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江涛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落实企业战略、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不仅是较为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也能够提升企业成本控制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正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本文从战略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关系入手,对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战略导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合理地、系统地、有效地进行企业资源的配置,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作为一种系统性的企业管理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目前我国有不少大型企业已经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战略管理在当今企业外部环境瞬息万变、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起着一种主导作用,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与首要任务。战略具有长期性和前瞻性,而预算则是相对短期的、现实的和可操作的。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的定义关系
(一)对企业战略来说,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反馈、调整、修正功能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以战略为导向,分配、整合资源,再对所有企业资源进行预算管理,适度地分权或授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得更为合理化、科学化。另一方面,为确保战略本身的严肃性、谨慎性,进一步让全面预算管理更加适应企业战略,就需要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按照企业实际执行状况,及时对战略作出调整、优化,从而更高效地完成企业任务。
(二) 全面预算管理是具体落实企业战略目标的有力保障
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本身就肩负着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使命。无论是过去的生产经营计划,还是现在的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都是为了完成这些目标而进行的工作安排和制度选择。可以说,具体指标的确定、管理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择,无不是以完成这些目标为中心的。另一方面,企业战略目标有赖于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分解、细化并最终实现。没有全面预算管理的支持和保障,战略目标将难以落地,企业的战略规划也就无法实现。
(三)围绕企业战略,全面预算才有意义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是合理配置资源,使企业的长短期同标、战略和年度计划很好地协调,促进企业战略的实现。所以全面预算管理必须紧密围绕企业战略来组织实施。以战略为基础,对资源实行分配,有效地整合、配置企业资本与其他可用资源,有效地管理、调整企业战略。
二、有效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策略
(一)预算设计与实施坚持战略导向的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的战略是计划与目标的关系。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是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盈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设计与实施上,一定要坚持战略导向的原则,企业的战略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导航,指导企业开展各项活动,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遵循与符合企业的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也一样。企业战略是企业经营要达到的目标,因此必须要在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有所体现。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设置应围绕企业战略
企业应围绕战略建立相应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并与企业的战略管理组织机构有机结合。使企业战略意图能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予以表达、分解。企业的战略决策者或管理机构应该是企业全面预算的批准者,才能保证预算不偏离战略和目标。同样,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机构、执行单位、监督检查机构等的设置也应与企业的战略管理机构、企业运营管理机构进行有机结合,或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使企业日常业务的开展在全面预算的覆盖下有序进行。
(三)建立以项目管理为主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企业战略通过层层分解会形成多个子战略,子战略再细分可称作为项目。建立以项目管理为主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就是将企业的预算按战略分级分层的模式分为总预算、子预算和项目预算。通过项目预算保证和促进项目目标的实现,通过子预算保证和促进子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四)有效的反馈机制是实现预算目标的保证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必须要建立全面预算的反馈机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企业下一个季度或者周期的预算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为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评,监督预算的执行、落实,建立起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奖惩机制,能保证企业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
(五)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深入企业的各个层次
不少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浮于形式,不以战略为导向,全面预算管理就会囿于短期目标,产生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同样,战略如果仅仅停留在高层,没有以预算为依托,在组织的各个层面贯彻执行,就会成为一纸空谈,毫无价值全面预算管理要想成功,必须将战略和全面预算的思想深入组织的骨髓,以战略指引员工,以预算协调员工,实现各自的分解目标,最终整体上实现企业战略。
三、结束语
总之,建立以企业战略导向下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可以使全面预算管理不偏离企业战略,提高预算的可行性。同时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高效的配置利用,促进企业战略实现。
参考文献:
[1]巴曙松.金融危机下的全球金融监管走向及展望[J].当代经济,2009(08上).
[2]罗春婵.金融异化视角下的金融危机成因分析[J].辽宁经济,2009(10).
[3]丁忠兵.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层启示[M].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