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付君
(江苏省档案局,江苏南京,21000810008)
新中国苏北淮河治理
沈付君
(江苏省档案局,江苏南京,21000810008)
苏北地区四面环水,东向黄海,南面长江,西迎淮河、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北接沂沭泗水,且位于江河下游,上水来量广泛,下游去路狭小,中部地势低洼,一旦发生洪涝灾害,极易造成田禾被淹,人民生命财产受损。为了结束自南宋以来长达七个半世纪的淮河灾害局面,中央人民政府、淮河流域豫皖苏三省以及苏北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实践。
1949年4月苏北全境解放后,即陆续展开了一系列治淮工程建设。1949年11月至1950年4月,测量废黄河一线长约262.67公里河道。在1949年冬修的基础上,1950年春在面临春荒严重的形势下,采取生产与救灾相结合,“按方给资、多做多得”的方法,再次启动了以淮河治理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仅苏北地区就动员民工97.87万人,完成土方量5313.17万方。1950 年5月之前,完成了新沂河经骆马湖至燕尾港工程,初步构筑了全长186公里的入海水道,修复了375公里长的运河大堤。
这些治淮工程是局部的治淮工程的初步探索,并形成了三条宝贵的经验做法:采取以工代赈的工作思路,有效地解决了春荒时节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特别是“多挑土多得粮”的办法,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大工程采取“大会战”的方法,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是提高施工效率的有效措施;干部带头、发动群众自觉投入水利建设,提高了人民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使广大群众更加相信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府的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这一时期的治淮工程,是人民群众从对党和政府由疑惑,到相信,再到拥护与爱戴的过程,也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鱼水关系的过程。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劳动积极分子、工程技术骨干和深得人民群众信赖的基层一线干部。这些治淮工程是在当时华东区军政委员会和苏北人民行政公署的组织领导下,开展的一次群众性的治水运动,有力地改善了苏北地区水利条件,为恢复生产打下了扎实基础,也为今后的淮河全域治理积累了经验。
1950年夏,淮河流域再次遭受水灾。这次水灾引起了中央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同年8月25日,政务院召开了第一次治淮工作会议,提出了“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的方针,确立了“豫、皖、苏三省共保,三省一齐动手”的原则。10月14日,政务院做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对淮河全流域治理提出了方针措施。其中对苏北淮河下游治理的具体措施为:“下游,应即开辟淮河入海水道,加强运河堤防及建筑三河活动坝等工程”[1]。当年11月12日,治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形成决议确定1950年的苏北治淮重点放在入江水道疏浚、培修洪泽湖大堤及运河堤、修建运河12个涵洞等6项工程(即治淮一期工程)。这些工程的有力实施和如期完成,产生了较高的农业生产收益,苏北地区获得了历史上少有的农业丰收,仅淮阴专区1950年就收获粮食13亿斤,1951年收获粮食22亿斤,广大苏北农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1951年5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8月,水利部召开第二次治淮会议,根据当时的水文计算成果,决定不开辟入海水道,除继续进行必要的沂、沭、江、海堤防工程及农田水利工程外,重点开辟长达170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结合排泄淮河洪水入海(即治淮二期工程)。
苏北灌溉总渠从1951年11月开工,至1952年4月完工,在6个月时间内,实际工作仅80天,以230万民工完成了7300余万土方,为苏北2580万亩农田灌溉打下了坚实基础,也避免了里下河地区再次遭受洪水灾害。这期间,苏北水利工程建设总的方针是治淮、导沂、复垦并举,作为配套建设项目,复建了淮阴高良涧进水闸和淮安运东分水闸,同步进行了皂河节制闸、船闸和骆马湖泄水闸等闸坝建设项目。以上建设项目均于1953年汛期来临前全部按计划完成。从1950年夏至1953年夏这三年内,整个苏北地区共动员近千万民工,完成土方4亿方,复建大型闸口14座,修建一般涵闸32858座。这些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建设,是建立在国家科学统筹全域治理总方针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千百万劳动人民辛勤奉献基础上的,更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党和政府坚强有力领导基础上的。治淮项目的如期完成,基本解除了苏北地区水灾威胁,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年丰收,苏北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也为苏北地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日益良好的水文环境。
1952年,世界工会联合会各国代表、出席亚洲和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代表前后共185人,参观了苏北灌溉总渠、高良涧进水闸、运东分水闸及施工中的三河闸工地,对新中国成立之初展开如此大规模的治淮工程,并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无不交口称赞[2]。
苏北治淮各项已建工程发挥了显著作用,经受住了1954年大水的严峻考验,确保了里运河和洪泽湖堤防的安全,避免了1932年大水那样的灾害,但暴露出一些问题。
民工奋战在苏北治淮工地
1.前期调查研究等技术准备不够充分。特别是1950年春的治淮工程,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农水处在呈报的工程总结中,进行了极为严肃而客观的“工程中的缺点和错误检讨”[3]。由于掌握资料少,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工程测量不够精确、工程计划不够缜密,粗忽放样,技术设计方面走了不少弯路,从而使施工计划一变再变,经费预算一增再增,技术设计与群众施工、与行政管理结合不够紧密,导致不少工段技术要求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后期普查有所发现并部分纠正。二期治淮工程前期测量过程中,钻探因受工具及渗水影响,未能得到精确结果,少数砂礓土未能予以重视,深层的砂礓板、黑钢土、淌河等没有先期发现,导致后期工程受阻。其中盐城专区东台县工段黑钢土竟占全部土方量的20.23%,淮阴专区淮安县工段砂礓土深达3.8~6.3米。
2.工程防洪标准不能适应地理气候变化。施工期间因雨雪天气过多,地下水激增,土壤凝冻,含水量又多,致滑坡、沉陷、裂缝等现象时有发生。苏北灌溉总渠建设过程中仅盐城专区建湖县总队部分工段烂土脱坡就长达3公里,须待土干后才能修补。淮阴专区穿河挤淤筑堤,部分堤段屡次发生裂缝,工程质量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陆续采取开辟干渠涵洞,建设输水闸、挡潮闸,堵闭归江坝等措施。各涵洞及闸坝的建成,特别是1953年射阳六垛南、北闸和海口闸的建成,有效地阻止了海水倒灌,增加了排水效能,淮河出海通道终于建成。
3.淮河治理与废黄河治理关系处理有失偏颇。苏北地区淮阴以北自宿迁、泗阳至涟水有一条废黄河。民国时期的“导淮入海”工程,在废黄河下段新开了20多公里长的“中山河”,但疏导张福河、中山河主要排洪归海水道的计划并没有实现。直到1960年2月才在废黄河中山河口建滨海闸,挡御海潮,可蓄水灌溉,其上方的杨庄闸控制泄洪,可引水灌溉,从而实现了自清同治以来的百年“导淮入海”梦想。
淮阴工程段湖底镇淮铜牛
4.淮河流域治理与管理责任存在交叉现象。淮河流域江苏、安徽两省,在徐州周边地区的流域治理存在责任交叉的现象。为便于全盘统筹规划协调,明确治理与管理的责任主体,1954年1月,治淮委员会召集苏皖两省协商,形成“洪泽湖蓄水位问题研究会议纪要”,经华东局、水利部转报政务院,并于同年12月经政务院批准,将安徽省的泗洪、盱眙两县划入江苏省,将江苏省的萧县、砀山两县划入安徽省,并将原隶属山东省的徐州专区划入江苏省管辖。
苏北淮河流域治理,是豫、皖、苏三省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中央人民政府站在全局高度统筹决策顶层设计的结果,也是苏南地区乃至全国人民鼎力支持的结果。这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
一切建设的出发点必须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在苏北刚解放、新中国成立伊始,战争创伤未愈,淮河流域人民群众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民意,首先从恢复生产、改善民生着手,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当时苏北行署所在地的扬州以及泰州、南通、淮阴、盐城四个专区的青壮年,从数百里外徒步奔赴淮阴治淮工地(当时隶属泰州专区的六合县民工更是徒步800华里),开始了横贯苏北,以苏北灌溉总渠建设为重点,以骆马湖大堤、洪泽湖大堤、运河大堤、导沂工程和高良涧、运东、皂河、杨庄活动坝等闸坝为配套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全盘科学统筹规划。淮河流域面积为19万平方公里,从源头河南桐柏山经江苏洪泽湖入江或入海,全长1000余公里。苏北治淮工程是在毛泽东号召下,周恩来关怀下,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水利部总体组织筹划,淮河上中下游统筹兼顾,摒弃了过去的局部治理、只求治标、下游只求泄水,纠正为全域治理、以求治本、下游蓄泄兼施的思路,达到了兴利除弊、保证淮河流域人民永久利益的效果。为此,在淮河上游的较大山谷建设了白沙、板桥、佛子岭等蓄水库16处,小型水库数十处。在中游的安徽霍邱县城东湖、城西湖等处增加蓄水量,从而有效减轻了苏北洪泽湖的蓄水压力。
苏北治淮工程必须紧紧依靠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治淮工程仅投入建设一线的水利专家、工程师以及各种技术人员(包括苏南行署派遣)就达16000余人。至1952年,为筹建三河闸等一批大中型涵闸工程,从全国各地抽调干部、青年学生等800余人,又从湖北荆江分洪工程调来技工550人,从上海、南京等地招聘各种技术工人约4800人。数百个运输站、数千艘船只将东北、山东、湖广等地大量粮食和物资器材源源不断地运往治淮工地。
广大人民群众永远是国家建设的主体和智慧源泉。仅以当时淮阴专区宿迁县埠子大队董大车小组为例,他们提出“三大”(锹头大、车头大、筐头大)、“四自”(自挖、自上、自推、自倒)、“五快”(挖快、上快、推快、倒快、上班快)的工作方法,在治淮大军中得到迅速宣传推广。苏北治淮工地上还组织了比效率、比标准、比劳动组合等“爱国劳动竞赛活动”,并提出“把河床当战场、把工具当刀枪、把砂礓土当美帝”等革命英雄主义口号[4],奏响了切合时代特点的最强音。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比强大的,苏北治淮工程再次证明人民群众能够创造历史。在当时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大背景下,苏北治淮工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苏北人民建设祖国、保卫家园的一场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大决战。
[1]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农水处:《苏北水利建设三年来的成就》,江苏省档案馆藏,7011-001-0033。
[2]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水利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第10页。
[3]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农水处:《苏北一九五○年上半年水利工作初步总结》,江苏省档案馆藏,7011-001-0353。
[4]苏北人民行政公署:《苏北治淮工程报告》,江苏省档案馆藏,7011-001-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