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宁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江苏南京,210018)
1912:孙中山力行社会变革
刘小宁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江苏南京,210018)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即根据孙中山的命令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法令,其核心就是革除中国的陈规陋习。
中国自秦汉至宋明,男子均束发于头顶。自清兵入关后,强令男人剃发、留辫子。这种发式已成为民族压迫的标志,被外人讥为“豚尾”或“半边和尚”。孙中山留学海外多年,接受了大量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他认为,男人头上拖下一根长辫,是清朝贵族奴役汉族人民的标志,是封建习俗的残余,男不男,女不女,既不雅观,也不方便,更不卫生。20世纪初叶,中国一些接受西方新思想的青年学子,早已经剪去了这根又大又粗的辫子,但在公开场合还是有所顾忌的,毕竟中国还是大清王朝的天下。孙中山本人长年在海外奔波,与清王朝彻底决裂是在1895年12月。这个月,孙中山发动了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为躲避清军的搜捕,由广州辗转顺德至香山再到澳门,然后抵达香港,最后转赴日本。就在他躲避追捕的过程中,孙中山剪去了这根象征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标志——辫子。
孙中山在就任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后,下决心要剪去辫子。临时政府成立后的1月5日,总统府秘书处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向各地发出剪辫令电报,要求“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沪军都督陈其美立即发出两个布告,称:“强制人民把头发编成辫子,是地球五大洲所无之怪状,亦历史数千年来未有之先例”。一时间,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股剪辫热。有的地方组织了义务剪辫大会,当场就有数万人要求剪辫。孙中山则身体力行,他首先要求总统府中全体工作人员和军人剪去辫子。孙中山此令一下,几天之内,总统府中的军政人员一个不剩地将辫子剪去,个个都剪成了平头或西式发型。孙中山还要求军人在文官的陪同下,带上剪刀,走上街头,先向老百姓宣传留辫子的危害和剪辫子的好处,还请了外国人为中国人设计新发型。孙中山要求官兵们向百姓们作宣传时要耐心,同时也下达强制性的命令。
3月5日,孙中山发布《命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称:满虏窃国,易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今者民国成功,凡我同胞……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到这一年的夏天,南京城中老百姓的辫子差不多都剪完了。只剩下一些清朝遗老遗少们还保留着辫子,为掩人耳目,还羞答答地把辫子盘在头上,藏在帽子里,但此时已成过街老鼠。有的保皇党人为了应付局面,将辫子剪了之后才敢上街,回家又装了根假辫子。农村里的许多人都不敢到城市来,一来就会被剪了辫子。但到了夏天,出汗发了臭,实在捂不住了,只好痛下决心剪了它。清朝统治者强加在人民头上的这个枷锁纷纷落地。
军人上街剪辫子
缠足是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礼教强加给妇女的一个残忍的酷刑。自五代以来,南唐后主李煜就下令宫女一律缠足。到了宋朝,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日见加深,此时缠足已经作为一种制度,凡女子出生后必须缠足。孙中山深知中国封建社会的这一恶习,临时政府成立后,放足成了临时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3月11日,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称“此等恶习尤宜先事革除”。内务部总长程德全不在任上,次长居正即根据孙中山的指令下达内务部令,要求各省立即将已缠足者放开,未缠者不许再缠,如有违抗命令者,无论官员家属一律予以重罚。命令既下,各省纷纷执行。自此命令下达后,受到世界讥讽的缠足恶习终于得到了根本的改观。
清代的服饰,男子着长袍马褂。孙中山认为这也是专制统治的象征,冠裳的落后就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落后,“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孙中山早在1895年广州发动第一次起义失败后,就在横滨“剪辫,易西服”,表示了与清王朝彻底决裂的决心。在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孙中山曾说过:“从前改朝换代,必改正朔,易服色。现在推倒专制政体,改建共和,与从前换朝代不同,必须学习西洋,与世界文明各国从同”。
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下达临时大总统令颁定军士服装,要求“军士衣帽,无论阶级,一律黄色,惟领章及袖口,则照阶级分为五色”。这是对军服的改革。并公布男子常礼服有两种:一种是西装式,一种是褂袍式。由此,彻底摒弃了清代官袍的上小下宽,以及马蹄袖、厚底靴等旧式服饰。孙中山以长袍与西服并存作为一种过渡。
其实,孙中山早就吸收了日本学生装的优点并加以改造,设计出一种新式的中国服饰——中山装。这种服装为单立领,前门襟有9个扣子,上下有4个明袋。类似服装在青年学子中很流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将这种服装加以改造,领子改为立翻领;前门襟改为5个明扣,4个明袋为平贴袋,上下对称,袋口加软盖,再加钉一颗纽扣,既美观又可防止袋中东西遗失。袖子与衣服分开裁剪,袖口还钉有3粒扣。这种式样比西装简洁,既庄重,又显得精神。后来,有的学校在上课时,教师甚至对学生这样解释说:这4只口袋表示了“国之四维”,前襟的5个扣子代表了“五权宪法”,袖口的3个扣子象征“三民主义”。
外交部收内务部“废除清朝恶习”的咨文
同样,中山装的裤子也参照上衣进行了改造。前面开了缝,钉暗扣;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大暗袋,平时手插在袋中,显得洒脱自如;前右部还有一小小的暗袋,可放手表等小物品;裤腰打褶,裤管翻边。这也是中山装的一个特色。
孙中山不仅自己设计,而且还进行推广。他身体力行,亲自在各种场合穿着。一时间,这种服装很快流行开来,尤其是在青年学生中成为一种时尚。
刑讯,是中国古代对付犯人或一些无辜者的一种野蛮的逼供手段,是以人体难以承受的折磨来达到执行者的目的。清朝官署的大堂上,各种刑具一溜摆开,有木枷、老虎凳、夹手指的夹子、胡椒水等等。孙中山认为,残酷的刑讯以及不人道的体罚,也是一个社会极端落后的表现,为开明社会所不齿,为万国所摒弃、所讥讽。他认为,清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虐政所致。对此,孙中山是深恶痛绝的。在颁布的禁止刑讯令中,孙中山一再强调:各级官署审理案件,不准再用笞杖枷号及其他不法刑具,罪犯应当受罚时,由用鞭抽、上枷,全部改为课以罚金或拘留。
孙中山还要求内政、司法二部下达《通饬所属禁止刑讯》的命令,今后不论行政、司法官署,及何种案件,一律不得使用刑具,并销毁一切刑具,废除上刑的制度,禁止体罚;如有不肖官员日久故态复萌,重煽亡清遗毒者,一律免官,并通过司法治罪。
在清王朝,官员有老爷、大人、奴才、小人之分,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森严等级制度,也反映了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这与孙中山崇尚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是格格不入的。自他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直就很注意政府官员之间、官员和百姓之间、上司和下属之间的称谓关系。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任上,曾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下令内务部将《通知各官署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通告全国,称“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份之名称”。孙中山还下令:今后各官府人员之间相称,均以官职称之,不得再称大人、小人、主人、奴才;民间普通称呼,则称先生或君,一律不得沿用前清官府的恶称。
跪拜,是一种宣扬愚忠愚孝的封建礼节,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人格上的不平等。在临时参议院成立前,孙中山就在各省代表会上力主废止跪拜礼节,并规定普通相见为一鞠躬,最高礼节为三鞠躬。孙中山此言一出,全场掌声热烈,全体代表一致通过。当天下午,各代表见面时纷纷鞠躬行礼,不亦乐乎。此后,封建的跪拜礼被鞠躬礼所取代,并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来。
《临时约法》阐明了共和国家对保障人权的高度重视。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上存在有大量的“贱民”阶层。他们的人生受到很大的限制,长年累月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连基本的生存权都得不到保证,更不用说享有平民的权利了。更有甚者,一旦“贱民”加身,那么世世代代都要“世袭”下去。真可谓:一人蒙垢,辱及子孙,蹂躏人权,莫此为甚。孙中山长年与所谓“贱民”们打交道,深知他们生活之艰辛。长期以来,他一直立志改变这种状况。他曾痛心疾首地说:“此情与奴隶有何不同,如不改,谈何共和民主,谈何民生民权。”南京临时政府刚一成立,孙中山立即通令改“贱民”的身份,正式宣告:当兹共和告成,人道彰明之际,岂容此等苛令久存,为民国玷?孙中山还宣布,所有贱民,对于国家社会一切权利,公权若选举、参政等,私权若居住、言论等,均一体享有,毋稍歧异,以重人权,而彰公理。
同时,孙中山饬令内务部下达《禁止买卖人口文》,郑重声明过去的一切买卖契约全部取消解除,今后一律成为雇主佣人关系,不得再以贱民或奴才称呼,不得再有买卖人口事情发生,违者重罚。孙中山还任命石瑛为禁烟总理,以临时大总统名义发布《禁栽禁食鸦片命令》,列举鸦片的危害,并咨请参议院在立法时剥夺吸食者的选举、被选举权等一切公权。孙中山要求通令各省,摒绝恶习,永雪东亚病夫之耻,长保华夏清明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