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琳+何丽针+陈慧+汪亮
【摘 要】目的:对支架式教学法在大专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本院校2014级药学专业的学生划分成2个班:一是,试验班(采取支架式教学法);二是,参照班(依旧沿用常规教学法),在进行一个学期之后,单独向实验班的学生发放关于支架式教学法认知和评价的调研问卷,而后两班同时进行考试,将其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另外,需要掌握任课老师以及实习医院对试验班和参照班的评价。结果:实验班中的很多学生比较认同支架式教学法,相对于参照班,实验班学生得到的老师评价以及教学效果满意度均更高一些(P<0.01),另外,实习医院亦表示实验班学生的整体表现要比对照班学生的整体表现更优一些(P<0.01),实验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比参照组更高(P<0.01)。结论: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来讲,支架式教学法所取得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法;天然药物化学
“支架”原本指的是建筑施工用的脚手架,但是教育学中,它则指的是个人学习时,老师所提供的协助。支架式教学法是以“最近发展区”(著名研究学者Vygotsky于1978年提出的)理论为基础而发展、形成的一种理论。它指的是老师为学生明确概念框架之后,带领学生在框架之内独立、主动学习。支架式教学法特别注重开发学生的独立性与主动性,打破传统单向教学模式,采用“教与学相联合”的方式,此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并提升学生独立、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促其以后主动学习。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教育专家第一次提出了支架式教学法,在十几年前,我国引入了该教学方法,并试图将此次教学法更好地与中学课程教学相融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国内很多高等院校亦试图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支架式教学法,不过在《天然药物化学》这一专业性比较高的课程中采用支架教学法的教学实践并不是很多。《天然药物化学》专业性非常强,不仅内容繁杂,且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很多学生都表示教材内容很难记忆。所以我们尝试《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并使用了支架教学法,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接下来将具体实施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本院校2014级药学专业的222名学生纳入研究范畴,将学生人数为110人的药学1班作为试验班(采取支架式教学法);将学生人数为112人的药学2班作为参照班(依旧沿用常规教学法)。在入学成绩以及生源状况等方面,两班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入学之后该专业学生由辅导员进行统一管理,满足分组条件和要求,接下来可进行实验。
1.2 方法
以《天然药物化学》为蓝本,选取包括生物碱和黄酮在内的十个章节的内容通过支架式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总计50学时。
1.2.1 提供“基础支架”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首先将知识内容裁切为一个个基本单元,单元中重点使用的方法技术作为提供给学生的“基础支架”先做讲授,授课过程中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其次将试验搬进理论课堂,让化学试验与理论学习在课堂上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课堂授课时对各章节代表性的药物进行化学性质检测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过程中也能随时通过做试验来验证相关知识。随后,按预先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各类化学结构的主要性质。
1.2.2 分组讨论,协助学习
设置工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做提取分离流程设计,从给定药材中分离各类化学成分,教师适时提供“支架”支持。在积极实现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研究每一种成分的提取方式,并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应用。每个单元学习后期,通过每个学习小组的课堂汇报、知识竞赛来检测和巩固所学内容,最后,教师再对单元内容做深化的概述。
1.2.3 评价效果
设计侧重于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考核的考试,并通过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估、任课老师反馈等方式对两个班的学生予以综合性评估。
1.3 数据处理
本实验所用到的数据均采用(±S)形式进行表示,通过SPSS16.0软件完成对单因子方差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法。
2 结果
2.1 主观评价
2.1.1 学生自我反馈
通过不记名的形式向实验班的每一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活动,总共发放110份调查问卷,成功收回的有效问卷为11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高达100%。调查结果显示:96.12%的学生表示比较青睐于支架式教学法,95.35%的学生表示成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96.22%的学生表示有利于促进其团队合作水平的提升。
2.1.2 任课老师反馈(见表1)
2.1.3 实习医院发聩
对两个班学生的所在实习医院分发调研问卷,在收回问卷进行研究后了解到,相对于参照班的学生,实验班无论是在团队合作方面,还是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方面,其表现更为优异(P<0.01)。
2.2 客观评价
2.2.1 《天然药物化学》这一课程的期末成绩表现
在80-100分和60-79分这两个分数段中,实验班人数明显比参照班多(P<0.01)。在不足60这个分数段中,参照班的人数要比实验班的人数高出很多(P<0.01)。基于此可知,总体来看,实验班成绩比参照班更高(P<0.05)。
2.2.2 《天然药物化学》的考试成绩情况
笔试由院校统一组织,采用教考分离的方式实施笔试。其成绩情况可参考下表2。
结果表明:在《天然药物化学》这门课程中,无论是期末成绩,还是平时成绩,实验班均优于参照班(P<0.01)。
3 讨论
首先,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具体特征安排教学活动。进行支架式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授课老师,支架在设计以及应用方面均要顾及到学生间文化底蕴的不同。通过此次实验可知,在采用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所面向的学生最好保持在25人左右,不宜过多,否则教学效果不突出。
其次,老师是否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娴熟、灵活应用支架式教学法将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小组讨论时期,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学习流程,不参与学生讨论和评价。但是教师要先将知识内容裁切为一个个基本单元,精心设计支架,并做好充分的试验准备。在学生独立学习时,老师要提前给予理论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一切渠道翻阅资料、钻研问题,之后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讨论,这需要老师具有超强的引导、控制能力。
在21世纪,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知识的创造型人才,高校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变革和挑战,培养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社会发展输送大量的创新型精英。总之,支架式教学法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方面作用突出。所以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结合具体情况,推广并应用支架式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李品艾,杨艳杰,张玲.支架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3(10).
[2]刘春芳,史伟.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J]. 高师理科学刊,2012(6).
[3]冉汇真.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邓小平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8).
[责任编辑: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