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灵君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研究党建理论的资深学者、知名党建专家。
扬弃传统官德,一定要从破除特权思想、官本位思想开始。特权思想是官本位的自然衍生,也是官本位的真实写照。
中国的官本位大致有这样几个特征:官是国家机器的构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层次都要设立相应的官位;官之间有等级和相互制约;任何一个官都有其所管的范围;官在其所管的范围内是最高的主权者;官员的地位由其职位决定;各等级的官构成集权官僚制的主体;官员按资历、政绩提升职务;官本位以“天命论”为哲学基础,为官之位,由天命决定。于是,这套机制、规定、心理久而久之运行之后,就成为固定的、视乎先验的意识,这就是官本位的观念。
中国共产党信奉的理念与特权思想不相容。《中国共产党章程》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搞特权的危险性:“我们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关心得太多了,就没有多大的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顶多只能在形式上搞一些不能不办的事情。现在有少数人就是做官当老爷,有些事情实在不像话!脱离群众,脱离干部,上行下效,把社会风气也带坏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反对特权的思想,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要建好笼子。笼子太松了,或者笼子很好但门没关住,进出自由,那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洁准则,既严以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绝不能手软。”
扬弃传统官德,还要善于破除在农耕文明中根深蒂固的“当官发财”理念。
“千里做官只为财”“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升官发财”等理念铭记于众多官吏心中。在两千多年的农耕文明中,这算不上什么秘密,也并非违背礼教,而是传统官德的另一副面孔罢了。普通官员除了俸禄和按官职得到的土地占有权如职分田、家业田、勋田等“正道”收入外,还有大量的“外财”收入。这些外财收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合法”的收入,如税收中的盈余以及各种名目收取的“礼”品或“礼”金。另一种就是连集权官僚制也不容许的贪污和贿赂。所以,李宗吾在《厚黑学》一书中披露了中国官场文化的求官、为官“十一字决”,其中求官有六字真言,为官也有六字真言,为官六字真言最后一言就是“弄”,即弄钱。这是过去求官和为官的目的和出发点。于是,当官发财理念的盛行,成为官员贪污腐败的心理动力,成为腐败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也成为几千年中国政治文化的一大特点。
中国共产党人反对当官发财的理念。《中国共产党章程》中也有这样一段话:党的干部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不正之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量身定制“八项规定”,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大力遏制党内不正之风。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选择从政时就不要在从政中发财,选择发财就去合法发财”。2015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责任编辑/王远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