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玲
(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37)
从文化角度分析诗歌的不可译性
——以《天净沙·秋思》的三个译本为例
张玉玲
(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37)
翻译的可译性限度一直以来是译界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中西语言与文化本身存在的差异,译语中可能没有原语文本对应的语言形式特征,或者因为文化焦点(cultural focus)的差异,往往会形成词汇空缺等形成翻译的障碍。诗歌翻译由于其韵律,意象的要求以及不同语言之间审美习惯、历史文化积淀等的不同,又加深了中西语言的不可译性。笔者拟以《天净沙·秋思》的三个英译本为例,分别进行比较和分析,从文化不可译性方面分析诗歌翻译中存在的不可译性问题。
不可译性;诗歌;《天净沙·秋思》;文化角度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朝曲作家马致远的一篇抒怀思乡之作,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被誉为“秋思之祖”。全曲语言凝练,笔调悲戚,图景寂寞而苍凉,烘托出游子的郁郁不得志,对现实的无可奈何,思乡却无处归的心情。这首诗因简练的用词,被广为传颂,可谓家喻户晓。要将这样一首凝练隽永的元曲译成英文,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的神韵与意境,极其不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全曲文字短小简洁,只有28个字,竟描绘了十个景物和一个人物之多。一至三句分别写了三个实物画面,景物用蒙太奇手法[1]选择和剪裁,形成一幅古朴悲凉的画面。虽然作者并没有对游子的思想情感进行着力渲染,仅用白描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深秋图景,然而整个画面色调悲凉昏暗,西风瑟瑟,给读者以强烈震撼,使其体会到作者所传达的那一份“断肠人”的愁怨。笔者先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语篇分析,深入剖析这篇元曲的意境和韵味。从动静角度来看,枯藤老树为静物,昏鸦则是发声的动物;小桥、人家是静态的,流水则是动态的。景物动静不断变化,相互交织,不同的场景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反衬出断肠人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境遇以及哀婉凄苦的悲凉心态。从音韵学来看,古代诗词曲一直被人广为吟唱,因此对韵律平仄有及其严格的要求,1、3、5句押韵,鸦、马、涯押尾韵“a”;2、4押韵,家、下押尾韵“ia”,而且平仄交叉,韵律交相辉映,如果用原曲调唱出,哀怨凄凉,使人潸然泪下。一系列凄风苦雨的景象使得:断肠人在天涯这句慨叹更加悲壮,无奈,苍凉,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郁郁不得志,远方思家未归的复杂心情。
翻译中存在不可译性,这已是译界的一项共识。关于不可译性问题,国内外学术研究中已经做过较多的研讨,成果颇丰。不可译性分为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奈达认为文化的不可译性比语言的不可译性更复杂。在《对等的原则》一文中,他在谈论语言与文化差距时曾说过:“事实上,译者在翻译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会引发比不同语言结构更复杂的状况。”所谓“可译性”是指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之间,通过翻译转换,将源语文本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使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达到认同。反之,一种源语文本或单位不能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或单位,实现不了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沟通或理解的,即为不可译性。
文化不可译(cultural untranslatability)产生的原因是“与原语文本功能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却不存在”。但是文化的不可译性是相对的。卡特福德认为,在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严格区分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因为有些文化上不可译的词语也可归于语言不可译性。
Robert Frost认为诗歌是不可琢磨,无法言喻的,他言及:“诗歌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也就是说,诗歌翻译无法跨越两种语言界限进行传达。在我们看来,Frost片面强调诗歌的唯一性及其内在的艺术性,全盘否定了译者在诗歌翻译活动中所起的传承作用,这无疑令人是无法接受的。著名学者Susan Bassnett等在评价此观点时说:“当重写者完美地与原作融合,诗便能够翻译。……诗歌不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而是我们通过翻译和译者所获得的东西。”Bassnett虽然从正面积极地肯定了翻译和译者的创造性,但是却并没有全面而有深度地把握诗歌翻译的本质且详细地从文化方面分析诗歌的可译程度。
因此诗歌被认为是最难翻译的一种文本类型,因为它是各种艺术手法的集中表现。因为诗歌是具有强烈艺术性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语言是一种意象语言,渗透着艺术的魅力。”“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所以,诗歌翻译需要译者的创造性,即艺术性。但艺术是主观的,不可琢磨的,是一种心灵体验和灵活的创造,具有感性鉴赏和直觉想象的特点。对同一篇原文,作为读者和解释者的译者甚至作者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他们总是会或多或少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翻译。但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由于文化的不同,可能在某种文化的语境特征在以入语中不存在,使读者无法理解其中的寓意,再加上诗歌的韵律等特殊的艺术要求,译出的诗歌程度根据译者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底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或多或少还是会失去原诗的“韵味”。下面让我们以《天净沙·秋思》的三个译本为例来分析。
【译文一】
Tune:Tian Jing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s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丁祖荫&Burton Raffel)
丁译的并没有拘泥于原诗的形式,没有依照原诗的格式前三行每行各写三个意象,而是尽量的把原诗的意象详细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但还是保持着诗的形式。“枯藤老树”,读者可以想象好多种画面,是“枯藤”缠在“老树”上,还是“枯藤”和“老树”分开?但看此译的意思为前者了,而且一文中把“老树:译为”old branches”,并没有直接译为“tree”,而这个翻译是把景物细节化了,读原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棵干枯的树和树枝,模糊的说应该是一棵树,而译文却把镜头拉近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缠绕的树枝;对于“昏鸦”这个动态的意象,首先“昏鸦”是一个动物,所以不能是纯静止的,“昏鸦”有可能在树枝上鸣叫,也有可能在飞翔,但译文直接就翻译成了“croaking at dusk”,译文的读者读到的是一只在飞翔的乌鸦;至于“小桥”“流水”“人家”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呢?译者也给出了明确的方向,“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et creek running,”,根据译文的意思,“人家”过后是“小桥”,也就是,以译者的角度,“人家”是近景,“小桥”是远景,这个角度又把原文的模糊意象的方向位置具体化了。下阕,“瘦马”这个意象,一般读者想象的话应该是和诗中的“断肠人”一起的,但是译文“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则译成了一只瘦马迈着沉重的步子走来,只看译文,完全联想不到马和诗中人的关系。特别是最后一句,“断肠人”为何断肠?译文给出了答案:“the lovesick traveler”,是因为“lovesick”,众所周知,这篇“秋思”之作表达思乡之情的,但却被译成了“相思”之苦,未免有些贻笑大方了,还有这个“断肠人”其实在古代是游子的意思,是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并不是旅游的意思,而在英语里面没有这样一个词与之照应,所以“traveler”是不妥的。还有本译文的曲牌名为“Tian Jin Sha”虽然遵照了原文,因为曲牌名是没有意义的,此处翻译较好。总体来说,虽然丁译几乎把所有意象都翻译准确了,但是没有保持原诗的韵律和原诗的文化中特有的凄凉朦胧感,最大的缺陷是把原诗的主题弄错了,“思乡”成了“相思”,丢了原诗的神韵不说,还丢了思想。
【译文二】
Autumn
Crows hovering rugged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and on the far bank,a pretty little village.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the west wind moaning,his bony horse groaning,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翁显良)
同译文一一样,翁译也没有像原诗一样的押韵和形式,而是完全以散文的形式。我们在分析具体的翻译,首先,题目是“Autumn”,“秋”,而原诗是“秋思”,没有完全达到原诗的意义,因此违背了忠实原则。在看第一句作者把三个意象用一句话联系到了一起,这一句的结尾表明了时间,也传达出一天的结尾的凄凉失落之感。但是对于“昏鸦”是在叫,还是在飞翔,译者选择了后者,我们不能判断出到底是哪一种,只是把画面显得更清晰了。第二句“Yonder”一词本来就是诗歌用语,此处更显意境,“a sparkling stream”,“sparkling”意为“闪闪发光的,闪烁的”为文中苍凉的画面增添了些许色彩,但是这些色彩是不恰当的,首先,这里的时间是黄昏,夕阳西下的时候阳光已经不强了,而且根据诗中意象,当时是刮着西风的,一片昏暗,萧条的景象怎么可能会出现闪烁的溪水呢?还有“西风”在西方文化里是积极向上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里是不好的意象,这里“西风”仍译为“west wind”,让译语读者会有误解的可能。但是整体这个译本还是非常优美的表达了这首诗的情感意境的。翁显良认为:“汉诗英译要保持本色,首先要辨明什么是本色。这本色,一不在于辞藻,二不在于典故,三不在于形式,而是在于意象以及加强其艺术效果的节奏。只要能再现原作的意象,不一定模仿其章法字法。”可见其为了把诗中的意境译的更优美,只好舍弃其形式而达其意蕴了。翁显良的散文体译文摆脱了诗歌格律的束缚,用语言更直接,简练,使译文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作精神,体会该曲的意境,但是从形式上看,背离了原曲的意象罗列的形式,读起来成了优美的散文,并非朗朗上口的曲子,失去了元曲该有的格律和节奏,已经不能表达出中国诗歌文化的精髓所在。
【译文三】
Withered/vine/old/tree/evening/crow
Small/bridge/running/stream/people’s home.
Ancient/road/west/wind/lean horse,
Evening/sun/westward/goes/down,
Heart-broken/man/at/heaven’s edge.
(Richard F.S.Yang and Charles R.Metzger)
译文三整体显得简洁明了,直接把诗中的各个意象按照原诗的顺序罗列起来,从形式上忠实地表达了原曲子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画面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无可挑剔。在文字上,译文三前三句没有动词和完整的句子形式,在连接词语之间的显性关联词的使用上,意合的西化。只有第四小句“goes down”,使前三句的译文陡然一转,刚好恰如其分的译出“西下”这个日落西山的动作,,而前一句的“horse”和后一句的“edge”都押“e”韵,精炼的符合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美。不禁使人们联想起美国意象派诗歌(Imagism)。如庞德的作为意象派诗歌里程碑式的作品《地铁车站》即是完美的例子。而且译文三没有了前两首译文的单复数之分,也没有加定冠词“the”,此译法不符合英文的要求。但却从形式上对保持对原诗的忠实,其但其中也有不足之处,原语言该有的定冠词如“the”之类的没有了,增加又会显得赘余;原语言中每句的韵脚消失,节奏感消失;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一个个罗列外国读者不一定能体会到原作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果想让读者感受到中国诗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在诗下作注脚了,但又会显得累赘。
从总体上看,译文一是前两者的中和之作,虽然在句式上保留了原诗的形式,但是没有照顾到原诗的韵律,失去了汉诗的韵律美。而且些许词汇达意不准确,更是把结尾的题眼译错了,且把原诗模糊的意象过于详细化了,使原诗失去了原有的意境美。翁显良用散文的形式很好的保留了原作的神韵和情感表达,但却失去了原曲的格律,失去了诗歌区别于西方诗歌的最大特点——形式美;译文三保留了原作的形式,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读者难以体会原曲子的情感表达的精妙之处。
总之,翻译绝非易事,译诗更是难上加难。诗歌的神韵、意境以及它的味道共同形成了成了诗之所以为诗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有机溶合在诗人的语言之中,一定程度上来看,这是无法通过另一种语言全面,忠实又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这是从文化方面得出的结论。即使这几点都达到了,但诗歌的形式也是很难把握的,一般情况下,二者是不可兼得的,因此,在这方面来说,诗歌是不可译的。
[1]爱因斯坦.富澜(译).蒙太奇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2]黄振定.翻译学的动态开放性简论[J].外语学刊,2008(05).
[3]陆如钢.诗歌译文的文本差异与读者反映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04).
[4]邵志洪.翻译理论、实践与评[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文殊.诗词英译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许渊冲.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4.
[7]翁显良.本色与变相[J].外国语,1982(03).
[8]周红专.古汉诗词英译的关联观[J].外语学刊,2002(01).
[9]Catford J 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Press,1965.
[10]Bassnett,Susanet.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s,2001.
I207
A
1005-5312(2016)29-0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