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李敏
【摘 要】本文对比分析“一带一路”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背景下具有历史性、地方性手工技艺人们的社会群体活动,通过旅游场域中文化的资本化、产业化现象来研究民族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广西靖西绣球产业规模较小,其传统手工艺还保持着相对原生态的状态,处于文化集聚的初级阶段,仅仅实现了“文化的资本化”,动摇了工匠对技艺价值的认识,影响着靖西绣球传承的生境,需要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与发展平台。云南鹤庆新华村由于银饰本身的财富象征和在旅游产业影响下银匠们的外扩经营,其运营规模也在发生着急骤变化,正在大踏步地实现“文化的产业化”;由于过度追求商品利益最大化,工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的规模化复制,使民族手工技艺简单化和程式化,淡化了核心技艺的手工性,对新华村白族银铜手工技艺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隐患。
【关键词】产业集聚;文化变迁;民族手工技艺;文化资本化
【作 者】王林,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李敏,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桂林,541001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4 - 0135 - 007
引 言
随着民族旅游的开发,涌现出紫陶、银器、锡器、刺绣等一批民族手工艺品的知名品牌,形成了以广西靖西市绣球街、云南鹤庆县新华银器村、云南腾冲县荷花玉雕村等为代表的“民族手工技艺集聚区”。在当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背景下,民族地区手工业发展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社会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民族地区社会、改进民生的重要举措。
一、研究综述及区域情况
1. 研究综述
早期研究表明,旅游者喜欢购买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的一部分 [1 ],传统手工艺品有重要的象征意义[2 ]。国外对此研究颇多,Andrea Peach研究20世纪70年代苏格兰传统手工技艺、旅游纪念品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3 ];同时把传统手工技艺提高到国家认同的还有Frederick F. Wherry[4 ];James E. S等人专门研究手工艺旅游产品的销售[5 ],Eduardo Romeiro Filho(2013)探讨传统工匠工艺与其创新设计之间的互动与协调[6 ]。Vitalija Rudzkienē,Reda Skrodenyt则认为建立传统手工技艺是国家文化遗产发展的核心 [7 ]。为了配合旅游者的“想象的异邦”和购买需求,政府与旅游开发商大力鼓励和扶持,使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实现了复兴与传承。
目前国内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解读、价值研究、工艺分析介绍 [8 ]、工艺变迁及保护 [8 ]、发展过程探考等,如海军以乌镇为个案研究,指出当地的竹编民艺作坊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迁,表现出了“兴盛”“变异与延续并存”等不同的变迁模式 [10 ]。张建世认为,由佩戴习俗及其他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要素所构成的文化生态是促其变迁的动因[11 ]。明跃玲觉得文化重构始终处于不断调适的过程中,它并不是简单的大改组,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动态的再生产过程 [12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一带一路”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背景下具有历史性、地方性手工技艺人们的社会群体活动,通过旅游场域中文化的资本化、产业化现象来研究民族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2. 区域情况简介
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位于西北角凤凰山下,是大理到丽江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北通西藏,南连大理的交通枢纽;它是滇西北的军事要塞和茶马古道上的文化商业重镇。新农村包括南翼、北翼、纲常河3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5975人,白族人口占98.5%。2014年8月,鹤庆银饰品锻制技艺正式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据统计,有902户从事银器制作,占全村总户数的79% ① ,已形成“一户一品,前店后坊”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
广西靖西市的旧州村,有“壮族活的博物馆”的美誉和“小桂林”的称号;历史悠久,有明代的张天宗墓园、岑氏土司墓群、文昌阁等文物遗迹;还荟萃了诸多名人,如南宋时期的张天宗,明清年间的抗倭民族英雄瓦氏夫人,更有当代的“绣球王”朱祖线、“中华巧女”黄肖琴等等。旧州自古以来制作传统绣球手工艺,被誉为“绣球一条街”。旧州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唯一的国家级村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据统计,旧州街成立刺绣协会,年创收270多万元,人均刺绣纯收入2800元 ②。
3. 调研过程
本课题组于2010年12月、2014年4月两次为时20天在靖西旧州调研,2014年2月和2014年8月两次为时半个月在鹤庆新华村调研,采访期间主要以个案采访、问卷发放、群体访谈的方式,共采访相关政府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当地村民代表和游客84人。调研发现,这两个案例点具有可比性:其一,都是传承、复兴、重构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其二,它们逐步实现了民族手工技艺的资本化,是知名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实现了效益的“集聚”;其三,由于其民间传统手工艺这一“文化资本”的旅游生境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
二、旅游语境下靖西绣球民间手工技艺变迁
旧州绣球结构独特,选料讲究,且全部手工制作,小巧玲珑,色彩鲜艳,是广西壮族的吉祥物,也是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成为漂亮的装饰品。
(一)靖西绣球的历史溯源
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交址俗,上巳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已定。[13 ]”
宋代朱辅《溪峦丛笑》载:“土俗。岁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紽。[14 ]”绣球内包有豆粟、棉花籽或谷物等农作物种子,希望年内“五谷丰登”之意;绣球作为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内中喻示着“生育兴旺”之意,被喻为“吉祥之物”。
(二)绣球手工艺的文化集聚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有单位或个人,甚至外国游客前来购买绣球作为礼品送人。根据游客需要,工匠们逐渐开发了少数专门销售给外地人的旅游绣球工艺品。当地政府意识到这一绣球文化所蕴含的资本价值,介入到靖西旧州绣球文化旅游开发中来。1998年,靖西旧州村以2元的门票开始接待外来游客;2002年,新靖镇金绣球企业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旧州景区。在以“绣球”为文化吸引物的旅游开发中,旧州村初步实现了文化产业的集聚:
1. 形成了集聚的绣球工艺品市场。靖西目前有“壮女绣房”“精工绣房”“绣球王”等20家商铺,以“壮族绣球”为主打产品,生产经营婚庆绣球、舞蹈绣球、活动绣球、绣球手工艺品、宣传绣球、礼品绣球等,扩展到摆挂件饰品、办公摆挂饰、汽车装潢内饰用品、广告促销礼品、节庆用品、纪念收藏品。由“绣球”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民族手工技艺产品,如壮锦挂包、绣花鞋、披巾、香包、八卦、长命锁、壁挂等,增加了靖西民族手工技艺的实用性、创新性,实现了其文化向“经济资本”转化的价值。
2. 规划建设了有一定规模的绣球文化旅游区。随着“靖西绣球街”名气的扩大,当地县政府开始系统规划绣球街的房屋样式,建筑风格为骑马式和勾栏式干栏建筑。2004年政府建立“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向游客展示当地壮族的历史渊源、民族服饰、民俗节庆和传统工艺和古建筑景观等文化遗产。绣球文化旅游区同时集中向游客展示绣球工艺的制作、出售绣球产品。
3. 构建了区内外有知名度的“绣球文化节”。取绣球“爱情”之意,靖西市锦绣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易天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承办了2014年“中国·靖西七夕绣球节”,活动内容包括七夕龙潭银河夜、七夕爱侣行、旧州民俗风情秀、七夕音乐节等,以“绣球”小手工艺为引导,重构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节庆。
(三)文化产业集聚影响下靖西绣球手工技艺的文化变迁
靖西绣球讲究手工制作,做工精细,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绣球大多为12瓣,每瓣上皆绣有龙凤、鸳鸯、牡丹等各式吉祥物,除中间四瓣选材不拘外,其余则要求“上四瓣必挑飞禽,下四瓣须为走兽”。但绣球本身的图案、填料、大小、题材 ① 则有一定的变化。靖西绣球生产目前已形成了设计、制作、销售等几道基本的工序,其基本技艺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有单线刺绣和“堆绣工艺 ”②。
1. 靖西绣球被赋予了时代特点:里面的谷类填充物换成了不易吸水的、价格低廉的碎木屑,绣球衬底由浅色换成喜气的金黄色;叶瓣上也换成了时尚的奥运宝宝、“爱”文字、上海世博会的海宝等吉祥图案,它由少数民族含蓄的定情之物,演变成为象征友谊、吉祥、美好、友爱、团结的广西壮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和旅游纪念品,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三月三歌节、各市县节庆等大都会有“抛绣球”的节目。
2. 靖西绣球制作行业已经开始转向旅游工艺品和礼品市场。据调研数据表明,村里加工的绣球约有30%-40%销售给游客,40%-50%卖给外地老板。靖西绣球出现过“绣球王”“绣球之母”等有代表性的巧手。其中“绣球王”朱祖线是靖西市绣球技术协会的前会长,可以自己设计图案和造型。1998年,他为桂林山水节缝制了直径为2米的大绣球;庆祝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他制作了直径为2.008米的大绣球;2002年他又为南宁青秀山制作了直径为2.2米的大绣球。
3. 靖西绣球工匠们向外扩大经营规模。他们已经开始承接“大绣球”订单,绣球的直径从3厘米到2米;绣球生产由单门独户、自产自销向有组织制作、集中销售的“订单绣球”发展,绣球年产量已超过20万个,年产值200多万元。协会设“广西靖西绣球总代理处”,负责办理批发业务,可按委托方意愿定制手工绣品。
靖西绣球以“内敛式”“自发式”为发展范式。旧州村形成了村民自主参与、当地加工、外地销售的开发模式:村民成立靖西市绣球技术协会,自愿利用农闲时间来绣制绣球;没有村民外出以“绣球”手工艺谋生;广西旅游景点出售的绣球旅游商品不以“旧州”品牌来宣传等等。此上种种情况表明,靖西绣球制作业处于手工技艺开发的初级阶段,其市场竞争力还有待加强。
三、鹤庆新华银器手工技艺的分析
银饰的重要功能就是装饰,它与白族传统审美观念密不可分。银子本身就是贵金属,就是财富,人们很容易将银饰作为财富的象征,与家庭、个人的富有和面子联系在一起。
(一)新华银器手工技艺的历史溯源
据《康熙鹤庆府志》记载“白石庙,在府南一百二十里北衙厂,世传孔明南征过兔塘村,知山有银矿,令人采凿,会有老人教以煎炼,叩其名,应曰:但呼我白石老人,言后不见。乡人祀祠之,有碑记,明隆庆件显灵,其厂大兴奋”。[15 ]121由于人多地少,新华村历代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迫使新华村的白族先民为生存而发展民族手工业。 ①
(二)民族手工技艺的文化集聚
有关调查显示,新华全村有从业户681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8.6%,2012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12户、500至1000万元的有13户、100至500万元的有211户,全村销售收入(含大理银都水乡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银器加工收入)达16亿元,纯收入3.3亿元,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11.46万元。② 形成了良好的文化集聚效益。
鹤庆县和银都水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先后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完成了新华村及景区的草海保护、凤凰山佛教文化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工程项目。目前,新华村及“银都水乡”已经成为知名的国家级旅游景区,形成了以“新华银器”为核心的文化集聚区。
(三)文化产业集聚影响下新华村银器手工技艺变迁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工艺品市场的大发展,新华银饰由此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 加工工艺的变迁。新华工匠们使用錾子、皮老虎、松香板、铅板、拉丝板、印模、小手锤、小凿子、锤子、小桥墩等工具,工艺包括:熔解、敲片、下料、拉丝、制模、成型、画样、錾花、焊接、组装、打磨、清洗、抛光等,其中“铜走银、银走金、炸珠、錾金、鎏金、镂空、拉丝”等传统手工艺都得到传承。同时,白族工匠还吸收其他民族技艺,如苗族花丝技术、彝族编丝技艺等,完善了自身的技术。银匠在生产过程中也引入了现代的新设备,如气泵、抛光机、压银片机、绞银丝机等,部分银匠还采用电脑进行图样设计。
2. 核心技艺的变迁。张建世指出“西南地区不同族群的银匠都在采用相同或相近的基本技术加工银饰,但银(铜)饰的种类、造型、图案在不同族群间呈现的却主要是差异”[16 ]。新华银匠们为了追求大众的审美效果和经济效益,对种类、造型、图案做出许多新的改变,以新品“九龙壶”来看,它包含了三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底下一台的莲花宝座体现的是藏族文化;九龙翻腾缠绕壶身是整个壶的主体形象,体现的是汉文化;壶身花鸟鱼虫图案体现白族文化。这一新品得到市场的追捧,成为新华银器银匠铺里的“镇馆之宝”。
3. 银饰产品质量的分异。工匠现大多数加工白铜佩饰和银饰,当接到大宗的产品订货时,投资者和中间商为了赢得高利润要求降低成本,工匠们则将工序分解,进行流水线式和机械化生产。迎合消费者猎奇和低价需求,偷工减料,用白铜代替纯银进行加工,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对传统工艺文化不加以解读、领悟,仿制市场追捧的工艺品。
4. 银饰产品体系的重构。目前,新华村面向藏族群体制作藏民传统的日常生活用品,包括酒壶、藏碗、宗教器皿等;另一部分则面向国内外各地旅游点销售旅游工艺品,旅游银饰产品则完全是重构的。其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选择性利用,主要是选择当地民间用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加工成白铜佩饰或银饰;二是创新产品,如九龙壶、九龙杯、九龙喷雾火锅、银画、手镯和各类首饰品等百余种产品,以手镯为例,根据其工艺、宽度、厚度、重量、图案,设计出“火神祝融”“扎西德勒”“六字真言”“鱼跃龙门”等一系列旅游纪念品。
新华村有四五百户会银饰加工手艺,他们为了生存,必须向外发展,寻找更大的市场。历史以来“走夷方”的新华村民传统银器制作生计演变成了定点加流动的分布模式,出现了定制加工、自主开发、公司与个体作坊联营、实体店与网络销售并存等形式。新华银器主要以零售和批发的方式,通过各种现代商业渠道,销售到全国各地,其银器制作走上了向外急剧扩展寻求发展空间的民族手工技艺发展之路。据笔者调研,在大理古城一带有“新华村”“新华银器”“新华白族银器”等为标识的银饰品铺面达到36家之多,丽江古城达到了48家之多,形成极具规模的“新华银器”现象,是“地理品牌”的高度集中。
四、产业集聚对民族手工技艺变迁的影响分析
综观两个案例点的对比,可以发现:靖西绣球产业规模较小,其传统手工艺还保持着相对原生态的状态,处于文化集聚的初级阶段,仅仅实现了“文化的资本化”,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与发展平台;而鹤庆新华村由于银饰本身的财富象征和在旅游产业影响下银匠们的外扩经营,其运营规模也在发生着急骤变化,正在大踏步地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其传统手工艺正在经历巨大变迁。
(一)产业集聚对民族手工技艺自身的影响
由于产业集聚的规模与平台不同,靖西绣球和鹤庆新华村传统银饰工艺表现出各自的生态文化特色:
靖西绣球以“刺绣”“女红”为表现形式,全村女性从业人员占95%;中老年女性占80%以上,年轻女性所占比例极少。当地参与旅游的发展主要是以制作绣球、出售绣球为主,所制成品也仅限于装饰、摆件等旅游纪念品。绣球一般看其大小、手工论价,直径2厘米的绣球市场价约为5-10元不等,直径15厘米的绣球仅30-50元,是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手工工艺品。工艺品销售收入为3000-5000元/户不等,占总收入的30%左右 ①,其单一的农业生产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变,但不是本地主导产业。绣球艺匠拥有文化资源中最核心的技艺价值,但经济实力的薄弱和缺乏市场商业经验,使他们一直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获益最少,从属于商业投资者,动摇了工匠对技艺价值的认识,影响着靖西绣球传承的生境。采访中老艺人们说:“年轻一代都不愿意耐心来学刺绣了,觉得做这行赚钱不容易,没什么吸引力…… ”。②
新华村的银器,其家传工艺一般为男性继承,成为当地民众主要的支撑性产业。其银子本身具有保值的作用,按S999纯银的价格来算,每克达50-100元不等,再加上工人的加工费,如一整套“九龙壶”的价格高达3000-10000元不等。一个银庄铺投资都在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家庭经营的规模、资产远远在“绣球”之上。然而,新华村白族银铜手工技艺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强烈的生存忧患意识,另一方面是白族多神的信仰和长期作为商贸集散地等因素。然而,由于过度追求商品利益最大化,工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的规模化复制,使民族手工技艺简单化和程式化,淡化了核心技艺的手工性,对新华村白族银铜手工技艺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隐患。老一辈的工匠说:“由于外来老板订单的增多,现在新华村年轻人加工简化,偷工减料,砸了新华村银器的牌子…… ”①
(二)集聚产业市场对民族手工技艺文化的导向
靖西绣球以手工艺为主要载体,成本相对低廉,虽然也出现粗制滥造的绣品,用机器生产加工代替手工,但总体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其“文化适应”的产品是以“绣球”的形式,其本质是“装饰品”,无甚多实用价值与财富价值,符合于“想象的异邦”纪念品,调研中旅游者对此的认知基本大同小异:
“绣球是壮族爱情的信物,到壮族地区旅游,这可是个吉祥的礼物……”
“靖西绣球挺漂亮,是壮族文化的代表,我们买回去作个纪念……”
“送给朋友、亲人,是有特色的壮族文化纪念品……”
由此可知,靖西绣球能以“壮族”“爱情”“信物”“吉祥”等文化内涵给普通游客介绍、阐述、分析、解读其丰富文化内涵的能力,其文化内涵在重构中是一脉相传的,不偏离轨迹的。
新华银饰之所以能够得到国内外承认喜爱和青睐,消费者之所以要购买苗族银饰,不仅因为它的制成材料是银子,而且因为它的丰富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目前,生产经营者虽然能够生产产品,但采用全新形式,尤其代工形式通常都是按照别人的设计而进行的生产加工,产品实质上已经没有太多民族文化的含义。
“到新华村买银器,是因为听说这里的工艺好,价格便宜……”
“分不清新华银器与苗族、侗族银器的不同,总之,就是银制的装饰品,还可以保值……”
游客对其传统手工艺的认知极低,与“地方特色”“地理品牌”“民族特色”没有直接关系,这种几乎没有自己文化元素的生产经营活动,将逐渐导致生产经营者传统文化情感的弱化,甚至丧失,进而使他们失去对传统文化进行不断创新的动力。老一辈的工匠说:“银铜手工艺品就是讲究手工艺,讲究工艺精湛。由于订单的增多,现在新华村每天作坊加工数量太多,加工简化,质量比以前差远了。”②
(三)产业集聚影响下民族手工技艺“商品化”发展趋势
由于绣球单一的表达形式,购买者购买个数不多,成交金额不大。靖西绣球是没有产品品牌,但有地理品牌。采访中100%到广西的国内旅游者知道“壮族绣球”,但只有不到10%的游客知道“靖西绣球街”和“靖西绣球”。究其原因,是靖西绣球小而散的生产能力,导致其产品制作过程只是处于生产加工的初端,并没有太多地介入流通环节,中间商和零售商获取了产品的最大利益。在靖西也出现一些大批量订单业务,村里承接方以机械生产、分批加工、统一收购、统一发货的模式,把刺绣工艺进行批量生产,导致靖西绣球出现粗制、陋制。
同时,由于新华银匠的分布较散,经营者生产单元内部各自独立,没有形成行业规矩,彼此之间容易产生无序竞争,尤其是价格战。新华银器正在形成“新华银匠”“寸氏银庄”等品牌,不少银器上加以标识,但企业规模较小,很容易被复制,尤其是白铜的使用,出现许多以次充好的不良市场行为,商家均以“百年手工、品质保证”“百年老银匠”“百年民族银庄”等来宣传门店,其出售的银器则以“千足银”“S99白银”“假一赔十”等商业招牌来吸引旅游者,但质量方面没有严格监管,产品质量良莠不分。
“买了条手链,几个月就变黑了,而且没怎么带。应该是表面镀了层薄薄的银,还说是纯雪银,无良商家。”③ 诸如此类旅游者的投诉为数不少。当地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和文化知名度,盲目扩大民间手工艺的产业规模,忽略工匠的利益;而作为商人的投资者和中介商,以强势手段掌控着手工艺产业的模式,并以他者的意识理解民族文化,造成民族文化精神的消解和误读。主体工匠的利益空间被挤占,利益分配失调,使得手工艺作坊处于松散的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共同开发和创新的动力。
余 论
“一带一路”大战略和“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的布局为区域协调发展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靖西绣球”“新华银器”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从自在性生产到规模化复制,到批量化定制的产业发展规律,实现了文化集聚的转化。然而,变迁与集聚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如何避免文化“失真性”“商品化”“舞台化”?传统手工技艺是真正的兴盛,还是民族旅游推进下一种暂时的表象?是值得我们继续去探讨的。
参考文献:
[1] Littrell, Mary Ann, Luella Anderson,Luella Brown . “What Makes a Souvenir Authentic?”[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3, 20(1).
[2] Littrell, Mary Ann .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extile Crafts for Iburists" [J].Arwafe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7.
[3] Andrea Peach.Craft, Souvenirs and the Commodific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1970s Scotland[J].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2007,20(3).
[4] Frederick F. Wherry.The nation-state, Identity management, and Indigenous crafts:Constructing Markets and Opportunities in Northwest Costa Rica[J].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2006,29(1).
[5] James E. Stodard, Michael R. Evans.Marketing Arts and Crafts: Explor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edonic Consumption Distribution Channels, and Tour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Administration, 2012,13.
[6] Eduardo Romeiro Filho.Design and Craftsmanship the Brazilian Experience[J].Design Issues,2013,29(3).
[7] Vitalija Rudzkien, Reda Skrodenyt.National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 Centres [J].Societal Studies. 2012, 4(4).
[8] 宋本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北京雕漆为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9] 郭荣茂.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的重构——闽南永春漆篮共建网络的变迁[D].上海大学,2011.
[10] 海军.手艺:守艺——以乌镇为个案的民艺研究[J].设计艺术,2004(4).
[11] 张建世.黔东南苗族传统银饰工艺变迁及成因分析——以贵州台江塘龙寨、雷山控拜村为例[J].民族研究,2011(1).
[12] 明跃玲. 文化重构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以湘西民族旅游文化为例[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13] 周去非.《岭外代答》蛮俗门270[M/OL]. http://www.wenxue360.com/sikuquanshu.
[14] 朱辅(宋).《溪蛮丛笑》[M/OL]. http://yuedu.baidu.com/ebook/.
[15] 云南省鹤庆县志编纂委员会.鹤庆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16] 张建世.西南地区传统银饰工艺与族群的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Abstract: By analyzing comparatively the social activities of craftsman who bears both historical and local features under the context “the Belt and Road”construction and “the Pearl River - West River Economic Belt”region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folk crafts through cultural capital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ourism. The industrial scale of the Jingxi embroidery ball is relatively small, its traditional craftworks remain in the state of relatively primitive, the elementary stage of industrial assembling. What it has achieved is “the capitalized operation of culture”. This has vacillated craftsman's understanding towards the technical value and affected the inheritance habitat of the Jingxi embroidery ball. There is a need to expand further the space and platform of development. In contrary, thanks to the symbolic value of the silverwares and the expansion of operation of the silversmith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ourist industry, the Xinhua village in Heq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undergoes rapid changes of its silversmith operation which made great strid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The excessive pursuit of maximizing commercial interests, industrial, standardized and mechanical replication in scale has led to the simplification and routinization of ethnic handicraft techniques. It has diluted the core handmade skills. It will become a hidden trouble that can't be ignored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ilver and bronze craftsmanship of the Bai people in the Xinhua village.
key words: industrial centralization;cultural changes; folk crafts;cultural capital
〔责任编辑:李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