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何
写生太行铸精神
□ 张 何
彦涵 当敌人搜山时 木刻版画 1944年
力群 饮 木刻版画 1940年
“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这是朱德总司令赞美太行山的著名诗句。太行山不仅雄奇壮美,还有着光荣的红色历史,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一首气势磅礴的抗战歌曲《我们在太行山上》,传唱大江南北,历经半个多世纪,太行精神仍然活在太行人民心里,那些见证了历史的遗迹正成为人们感受红色记忆的圣地。
被称为“抗战绘画第一人”的沈逸千(1908-1944),在国难当头之时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遂开20世纪中国西部题材绘画之先河,两度率团北上进行救亡宣传。1937年至1942年,多次举办“写生画展”,在上海、南京、杭州巡回展出,引起轰动。展览得到作家茅盾、剧作家田汉、阳翰笙和画家徐悲鸿、刘海粟、潘玉良等人的称赞,于右任、冯玉祥、邵力子、沈恩孚、胡厥文等社会名流纷纷在其画上题词、赋诗。之后,沈逸千自组战地写生队,其足迹遍及正面战场和敌后抗日游击区,曾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举办过“战地写生队写生画展”,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国共合作抗战的情况,还曾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颖超、贺龙及马占山、冯玉祥、李宗仁、卫立煌等军政要人画像,获被画者签名认可,而且沿途举办百余次战地写生展览,义无返顾地选择一条艰辛的艺术救亡之路。
战争年代,太行山区大批美术工作者在党中央、毛泽东正确路线方针的指引下,深入前线、深入农村,以亲身的见闻和感受来体悟人民疾苦,演绎敌后根据地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鲁艺木刻工作团、战地写生团、木刻工厂的画家们胡一川、彦涵、罗工柳、华山、马达、蔡若虹、力群、徐灵、陈铁耕、沃渣、刘韵波、夏风、莫朴、范云、苏光、古元、李少言、邹雅、刘蒙天、张映雪、陈九、艾炎、牛文等,广泛深入战地,用多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激情的画笔创作出《军民合作》《保卫家乡》《抗战十大任务》《伏击战》《饮》《减租会》《不让敌人抢走粮草》《夜袭》《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来了亲人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等一大批美术作品,向人民大众积极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深刻揭露侵略者的凶狠残暴、激发鼓舞广大军民坚持抗战的昂扬斗志。这些作品在根据地广为流传,使前方或后方将士、老百姓感到民族的空前凝聚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是由于战斗在太行山的广大美术工作者,忠实地践行了为人民大众奉献优良文艺作品和加大文艺宣传力度的崇高使命,使得太行抗战美术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的吕云所(1940-2014)创作的中国画《漳河畔》组画及《老来红》分别获得全国美展大奖,成为美术界关注的新秀,年届弱冠便成为当时画坛最早以传统技巧表现太行风情的人,被誉为当代“太行画风”的创始人、“北派重镇”等。80年代后,又推出一批表现太行深厚特质的积墨巨抅—“黑色太行系列”。其作品追求浑厚、博大、凝重、深沉、雄壮的交响乐般的阳刚之气,实践着在纯水墨的氛围中既“厚”又“透”的积墨艺术语汇,从传统笔墨入手,将对太行的体悟与人生感受,通过笔墨与构成语言的整合,将心中太行的内在张力及生命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之后又经过十多年的人生与艺术的积淀、历练,完成了由“积墨太行”向“写意太行”的升华和跨越。
杨力舟、王迎春的中国画《太行铁壁》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引起美术界瞩目。作为当时晋军崛起的代表人物,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们就构思着以太行山八路军为主题的历史画。从1975年开始到1984年,先后三次访问太行山革命老区进行采风活动。中国画《太行铁壁》侧重概括一个历史时期中的社会面貌和时代精神。画面上的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将领和战士、民众肩并肩如巨石山岩一样的构图与人物组合,准确把握形象特征,与总体构图的山势结构取得和谐。在表现形式上突破了已有的历史题材绘画的某些程式,是一幅着意于形式感追寻和诗意情趣捕捉的佳作。画家用率真质朴的笔墨表现强烈的主观感受,将山水画中的斧劈皴大胆运用到人物画中,使人物与太行山融为一体,凸现军民将士铸成太行铁壁的主题,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震撼力。
张明堂、赵益超的中国画《晓色初动》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成为山西美术的又一力作。作品的贡献在于画家所创造的不同于传统“米点”技法的“点皴山水画法”,画家运用了灵动的点墨聚集成形,创造出了“朦胧美”,使得作品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统一。其笔墨与构成形式的主体化表现语言的凸显,具有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双重品格,成为传统艺术向现代形态转型的一种具体样式。作品虽以吕梁山为创作素材,但70年代多次深入太行的大量写生积累,让画家在作品《晓色初动》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以太行山为表现对象的对山水画“大美”的追求,为整个新时期中国山水画的转型带来了新的启示。国内不少知名画家以太行山水画创作而闻名,确立了在当代中国画坛的地位,许多青年画家也以太行山为母题开始了艺术生涯。近二三十年来,太行山写生以及反映太行山的创作,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太行艺术现象”。
杨力舟、王迎春 太行铁壁 纸本设色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苏高礼 英雄渠 布面油画 1994年
在中国绘画史中,“写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它在20世纪被普遍认为应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近现代的山水画家因为受西方绘画观念与技法的影响而更加重视写生的作用,他们通过写生(或收集素材或对景创作)提高了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力和作品的丰富性。林风眠、刘海粟、傅抱石、李可染和石鲁等艺术家都对自然进行深入观察与直接写生。传统型的山水画家则依然遵从古训,“外师造化”“行万里路”。黄宾虹游遍大江南北,留下了游记式的山水写生小品数千本。白石老人曾说“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也道出写生之重要。刘海粟刻有一方印章曰“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说明其写生的深入程度以及写生和创作的密切关系。傅抱石、李可染、石鲁等更是以写生为创作基点的画家。
“择一而从,许之终生,得天独厚,志在必成。”这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贾又福扎根太行时给自己写下的座右铭。他下决心用自己的一生,去洞悉太行山自然造化的神奇与奥妙,终悟出自然物运中的“天之大道”。他的《太行山水系列》作品中,画有正大气象,充盈着中华民族大山大水精神内涵,具有宏大的气势和时代气息,有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能震撼观者的心灵,俨然是在为太行、为中华民族的宏大精神立起的丰碑,是为宇宙的永恒精神、为人类坚忍不拔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唱的赞歌。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苏高礼作为太行哺育出的儿子,始终将自己的艺术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几十年写生寄情,足迹遍布太行,可以说他的油画之路就是一条坚定、深远的写生之路,从而构成苏高礼油画艺术鲜明的个性特点。他的数百幅写生作品表现了他深切感受到的太行山农村的风物和自然景象,意境明快清新、情感真挚动人、语言质朴无华,形成了富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油画品格。
2015年6月3日,“中国梦·太行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展。展出全国百余位国画家的200余幅写生和创作精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太行精神。作为山西画院申办的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项目,该展览经过近两年的酝酿准备,继2014年11月中旬在山西陵川、壶关、平顺、左权、黎城等地采风写生活动之后,适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举办,旨在颂扬坚韧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歌颂伟大的党和人民,促进当代中国美术的创新发展,从而弘扬中国画艺术的时代风貌和民族精神,引领当代中国画的创新发展。
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太行山又一次成为了中国山水画精神的文化符号。这说明当代山水画的发展,从语言形式到精神内涵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对中国传统山水精神的回归。通过对太行山水的崇高美的向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家—国—天下”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在这种新型山水画精神的推动下,三晋画坛一大批优秀画家们都在积极进行着新的追寻和探索,其中以王学辉为领军人物的山水画家王茂彬、高相国、孙海青、郝向炫、梁海福、陈建明、张培林、王爱忠、任晓军、霍俊其、郭俊生、周洪海、贾大一、刘静平、郝雪山、成红军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这一精神主题。他们以太行山为艺术范本,从写生入手,追求博大浑厚的美和质朴的生活意趣,创作了不少有气度和情致的山水画作品。
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创造艺术的方式是多样的,但艺术源于生活是一个最基本的规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进太行,写生创作,用真情实感和新的笔墨铸造和弘扬太行精神,是全国画家特别是我们山西画家的神圣使命。
(作者单位:山西画院)
责任编辑:陈春晓
张明堂、赵益超 晓色初动 纸本设色
贾又福 太行丰碑 纸本设色
王茂彬 太行古道 纸本设色
王学辉 家居太行山水间 纸本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