么沉重,无论“我”是生病还是健康,“我”都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也就是说无论任何时候,“我”依旧下车把报纸放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放进门里。
师:“我”是一个什么样的送报员呢?
生1:“我”是一个很尽职的送报员。
生2:文中的“我”是一个很负责任的送报员。
生3:文中的“我”是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送报员。
师: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我”工作的辛苦,“我”的这种工作态度一定让你非常感动,能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吗?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一定体会到了小男孩工作的辛苦,对吗?
师:那老师想问一问,你们几岁了?
生:10岁。
师:可文中的“我”只有9岁,为什么9岁的“我”就要如此辛苦地送报纸呢?
生:“9岁那年,我不得不帮家里挣钱。”我感受到了“我”的家里特别贫穷。
生:“家里的账单积压下来,爸爸不得不卖了我的自行车。”
师:文中用了“不得不”告诉我们小男孩的家里很穷,他必须出来挣钱。
六、揭示主题。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得到如此多的回报了吗?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你能找到吗?
生:“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师:之所以获得“真情的回报”是因为付出了“诚实的劳动”;而“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关怀与爱意”。
(板书:诚实的劳动、关怀与爱意。)
师:正是因为“我”的真情付出才换来了订户对“我”真情的回报。
师:想一想,只有“我”得到了回报吗?
生:订户也得到了回报,正是因为“我”真诚的劳动,订户才看到了整齐的报纸。
师:这个故事到现在并没有结束,你们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吗?
(出示课件,学生指名读。)
师: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文中的“我”做得非常好,因为他可以让这种信任完全流传下去。
师:俗话说,有舍才有得,所以:“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同学们,相信我们学完了这节课,一定会记住这样一段话:“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评析:
聆听了孟老师执教的《真情的汇报》一课,感悟颇深。这节课,孟老师着重关注了学生的质疑问难、想象、朗读等能力的培养,为每一位听课教师带来了启示。
一、初读文题。质疑问难,唤起期待
一个好的读者,拿过一篇文章,看到题目,都会对文本内容产生期待,或质疑、或预测,这就是一个真正读者的阅读心理。孟老师板书课题后,直接问学生:“如果你是初次看到这个题目,一会儿在阅读课文的时候都想知道些什么内容呀?”学生瞬间由题目产生了阅读期待。当学生头脑中呈现这些期待的时候,阅读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他们也能真正地沉下心去阅读。
二、抓住主线。梳理回报,读懂主旨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斯有路,遵路识斯真。”孟老师能抓住“回报”这个主线,引导学生理清文脉,读出主旨。老师先是通过提问,引出“回报”究竟是什么,将课件和卡片与学生阅读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回报”之多,进而体会到有“回报”必然会有“付出”。根据这一主线,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内容。教学时紧紧抓住课文最后一段文字“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抓住“扔”和“放”这两个表示动作的词,通过朗读、做动作、观察图片,循序渐进地体会出“我”与其他送报员送报方式上的不同。通过这样的梳理,小男孩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丰满起来,学生更理解了他与众不同的真情付出后所得到的回报之必然。
三、放大留白,造境想象,读懂人物
叙事性的文章中往往会有留白之处,备课中应该关注课文的留白点,深入挖掘其中的教学价值。孟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的环节抓住了课文中的留白点,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想象感悟人物的内在品质。如:是啊,大家都喜欢文中的“我”,因为:下雨下雪天的时候,“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推车送报的时候,“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没有自行车的时候,“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
此处教师先以文中的描写引导学生梳理,再通过一个问题:想一想,还有什么时候“我”把报纸放进每家门口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将文本引向了生活,可谓是一举两得。一是学生通过想象深化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二是运用文中的句式将自己的想象准确清晰地表达,潜移默化地实现了言语的运用。
有了前面的铺垫,人物的形象顺理成章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习得了一种阅读方法,激发了一种阅读意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阅读能力。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这节课,如果能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交流中自主碰撞,深化自己的理解,这样就能让他们的阅读能力有更长足的提高。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