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璧
摘要:我国现正处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碰撞交融。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十分重要,必须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提升青少年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人格;教育;培养;呼唤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30-01
人格教育是指对人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人格主体性和社会化发展的教育。人格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极为重要内容,不仅现代学校应予重视,而且家庭和社会均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人格,既然名格,就是方方正正,于某事某情某理,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恪守一定尺度分寸,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所谓“富贵不能淫”,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所谓“威武不能屈”,总是平平静静、从从容容,按一既定的方向走路、按一预定的方式做事、按一定的准则做人。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人格是信念,信念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如坝挡水,波澜不惊。人格是力量,如大江东去,势不可挡。人格是魅力、是从容、是大度、是骨气、是气度……。人格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背脊。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对人格的忽视。重智能、轻人格;重智商、轻情商,在学校、家庭中普遍存在。在现实教育实践中,有一种普遍的错误倾向,就是把学校教育“窄化”为智育,又把智育“残缩”为分数,再把分数“划分”为等级,最后以等级来“评说”好坏,许多工作方式明显地表现出重智能、轻人格的倾向。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常把高分作为评价学生优良的唯一标准,忽视对其人格作出评价。往往一些高智能、高分数的学生在人格上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由于智能的光环作用而不易被发现,以致未得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学生因不堪忍受这习重负杀死生母的悲剧,正是这种现象的佐证。“好学生”杀母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我们现代教育的深刻反思,加强青少年人格培养得思想道德教育已成社会共识。
学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办“人民满意学校”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然成才必行成人,成人必先育人,只有当知识与品格、意志、价值观倾向等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才能培养健全人格,造就有用人才。人格,完全就是一种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你可以貌不惊人,才智平平,无功可炫,无能可逞,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楷模万众、万人仰止。精神之力,盖超乎外貌之魅和才智之强,别是一种震撼,一种导引与向往。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大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们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在这个故事却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人格是精神,这种精神修炼的形成非朝夕之功、一蹴而就,是一个十分缓慢、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学校,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这不仅需要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去“言传”,更需要我们的灵魂工程师去“身教”,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若能以自己的人格感召力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诱导学生,帮助学生,其思想政治教育就不会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空洞乏味。只有将外在的要求变为内在的需要,将外部灌输与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避免强制教育,利用无形教育,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良性人格的影响、感染和熏陶,进而自觉地思考: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做人。良性的人格才会渐渐形成。
然而在人格的培养方面却往往被忽视或不受重视。相互攀比,比谁吃得好、比谁穿得好、比谁老子接送他们用车的牌子响、比谁的老子挣钱多地位高,却不比学习成绩谁好、人格魅力谁不俗,如此这般,怎能造就栋梁之材?即教育急切地呼唤着人格的培养!
人格教育,同样是社会的需要。当今世界信息量激增,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发展迅猛,这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同时也对人的品格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教育基金会专家汤姆·菲利普斯先生曾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急呼:科技不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社会需要人格教育,抓住机遇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是关系现在和未来人才资源保护的重大课题。在一些社会成了生活主流。许多人丧失了对国家、社会、家庭甚至自己的责任感,越来越依靠物质填补心灵的空虚。是啊,如果一代人缺乏正确的人格教育,受害者就是几代。人格教育已远远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更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关心,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尽管各国国民性有所不同:如美国人的粗犷、豪放,法国人的自由、浪漫,德国人的严谨、思辨,日本人的团队意识,但在人格教育方面,诚实、正真、勇敢、公正、善良是各国国民教育最基本、最普遍的要求,是人类最基本的素养。
当今,新世纪的曙光已经照亮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电视、多媒体、书刊、网络等传播的各种信息早已穿透了我们学校、社会、家庭的藩篱,填满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才必先成人,成人就必须重视培养健康的人格,让我们一起、让全社会一起都来关注青少年人格的培养、让他们以崭新的面貌实现伟大“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