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2016-11-03 14:09杨涛张雷杨珂杨亚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5期
关键词:胆总管淀粉酶胆管

杨涛+张雷+杨珂+杨亚鹏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46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 均应用腹腔镜联合ERCP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6例患者均插管成功, 顺利完成ERCP取石术, 成功率100.0%。发现泥沙样结石5例, 胆总管完整结石41例, 结石直径均<15 mm。46例胆总管结石取尽并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ERCP术后, 8例一过性淀粉酶血症, 其中血液淀粉酶值为正常值3倍以上5例, 2例急性轻型胰腺炎;无LC与 乳头球囊扩张(EPBD)/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关联并发症发生。结论 治疗胆囊结石伴有胆道结石应用ERCP 与LC术联合, 安全有效、创伤较小, 且可达到微创治疗效果, 两镜联合应用在临床治疗胆囊结石伴有胆管结石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腹腔镜;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5.053

近年来, 逆行胆胰管造影已逐渐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1]。临床治疗中多经ERCP后实施EPBD或EST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本研究应用腹腔镜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 观察治疗效果, 为临床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46例采用两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4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67.8±8.5)岁。

1. 2 方法

1. 2. 1 手术器材 PSD-20高频电发生器、日本Olympus 公司的JF-24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碎石器。取石篮、鼻胆引流管、取石气囊、Boston导丝、Olympus 切开刀;造影剂应用76%泛影葡胺;数字胃肠机。德国storz生产的超声刀、腹腔镜设备。

1. 2. 2 手术操作 十二指肠镜下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插管, 注入30%泛影葡胺15 ml, 透视下, 对肝内外胆管病变位置准确掌握, 进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或将鼻胆引流管留置, 应用电切(30 W), 在乳头11点切开乳头括约肌, 做切口, 长10~15 mm, 用气囊与取石网篮将胆石取净, ERCP操作完成。术后3 h、24 h对血肠淀粉酶进行检查, 恢复正常后, 10 d左右根据常规四孔法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 1 手术结果 ①ERCP术:46例患者均插管成功, 顺利完成ERCP取石术, 成功率100.0%。发现泥沙样结石5例, 胆总管完整结石41例, 结石直径均<15 mm。46例患者中, 泥沙样结石2例, 用气囊与取石网篮联合取尽;1例通过碎石器碎石后取尽;43例经取石网篮一次取尽, 结石取尽率100.0%。46例患者均将鼻胆引流管留置。②LC术:所有患者均于ERCP术后10 d左右实施LC术, 其中1例12 d, 14例11 d, 24例10 d, 5例9 d, 2例8 d, 平均(10.7±1.1)d。③46例患者经联合治疗住院时间为13~20 d, 平均住院时间(15.5±2.1)d。

43例患者经门诊复诊、电话随访3~17个月, 平均随访(13.9±2.7)个月, 随访率为93.5%(43/46), 均无异常表现。

2. 2 并发症发生情况 ERCP术后8例一过性淀粉酶血症, 其中血液淀粉酶值为正常值3倍以上5例, 但无发热、腹胀、腹痛, 经药物治疗后, 48 h内降至正常值以内;2例经CT证实为急型轻型胰腺炎, 发生率为4.3%(2/46), 经抗感染处理, 1周内血液淀粉酶数量下降, 无腹痛、发热、腹胀, 症状得以控制。无LC与 EPBD/EST关联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传统治疗中多采用T管引流、胆总管切开取石、开腹胆囊切除术, 取得疗效显著, 但恢复慢、创伤较大, 术后拔除T管时, 可能发生胆漏, 易导致胆道变形及结石再生[2]。目前, 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外科微创手术中。尽管医学上已尝试实施LC手术同时进行胆总管探查取石, 但其受限于技术条件及设备等因素, 目前尚难以普及。通过ERCP术对胆道良性病变的针对处理, 操作娴熟, 疗效显著, 已被普及。因此, 临床治疗胆囊结石伴有胆道结石病变的首选微创治疗术式就是ERCP 与LC术联合。

目前, 临床应用ERCP 与LC术联合治疗的先后顺序存在异议。综合相关研究报道[3], 应先行ERCP后行LC术, 理由为:①ERCP对肝内外胆管病变情况准确掌握, 胆管狭窄或结石一经发现, 即刻EST将狭窄单管切开, 并实施取石, 若LC术结束后胆囊小结石落入胆管, 可使小结石从EST切开后的宽大出口排除, 或再次实施简单排石治疗。②通过ERCP可充分了解胆道树影像资料, 术后将引流管常规放置, 确保胆道引流畅通, 并通过鼻胆引流管造影充分掌握结石残留情况, 且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避免导致胆管损伤。③术前CT、B超结果结合ERCP影像资料, 判断是否实施LC术, 降低中转开腹量。本研究中, 46例患者均行ERCP 与LC术联合治疗, 46例LC术治疗均无中转开腹。ERCP 与LC技术虽已成熟, 但仍有并发症发生。ERCP术后胰腺炎为ERCP实施具有局限性的主因。主要因EST、反复胰腺插管与高压注射造影剂所致, ERCP术后胰腺炎与操作技术有关。本研究中出现2例出现急性轻型胰腺炎, 经处理后, 症状得到控制。因此, 手术过程中应规范化操作, 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以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 ERCP 与LC术联合治疗胆囊结石伴有胆道结石, 安全有效、创伤较小, 两镜联合应用在临床治疗胆囊结石伴有胆管结石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殷俊杰, 蔡阳, 张筱凤, 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伤患者的诊治.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6, 22(1):27-29.

[2] 许松欣, 丁岩冰.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进展.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5, 38(4):376-379.

[3] 方海星, 邵锦晖, 袁年勇, 等.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浙江医学, 2015, 37(8): 682-688.

[收稿日期:2016-04-26]

猜你喜欢
胆总管淀粉酶胆管
早期护理对腹腔镜胆总管患者术后炎症应激的改善探讨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再治疗有哪些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的对比研究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
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的病因分析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探讨
4种金属离子对红白锦鲤消化组织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肝外胆管恶性梗阻X线造影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