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干之谜

2016-11-04 03:28范忆
档案与建设 2016年9期
关键词:兵工厂金陵

范忆

(南京出版社,江苏南京,210016)

李承干之谜

范忆

(南京出版社,江苏南京,210016)

18651865创意产业园仿建的金陵制造局大门

在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他是一个极具声望的人物;新中国成立后,他是首任国家计量局局长,并被公认为“兵工国宝”,甚至在一些文章中被冠以“红色兵工实业家”之名;即使在两蒋时期的台湾,“官方”文件对他也是褒扬有加。不同时期、不同立场甚至是敌对双方对某一个人的评价却是出奇地一致,这种现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这位身上有着不少谜的人,就是李承干——中国现代兵工史上一个怎么都绕不过去的人物。

1888年,李承干生于湖南长沙。1905年赴日留学,辛亥革命后回国参加革命。1912年秋,李承干再度东渡日本,不久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电机系。1917年学成归国后,李承干辗转湖南、湖北、福建等地工作。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1927年5月,李承干来到南京,进入李鸿章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金陵制造局任工务科长,自此揭开了他后来成为“兵工国宝”的序幕。

1931年7月,李承干升任由金陵制造局改名的金陵兵工厂厂长。他锐意改革,革除积弊,励精图治,以“技术革新”和“廉洁奉公”两大法宝,很快扭转了工厂过去入不敷出的窘况,每年在完成生产任务后节余大量经费,并将之全部用于工厂改扩建。经过6年努力,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前,原先破败不堪的金陵兵工厂在政府未增加投入的情况下一跃而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兵工厂之一。当年建造的锯齿形连片厂房直到20世纪末仍是南京晨光机器厂最好的厂房,而今天这片厂房群已经作为“重要近现代史建筑”得到保护性利用,成为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中的凡德艺术街区。

抗战全面爆发后,金陵兵工厂多次遭日机轰炸。随着战事吃紧,金陵兵工厂西迁重庆,并于1938年3月1日在所有内迁工厂中率先复工,赶制出40挺重机枪送往前线,在当时创造了一个奇迹。因为汉阳兵工厂负责人对工厂西迁的重重困难感到绝望,1938年4月,李承干主动请缨,接收其步枪厂并负责将之搬迁至重庆,与金陵兵工厂合组为军政部兵工署第21兵工厂。

此后几年间,第21兵工厂先后或接管或新建了其他一些工厂,到抗战胜利前已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兵工厂,员工超过1.5万名,年产枪炮等轻武器近20万件,不仅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前线,而且把当时中国的轻武器生产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抗战胜利后,第21兵工厂一部分迁回南京金陵兵工厂原址,被命名为兵工署第60兵工厂,留在重庆的仍叫第21兵工厂。新中国成立后,第21兵工厂被调整重组,重枪厂留在江北原址,改称国营456厂,步枪厂迁往鹅公岩,改称国营296厂。第21兵工厂派生出的几家工厂如今都成为新中国军工行业的中流砥柱,如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重庆长安工业集团公司、重庆建设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南京晨光集团有限公司,等等。李承干1940年创办的第21厂技工学校(化名“士继公学”),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8个学院、53个专业、全日制学生超过2.5万名的重庆理工大学。

笔者家里长辈和平辈中有多人分别是汉阳兵工厂、第21兵工厂和第60兵工厂,以及后来的重庆建设工业(集团)公司和南京晨光集团公司的员工,而笔者自己也曾在南京晨光集团公司任职11年,所以常听到家中长辈和同事中的老职工说起过李承干。他们对李承干无不流露出感激和崇敬之情,而且是自然的、朴实的、发自内心的。因为平时的闲聊话题比较散漫,起初李承干只是在我心中形成了一个崇高而模糊的形象,留下很多未解之谜。

第一个谜是李承干的成功之谜。我们知道李承干事业从起步到顶峰阶段都是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那时候,很多抱定“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志向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人,遇到残酷的社会现实,往往徒有报国之志,难有施展空间。渐渐地,有人愤世嫉俗,有人意志消弭,甚至还有人同流合污。而李承干却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把一家濒临裁撤边缘的破败老厂打造成生机勃勃的全国最大兵工企业,并且受到包括普通员工在内所有人的称颂。他的诀窍是什么?

生产中的第21兵工厂工人

第二个就是李承干的身份之谜。不仅在过去,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互相类似的说法见诸媒体。以下就是新华网重庆频道2015年7月21日发表的《长安人物志——李承干》中的一段话:

1933年到1944年他先后受到9次嘉奖,但蒋介石亲自下令要召见他时却坚决不去,差点惹祸上身。当时国民党大搞法西斯统治,规定兵工厂全体职员都必须入党,否则即行免职。但李承干宁肯不当厂长,也不愿加入国民党,幸得俞大维从中偏袒,变通规定“技术人员应笃信三民主义,不必一定入党”,才破解僵局。其实抗战后期在李维汉的介绍下,李承干已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下面这段话则刊登在2013年7月11日出版的重庆《江北报》上:

1944年,李承干连续9次获国民政府嘉奖。蒋介石下令召见他,他却不愿受此“殊荣”。国民党规定兵工厂各级职员必须加入国民党,否则一律免职。他3次递上辞呈,宁愿不当厂长也不加入国民党。后经再三挽留,且定出变通办法,他才留任厂长。兵工署署长俞大维不解其意,称他为“怪人”。其实,李承干这时已经是中共秘密党员。

李承干在担任第21兵工厂厂长后期,因为功勋卓著已经被国民政府从少将擢升为中将,作为非军事将领这恐怕已经是最高军衔。要知道连蒋介石最信得过的军统局副局长戴笠到死军衔仅是少将,而后来被蒋介石恨为“第一共谍”的国民政府国防部作战次长刘裴也不过是中将军衔而已。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一个高级将领有任性地拒绝接受最高领袖召见的可能性吗?最大的疑问是,李承干真是中共秘密党员吗?如果真是,李承干就因为自己是中共党员的秘密身份而拒绝接受蒋介石的召见吗?

第三个谜是李承干的终身未娶之谜。李承干第一次从日本归国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当时他23岁,24岁时再度赴日留学。这个年龄的男子在当时,已婚或未婚都属正常。而1917年29岁的李承干学成归国时,已是“大龄青年”了。接任金陵兵工厂厂长时,李承干已是43岁的中年人了,成了“钻石王老五”。1938年他就任第21兵工厂厂长时年已五旬仍未结婚。新中国成立后,李承干就任国家计量局局长,直到1959年71岁的李承干因突发脑溢血去世,一直都未娶妻。还在20世纪30年代时,李承干的左膀右臂孙学斌的夫人曾对李承干叹道:“你每月500块大洋,什么样的女人娶不到呀!究竟要等谁?”这样一个位高权重之人,不仅终身未娶,甚至都没有一丁点男女之情的传闻。那么谜底到底是什么?

听长辈说起过,抗战时厂办中学起初很缺教师,李承干主动兼“公民”课,但因为湖南口音浓重,且讲得不生动,课上得并不行。对于自己的口才,李承干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开职工大会时,他常常叫主任秘书(相当于秘书长)俞濯之代自己讲话。所以说,李承干是实干家,而且是很不善言辞的实干家。

从他的用人、做事都能看出,李承干在工作上,特别看重一个“实”字,不喜欢搞形式主义那一套,特别反感吹牛拍马,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不干实事的人在他那儿是站不住脚的。平时过日子,他崇尚平等、简单,过着一种清教徒式的生活。公正、公平是李承干心中最重要的一把标尺,他几乎不坐上级配给自己的小轿车,却常派车接送病重的员工去医院。平时在厂里巡视,面对重庆那样的山路,他年过五旬依然坚持步行,同时也不准第21厂的干部乘坐滑竿或轿子。1942年8月,一名采购员因受贿被李承干毫不犹豫地送往兵工署军法处查办,不料恰逢蒋介石下令严惩贪污,该采购员即被判处死刑。李承干得知后,第一时间派人前往营救,他认为该采购员确实应当予以法办,但仍应给其自新之路,但已无力回天。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承干严惩腐败的同时有着宅心仁厚的一面,这才是对公正的崇尚。

第21兵工厂机器厂厂房

无论在金陵兵工厂,还是在第21厂,李承干都尊重、热爱、依靠广大员工并真心诚意为他们服务,因而受到了全体员工的由衷爱戴。接任金陵兵工厂厂长后的几年间,在完成工厂改扩建的同时,员工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平均收入达南京地区工厂员工平均收入的2倍以上。抗战时期,国土沦丧,交通线遭日军封锁,重庆的物资供应极端困难。李承干深谋远虑,很快就建立起一个触角延伸到越南、缅甸、印度的采购网,不仅保障了正常生产的物资供应,而且还通过改变工资构成体系,降低货币收入,大幅度提高福利待遇,为全体员工及家属共五六万人提供了涵盖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基本生活保障。在此期间,李承干大力兴办教育,建立了包括一个技工学校、两个小学、一个中学和一个面对职工的业余补习学校在内的完善的教育系统,而且所有学生一切在校费用包括书本、笔墨纸砚、学费和食宿费等全免,后来新中国军工行业的很多知名专家和高级技师都在这些学校上过学。厂办职工医院对员工和家属就医全部实行免费。第21厂建立了自己的自来水厂、发电厂,甚至兴办了农场和米厂。当时,面值等同于银圆、俗称“点子”的第21厂内部财务结算凭据竟然能够被厂外的日常商业交易接受,而在重庆市面流通,信誉度甚至超过国民政府的法定货币。

李承干

看到这些,对于李承干与广大员工之间能形成不像一般企业里老板与伙计那样的亲密关系,就不难理解了,同时也解开了李承干的成功之谜。

李承干的成功秘诀在于,他极度厌恶社会上不公正、不平等的现象,正如前文所说,他鼓励技术创新,建立起廉洁奉公的管理制度,对腐败等陈规陋习绝对零容忍,自己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任用一批志同道合的部下,在腐败而低效的大环境中创造一个廉洁而高效的小气候,宛如浊流中的一股清泉。

李承干作为抗战时期中国最大兵工厂的厂长不是国民党党员,这是公开的事实。其实不仅李承干不是,就是兵工署署长俞大维本人也非国民党党员。当时有成文规定,高级技术人才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加入国民党。李承干不加入国民党并非因为他已经秘密加入共产党,而是作为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李承干一向是刻意远离政治的,他曾向全厂员工提出“习工应该专心所业,不问外事”,也就是立足岗位,尽职尽责,不要卷入党派政治纷争。1947年李承干辞职,后来任民营企业南京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协理,这个选择与其长期的理念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从逻辑上讲,李承干的中共秘密党员身份一说,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因为不管是任性地拒绝蒋介石召见,还是不惜以辞职拒绝加入国民党,以及1947年真的辞职,这些行为与继续更好地从事地下工作是完全相悖的。从中共地下工作的角度出发,都应当是相反的选择。其行为无论如何都不像是有中共组织观念的地下党员所为,而更符合个人对自己人生道路自主选择的风格。

事实上,笔者父亲范必胜曾就李承干身份之谜向其好友、《南京晨光机器厂厂史》主要执笔者赵志中咨询。赵志中说,在撰写厂史时,为厘清真相,他曾专门致函中央组织部和中央统战部,均无“李承干是中共党员”的记录。甚至还查到1957年4月21日李承干在写给时任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的信中,称自己为“党外分子”。也就是说,李承干不仅不是中共地下党员,而且在新中国时期仍然是无党派民主人士。

而李承干拒绝蒋介石召见这种说法,自然也非常难以置信。事实上,笔者曾经看到有文章为说明李承干衣着简朴,举例子讲,一次李承干蒙蒋介石召见,到达官邸门口时,因为没有乘坐小轿车而是步行前往,加上衣着过于陈旧,开始时居然被卫兵拒之门外,直到听说来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承干才予放行。如此,拒绝召见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李承干身份之谜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少人出于认知或者政治形势的需要考虑,有意无意地从自己认为可以“美化”的角度,刻意给他注入“红色因素”,以把李承干和旧政权进行彻底切割,对李承干人为地加以“拔高”。尽管其主观上是善意的,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这不是历史,不是真相,也无助于我们研究、了解和理解一个真正的李承干。

众所周知,李承干终身未娶。对于这点,不管是李承干自己的文字,还是包括各厂厂史在内的有关他的文章,以及一些地方志书,要么避而不提,要么仅仅简单叙述事实而已。其实,作为一个地位如此显赫的名人,却一直单身这个事情不仅在当时不会不令人关注,而且在以后的人们谈论起来,语气往往也是唏嘘不已。这也成了一个谜。

笔者下面通过分析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李承干的个性,斗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试图解开这个谜。

李承干的青春时期,大部分在日本度过。那时,一方面他的心中装满了科学救国、实业报国等大事,另一方面在男多女稀的留学生中,他又是一个务实却不太浪漫,腼腆甚至有点拘谨的男生,年龄也比多数留学生大些,遇上心仪对象的机会应该不会太多,可能也萌发过短暂的恋情,但没有维持下去。

1917年学成回国后,李承干已29岁,先在家乡湖南工作过一段不长的时间,随后开始了长达10年的辗转,直到1927年他39岁时才稳定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李承干一直把精力放在找寻自己事业的定位上面,考虑个人感情也许比较少,也有可能产生过感情萌芽,总之是没有成长为爱情。就任厂长后,已是中年人,自然少不了有人为他的婚事来操心。如果李承干是一个在男女问题上很传统的男人,娶个年轻漂亮的太太,甚至再娶几房姨太太都不是问题,尤其对他这种地位显赫又喝过洋墨水的高官来说更是如此!可李承干偏偏平生最看重平等,不愿视妻子为自己的附庸。做他的妻子,不能指望他升官发财,仅仅能支持他干事业也是不够的,更应当是那种有一定阅历、能和他进行心灵交流的知性女子。虽然漂亮的女性很多,崇拜李承干的女性同样很多,漂亮而又崇拜他的女性也不会少,但李承干不会只看中这些。笔者认为,李承干终身未娶的原因,就是他心中的理想爱人的形象与现实中他身边的女子无法交汇,所以孙学斌夫人才会发出那样的感叹。

随着时间推移,李承干自己可能也看到了这点,所以抗战时遇到别人给他张罗婚事,他总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口回绝。后来,由于有妹妹照顾其生活起居,李承干也逐渐习惯了单身生活。

李承干虽然自己终身未娶,却对员工的婚姻、家庭问题十分重视,他认为“美满的家庭”是“人生至乐”。由于第21兵工厂男女比例悬殊,李承干很为未婚员工的终身大事操心,不仅建立了婚介机构,还为他们操办集体婚礼。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承干有着与平常人一样的婚姻家庭观。再稍微深入思考下,就能感到李承干在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教训来帮助促成年轻员工的婚姻大事。

尝试解开李承干之谜的过程,让笔者更加了解,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理解了李承干这个“人”,一个大大的“人”。

还原一个真实的李承干,不仅没有让笔者对他的崇敬之情有丝毫减损,反而让笔者对他的景仰之情更加强烈。

猜你喜欢
兵工厂金陵
未来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未来兵工厂
植物兵工厂
登金陵凤凰台(节选)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张祜 题金陵渡》
醉一场金陵遗梦,留一片丹心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