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表是中国古老而简单的一种天文仪器,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为正南正北平放的尺,叫做圭;一为垂直立于圭南端的标杆或石柱,汉以后改为铜制,叫做表。根据正午表影投射在圭面上的影长,可以推定冬至日、夏至日与二十四节气;从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可以确定一年的天数。表影正北的瞬间(即一天中表影最短的时刻),就是当地的正午时间,古代用来校正漏壶等计时工具。
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就有一件清代圭表的缩小复制展品。与较为常见的圭表不同,除了南端的表,在圭的北端还有一个比较低的小表,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古代的表高一般为8尺,圭长一般为1丈3尺。而清朝的清钦天监制作圭表时在表顶上加了一截,使表高达到了10尺。如此一来,表影在冬季会落到圭外无法测量了。为此,清人在圭的另一端立了一个小表,相当于圭的延伸,叫立圭,冬季影长时表影会落在立圭上。这样,通过测量这段影的高度就可以推算出10尺表的表影长度了。
到中国科技馆看过这件圭表展品的小朋友可能会发现:圭表的顶端开有一个小孔。那这个小孔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日常生活中,如果仔细观察物体的影子,就会发现物体越高,影子的边缘就会变得越模糊,精确测量影子的长度就会越困难。而影长如果测不准,就影响到了圭表的使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朝人借鉴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发明的景符原理,在表上端设置铜叶,中间开个圆孔,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将正午太阳的像投射到圭面,从而获得日影清晰的边缘,提高圭表测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