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论语》中的“孝”

2016-11-03 16:36赵丹
人间 2016年26期
关键词:仁爱论语君子

摘要:《论语》作为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著作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依然是人们精神世界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其中蕴含着许多精良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的传播与发扬的源泉。“孝”作为一个这部经典中一个重要的话题,一直影响的人们的一言一行,直至今日依然具有值得探讨的必要。

关键词:孝;敬;德;仁爱;君子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52-02

“孝”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孝”字的存在。“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孔子提倡“仁爱”,而“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於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5章。在儒家的传统文化中,“孝”既被看成是人性最初的善的根源,又被看做是政治的根源,孔子在对“孝”的最高阐述是要求子女在父母还健在时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驾鹤西去后继承遗志,若能做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儒家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人的最佳德行的表现。作为君子就应该务本,立于本那么君子之道就莹然而生,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

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有两层含义,首先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也就是物质上的满足,是奉养。在这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说话的语气神态要和气,让父母心中有愉悦之感,也就是色养。子游向孔子请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回答子夏问时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同上)如果,只养活父母,对父母不尊敬,即使每一顿都给他们酒肉吃,也不能算做到了“孝”。孝顺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语言要和气,面色要和悦,行为要恭敬。子夏说:“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事奉父母,要做到尽心竭力。

孔子认为,为人子者应该减少父母的精神压力。“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朱熹注:“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不孝乎?”(《四书集注·为政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作为子女要保重、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生病,更不能陷入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陪伴在父母左右,在他们的老年时光中有子女的陪伴是最美好的。常言说:“儿行千里娘担忧”,当父母年老的时候,要常在父母的身边尽孝道。

有一次,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说:不违背礼的规定,孔子又将这个意思告诉樊迟,樊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孔子再向他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时要以“礼”来事奉他们,父母死后要以“礼”来安葬他们,安葬以后还要按照“礼”来祭祀他们。“事死”有两个方面:一个葬之以礼,一个祭之以礼。孔子主张“三年之丧”,认为“三年之丧”,是“天下之通丧也”。有一次,宰我对孔子说:“三年之丧”的时间太长了,因为,“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一年就足够了。最后,孔子批评说:“予(宰我之名)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孔子批评宰我是一个没有仁德的人,难道他就没有得到过在父母怀抱里三年的爱护吗?同时孔子强调,“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礼记·檀弓上》)“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阳货》)办理丧事,与其把礼仪办得周到详备,宁可过度悲哀。

兄弟之间互爱互助也是“孝”的一种表现。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论语·为政》)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弟妹尊敬兄长,兄长要友爱弟妹,这种兄友弟恭的场面,才能使家庭和谐,让父母高兴。孔子赞颂闵子骞时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闵子骞是一位真正的孝子,别人对于他的父母、兄长赞赏他的话都不持异议和怀疑。

孔子把“祭祀”作为治理国家的四件大事之一,祭祀是十分重要的。祭祀要按照“礼”的规定。祭祀的核心是要“敬”,“祭思敬”(《论语·子张》),要“真诚”,要做到“事死如事生”,做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中庸》)如果自己不能亲自进行祭祀,不能让别人代替,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

孔子强调,作为人子,不但要奉养父母、尊敬父母,牢记父母发年龄。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一方面,父母高寿应该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应该有所恐惧。因为,年龄大了,不仅仅是长寿,更意味着已经衰老的身体可能随时生病,也随时有可能死亡。因此,更应该多关心父母,体查父母身体和精神上的渐变。

孔子认为,继承父志是“孝”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逝世之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对父亲志向和优点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说是做到“孝”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也是强调继承父亲的遗愿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在孝道中占有重要地位。

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想建立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使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要实现这一理想,要从“孝悌”开始,通过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上对君王尽忠,下在朋友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从而扩大到去“爱人爱众”,使社会达到和谐。所以,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作到了“孝悌”,他的人性就得到了很好的改造,他就能遵守社会的规范。孔子的弟子有若把孔子的这一思想作了深刻的理会,他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於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

在孔子以后的儒学发展中,曾子可以说是儒家孝理论的集大成者。孔门中曾子不仅以其孝著称,而且在孝道理论方面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曾子思想以孝为核心,开创了儒家的孝治派。一种较有说服力的说法认为,《孝经》就是孔子及其弟子曾子的探讨,经曾子的门人记录所得。《孝经》是儒家关于孝道的专论,其思想全面完备,把孝的地位与作用推到极致,成为儒家极其重要的经典,它是对孔、曾、孟孝道思想的全面继承发展,标志着儒家孝道理论创造的完成。作为儒家传统经典十三经之一,是先秦孝思想较为系统化、理论化的重要成果,其宣扬的孝道,对整个中华民族观念和信仰,特别是对民间生活产生极其广泛的影响。

孝在孔子那里仅是一种对父母的敬爱的伦理意识,而曾子将孝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使其成为道德的总和,天经地义的原则。在传统的儒家中,仁义忠信礼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而曾子将这些内容都和孝联系在一起,认为讲求仁爱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体现仁爱;讲求仁义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掌握适宜的程度;讲求忠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合乎忠的要求;讲求信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合乎真正的信实;讲求礼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对礼有真正的体会;讲求强大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表现出坚强。在这里,孝完全统摄了一切社会准则,是一切高尚品行的内在依据,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

参考文献:

[1]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孙钦善 .论语本解[M]. 北京:三联书店,2004.9.

[3]孝经[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4]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丁祯彦,藏宏.中国哲学史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38-46.

作者简介:赵丹(1992-),女,汉族,黑龙江伊春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伦理思想史。

猜你喜欢
仁爱论语君子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君子无所争
国风·卫风·淇奥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