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梁柱的交接处理探讨

2016-11-03 20:42袁义茗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26期
关键词:结构设计建筑施工建筑工程

袁义茗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梁柱作为其中一部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梁柱非常容易受到破坏,特别是在交接处,如何将危害降到最低,确保建筑工程安全是整个设计的重点之处。文章探讨了建筑结构设计中梁柱的交接处理,这对于保障整个工程安全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梁柱交接处理;工程安全质量;建筑施工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6-0106-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6.051

在建筑施工中,梁柱交接处处理得是否科学,对整个框架结构起到直接的影响,梁柱节点会受到剪力、轴力和弯矩等作用,并且受力状态呈现出复杂化趋势。所以这就要求在梁柱交节点需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住各相邻构件所带来的压力,确保整个建筑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梁柱交点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探讨如何消除这些因素,进而保障建筑整体施工的质量。

1 梁柱技术处理逻辑

对梁实施优化,可采用本构或者重构的手法,通过分析和研究梁原型中的“元”秩序和材料及力流在梁构件各体系的关系并重新组织,进一步提高结构效能,使结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最后生成逻辑清晰、具有显著表现力的结构形态思路。梁在建造过程中能够运用多种材料,与材料相符的梁结构具有多种表现特质,如:混凝土具有的塑造能力能够让梁外形更加坚实,力量强弱的转变一体化设计能够让梁体彰显出完美的造型;精准的钢材可使梁形体表现更为丰富和细致;木材具有的特质,能够让梁节点具有显著的表现力。优化和重构梁构建能够运用多种不同手段,主要目的在于传递梁内力,并让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调整向轴力方向。优化可以从梁原型进行,将构件分成为若干等要素,在分解、层次化元素后,再通过放大力传力,探索出重新构建梁体的顺序,进而重新组合和设计构件,最后生成受力合理的结构体系,从而探求梁体结构的最基本形态,并试图总结梁体设计的步骤,最终生成完整的梁体。

2 设计结构的方法

设计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的关键环节,良好的建筑设计是形成良好建筑的首要前提,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使用寿命等工作。虽然建筑设计费用并不多,但是却对建筑成本有着极大的影响。设计工作者在设计房屋结构中,要确保图纸合理和规范,通常情况下,结构设计方法大概包括:绘制结构平面图,对抗震设防有着强烈要求的地区,应利用输入结构软件展开建模工作,计算建筑抗震设烈防度值;设计出多个房屋结构图,当代建筑形式复杂多变,建筑物形态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处理结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房顶设计也是扶摇直上。结构设计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设计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空间概念。将房屋设计图纸的主要意思绘制出来,这部工作能够在确定建筑详图后进行,也能够直接绘制出,这步所绘制出来的很完整、统一的设计图纸,也是设计师具有较高设计水平的体现。

3 梁柱设计的基本理解

在梁柱设计时,应提前做好优化设计工作,确保设计质量和水平,并达到很高的效率。在建筑梁柱设计过程中,能够将原有设计和新设计有效融合,从已存在的设计中明确结构次序,对梁构建进行调整,同时还需保证梁柱质量。为了能够确保设计水平和质量,要计算出梁体所能承受的压力,进而确保梁柱能够承受住其压力。对设计者所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要有清晰的设计思路,在设计图纸上能够将建筑结构框架清晰表达出来,还可以让其他设计工作者了解结构设计的特征。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有多种不同形式的梁柱材料。无论最终选用哪一种梁柱材料,都要符合梁柱结构要求,确保建筑梁柱可以有多种不同形式。在建筑工程中,如果梁柱是一种混凝土形式,那么梁柱外形很坚实很有力,也具有较强的塑造性。随着梁的承受力发生的变动,应符合延展性的需求,这样所体现出的梁才是完整的。在建筑工程中,梁属于一种钢材结构,这样梁便具有美观、牢固的外形,梁的使用也不会带来其他任何影响。但设计师应考虑到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设计出科学的梁构建,让梁构建传递出应力。确保设计方案具有复合化和精细化特征,也是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材料效率的方式,在传递力时,尤其是在传递内力时,让其传递逻辑更加明确、清晰。设计师也就是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构建秩序,最终形成高质量的结构框架体系。

4 处理梁柱交接处出现的问题

4.1 钢筋方面的问题

在梁柱交接点中,钢筋构造包括设置节点区箍筋和锚固梁柱钢筋节点两方面。箍筋对于混凝土重要部分有着很明显的限制作用,对于加强节点抗剪度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同样状况下,箍筋之间的距离越小,对混凝土约束力越强,其抗剪力也就越强。对于频发地震的区域而言,制作箍筋是很重要的,需要对其加密,在具体施工中,很多设计工作者只是对梁体末端加密,却没有明确说明出交接点。通常情况下,梁柱交界处包括三方面的交叉,即横梁、柱的钢筋、纵梁,随着钢筋密度的加大,配置箍筋难度也就越大。

4.2 节点箍筋的问题

在相关建筑工程规范中,在框架结构交接点中的箍筋数量,与实际配置箍量对比而言,要比配置箍量多一些。之所以要这样做,很大原因在于这样可加强梁柱承受力,防止主筋由于受到剪切力而受到损坏。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忽略加密节点钢箍的作用,也没有全面了解节点需承受的内力,很多时候还会忽视应按照最小体积对配箍进行配造,也并没有在节点区域进行标记。

4.3 混凝土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中,很多时候为了能够满足建筑承载的多样化要求,达到节约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设计上柱、下柱和梁板时,而选用不同等级的混凝土,但却没有明确说明在梁柱交接点处应使用哪种类型的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中,柱通常都会在梁底标高处留有一段距离的施工缝,运用梁板及节点区域同时展开施工,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贪图方便而运用同等级的混凝土施工,这种做法不但影响着梁柱抗压能力,而且也要破坏交接点的承受力。所以想要加强建筑结构质量和水平,应遵循相关施工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根据施工规范的多项要求,如果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差异时,梁柱交接点应按照梁弱柱强的基本原则,在交接点处所运用的混凝土强度应与柱体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另外,在梁柱交界之处,设置垂直施工缝是与工程要求不符的,这种方法不但影响着施工,也很难保障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结合设计图纸要求,在梁柱接头周围运用小板工具定位,再浇筑梁柱接头部分的混凝土。

5 处理梁柱交接的方法

5.1 处理好节点的箍筋

实际施工中,人们常用的方法是在支上梁板的模板后再放入梁的钢筋框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很多工作者都是在支上梁板的模板之后,再将梁钢筋框架放入,然后再将钢筋节点箍筋放入。很多情况下,因为钢筋安装难度较大,同时施工工作人员没有太高的积极性,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多放箍筋或者少放的情况,这些状况的出现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抗裂性能。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可将在节点处的箍筋做成一种笼状,使用灯笼框将纵向钢筋完全套住,在帮扎牢固后,放入梁钢筋。

5.2 加密梁柱交接点箍筋

从工作人员角度上而言,在梁柱交接点出处钢筋密度较大且有些复杂,如果按照正常方法进行捆扎,其难度也就随之增大,何况还要展开加密工作,其难度系数也就更大。在这个过程中,制作箍筋必须要按照梁柱高度进行计算。在考虑好各种因素后,对各节点展开混凝土浇筑中,对缝进行操作,需要在接点模板安装前做好,确保施工面的整洁、干净。在浇筑之前,应先对其浇筑一层薄薄的水泥,确保新界面与旧界面之间稳定连接。同时在加强梁柱节点坚固性中,要重视浇筑的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掌控好混凝土质量,将混凝土充分捣碎,不能有蜂窝结构,并提高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做好模板支撑。

5.3 处理好混凝土浇灌

在设计结构时,应全面考虑多种因素,使用柱与梁板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既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也能更好地进行施工。对于节点处实施混凝土浇筑时,对施工缝展开操作时,并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同时受到石子自重、振捣等因素影响,在柱的施工缝中,有很多浮浆,处于表面的混凝土会很软,施工工作人员需要在接点模板安装前,将松动石子和混凝土层及时清理。在模板安装后,及时清理杂物,避免浇筑混凝土出现夹层或者裂缝情况。

5.4 制作和安装好模板

在制作和安装模板时,由于处于柱和梁的中心,在此处的钢筋有着很大的密度,受力也是很复杂的。因此在与柱体交汇时,纵梁与横梁高度有着很大差异,很容易存在误差。在制作和安装模板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大难度,对施工工作人员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要精确量好模板尺寸,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按照图纸要求进行,要钉牢模板,其柱头模板也要有很大密度,如果出现松动,应及时加固,否则会出现漏浆情况,这样不但会对梁柱外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梁柱整体质量。

6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中梁柱和建筑安全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梁柱连接处,在设置该处时,必须要做好节点工作,从而保障建筑结构和施工质量。同时梁柱作为整个建筑的中枢,没有合理设计这个部位,导致其稳定性较差,那么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都会下降。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设计梁柱位置,进而提高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锦添.钢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J].建材与装饰,2016,(6).

[2] 吕宏.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影响因素与比较研究

[J].建材与装饰,2016,(6).

[3] 徐菊连.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混凝土裂缝防治[J].江西建材,2016,(9).

[4] 邢华.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思路及其应用实践[J].山西建筑,2015,(25).

(责任编辑:王 波)

猜你喜欢
结构设计建筑施工建筑工程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