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博物馆民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

2016-11-03 05:12奇力木格
关键词:光辐射展柜通辽

奇力木格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呼和浩特市010022)

通辽博物馆民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

奇力木格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呼和浩特市010022)

众所周知,民族文物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依据,其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历史延续性、民族性。博物馆作为文物保存环境,也是文物保护的关键性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空气的温湿度、光线、空气污染物、有害微生物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延续民族传承、更好地保护民族文物,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法,以通辽博物馆民族文物的空气温湿度为出发点,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进行了一些思考。

通辽博物馆;民族文物;保存环境

通辽位于内蒙古东部,在人类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辽地区各族人民遗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也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通辽博物馆收藏着上千件文物,为了研究和利用其中蕴含的民族信息资源,必须保存好民族文物的物质形态。本文论述了博物馆各种环境因素与文物材料的作用过程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通辽博物馆室内温湿度进行了检测,旨在为改善通辽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提供依据,以期更好地展现民族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1 通辽博物馆民族文物收藏及保存情况

通辽博物馆,创立于1975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中建立最早的地区级综合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见图1)。根据数据调查,通辽市科尔沁蒙古族人口占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的三分之一的特点,以及馆藏文物近万件的优势,精心策划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科尔沁历史珍宝》,《科尔沁蒙古族历史长卷》、《马文化展》、《蒙古族文物精品》、《辽陈国公主与附马合葬墓复制文物展》等十二个展厅,陈列展品近万件,为研究、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本地区蒙古族的发展、壮大等各个方面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

通辽博物馆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文物征集,现收藏有7 000多件(套)各个时期不同质地的文物。大体而言,通辽博物馆所藏文物分为历史文物、民族文物两大类,其中历史文物6 000多件(套),按质地分类有石器、陶器、玉器、金银器、铜器、铁器、木器、骨器等等;民族文物1 000多件(套),以本地区少数主要少数民族蒙古族为主,质地以金银器、漆木器、纺织品、玉器、玛瑙类居多。通辽博物馆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库房中存放着各种不同质地的文物,库区在博物馆的地下一层,总面积约1 000平方米,设有不同质地文物库房3间,每间库房里都有除湿机,且每个藏品库房由专人负责,分管库房内藏品的保护管理工作;展厅总面积为6 500平方米,展厅内展览的文物大多都比较完整,且均在自然条件下存放。

图1 通辽博物馆外景

通过调查了解到通辽博物馆收藏的民族文物中,马鞍经常会出现虫蛀的病害。在每年3月~4月份之间,马鞍的展柜里面会出现很多飞虫。通辽博物馆曾多次对其进行保护,但是每到3月~4月份飞虫还是会出现。为了了解虫蛀病害发生的原因,文章以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因素为切入点,重点调查了通辽博物馆的温湿度,旨在更好的保护文物且还能够预防文物再出现病害。(见图2)

图2 马文化展厅马鞍虫蛀病害

2 影响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因素

因民族文物本身质地的不同,再加上环境因素的作用,文物在自然条件下存在损坏的倾向。也就是说,环境因素与文物本身的材质发生了物理作用或者化学作用,使文物日益改变其本来的形态和组分。文物保存环境研究所关注的就是环境与文物保存之间的关系,如何能够使让文物找到最佳的文物保存环境,减少或减缓文物的自然损害。影响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湿度、光线、空气污染物、有害微生物等,文物的破坏并不是某一个因素单独在起作用而是相互关联的,这些不利因素对文物的作用一般进行的比较缓慢,但是经过日积月累的影响其破坏程度是不可低估的。

2.1 温度

温度和湿度是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最基本的两个因素。图3是文物保存环境中温湿度记录仪。通常,博物馆室内空气温度作为一个单独因素对文物材料并没有多大影响。但是环境中一般同时存在着光照、各种气体等因素,当文物材料受到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时,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因此温度才会在后续光辐射、空气污染物等反应中具有加速化学反应的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按一般化学反应规律,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增加1~3倍。因此大多数文物的保存,在低温条件下较为有利。另外,由于各材质的物理性能的不同,温度还会对多种材质组成的文物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性影响。如纸质等文物受到了高温的影响,会导致水分过分蒸发,从而发生干燥脱水,使之变得脆而易被撕破。还有,温度较高时也会易于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如皮革等文物其自身的材质原因,在文物较高的环境下会引发有害微生物的产生。

图3 TESTQ175-H1型温温度记录仪

2.2 湿度

相比之下,湿度环境对文物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对有机文物或无机文物均会发生巨大的反应。有机文物保存环境中湿度是关键性的环境因素,若湿度较低时,有机文物本身水分会缺失,因而会引起收缩、翘曲等病害。若湿度环境较高时,他们本身会因实收水分过多而产生膨胀等变化。不同的有机材质对湿度环境有不同的反应。其中,丝织品、皮革、纸质类文物较为敏感。无机文物受湿度环境的影响更为严重。青铜器和铁器文物受到高湿度环境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尤其是存在有氯化物时,锈蚀速度会变得更迅速。古代玻璃器若在高湿度环境中,会因过多吸收水分而表面腐蚀变成灰色或白色,从而成鳞片状会造成脱落。高湿度同样也是产生有害微生物霉菌的必要条件。在高湿度环境下,有机文物是霉菌的良好营养源,从而直接导致文物的损坏。

2.3 光辐射

光辐射与空气中温湿度环境具有一样的影响,也是最常遇到的文物保存环境。图4是检测光辐射强度的一种仪器。光辐射来自自然光也就是指太阳的照射以及人工光源,馆藏文物的光辐射多是来源于人工光源。据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光波中的紫外线辐射对文物具有破坏作用。另外,光谱中的可见红外光达到760nm以上时,物体会吸收光波而影响局部升温,这被称为光辐射的热效应。红外光的能量较小,远不如紫外线对物体的破坏能力,但若物体的局部升温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对有害微生物的滋生提供条件,因此,光辐射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各类文物类型中,最受光辐射影响的是化学成分以纤维为主的文物,如纸质类、漆木器、皮革、丝织品等,在光辐射下,这些文物在外观上会产生变色、斑点、龟裂等变化。

图4 照度仪

2.4 空气污染物

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性质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现主要谈在博物馆室内环境中对文物有严重影响的污染物,即酸性气体,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等,粉尘以及臭氧和气溶胶对文物的危害。酸性气体,特别在与氧化剂结合时,会使金属类、皮革类文物等引发腐蚀病害。粉尘对馆藏文物具备很大的危害,粉尘会对霉菌的滋生提供有利的条件,微生物对文物的侵蚀都是通过粉尘来完成的。同时,粉尘也是气溶胶的一种存在形式。气溶胶是指以液体或者固体为分散相,以气体为分散介质的空气污染物。博物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在室外传输过来的污染物。因此,博物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是结合室外污染水平等因素决定。臭氧作为一种氧化剂,对纺织品、皮革等文物起到氧化腐蚀的作用。在现实中,若文物在不当的陈列、保管条件中,容易带来空气污染物的侵蚀。因此,应该特别关注博物馆室内装修、文物库房、展柜展台等的使用材料,避免产生文物的损害。

2.5 生物病害

馆藏文物除了上述几种因素以外,生物危害也是尤为重要。生物病害包括有害微生物和有害昆虫,微生物损害也被称为是菌害、霉变。微生物损害的特点是难于事先预料,一旦发生,就会对一些文物如皮质文物来说,就会导致感染,且处理不当时极易引发真菌的散播。而有害昆虫是有机质文物过早地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害昆虫的危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昆虫直接蛀蚀文物,使文物残缺不全;二是昆虫间接的对文物进行危害,如昆虫把排泄物留在文物上,进而变成微生物的滋生的源泉。微生物和昆虫,在温度高于25℃且湿度高于65℃条件下易于生长及繁衍。因此,要使文物避免受昆虫的危害,须将博物馆室内的温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较好。

因通辽博物馆馆藏民族文物中,马鞍的蛀虫病害较为严重。本文仅对通辽博物馆室内温湿度进行了检测,分析马鞍的蛀虫病害原因并对其提出了一些思考,以下是介绍通辽博物馆室内温湿度检测内容。

3 通辽博物馆室内温湿度的检测

3.1 检测方法

2015年8月7日上午,在通辽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在展厅放置了德国产品TES⁃TO175-H1型温湿度记录仪,检测了通辽博物馆马鞍展厅的瞬时温湿度,记录了8月7日~8月14日间的温湿度变化情况(每半个小时记录一次)(见图5)。

图5 马鞍展厅温湿度检测中

3.2 检测结果

从该馆在文物展厅内使用的TRH-CA型便携式温湿度检测仪(温度精度±0.5℃,湿度精度±3%)所记录的温湿度变化曲线来看(见图6),开始时间2015年8月7日,结束时间2015年8月14日,间隔每半小时记录一次。经过一周的测定,温度出现周期性起伏变化,温度变化范围25.2℃~26.6℃,平均值25.8℃,最高值出现在8月14日17点01分到8月14日19点00分,最低值出现在8月10日10点31分到8月10日14点01分;相对湿度变化范围53.5%~57.2%,平均值53.3%,最高值出现在8月7日10点31分,最低值出现在8月9日18点31分。

图6 温湿度变化曲线图

3.3 结果分析

从德国产品TESTO175-H1型温湿度记录仪记录得到的温湿度数据的变化情况可知,陈列橱内温度的变化完全随着展柜内灯光的开关而变化,每天开馆至闭馆因柜内照明光辐射积累而温度升高,但是温度没有太大的波动,均在±1℃的范围里。橱柜相对湿度也因柜内照明光辐射而变化,在1%~4%之间波动,马鞍展厅中的温湿度较为稳定。但是,保存皮质文物的环境温度应在18℃~22℃较好,相对湿度应在65℃以下。而通辽博物馆展厅平均值温度达到了25.8℃,有利于微生物或昆虫的生长与繁衍。

另一方面,每年的3月~4月之间通辽地区自然环境比较干燥,其室内也会受影响,再加上陈列展览给观众时会开启展柜内的灯光,其温度会升高,因而马鞍会引起生物病害。若陈列马鞍的通展柜里,一个马鞍有了病虫害,会影响整个展柜的文物(见图7),这也是马鞍出现虫害的原因之一。

再一方面,因马鞍为皮质文物,在展柜中摆放时没有做好防虫工作或展柜的密封性不够,也会导致展柜内的文物出现病害,需进一步检测展柜的防虫及密封性情况较好。

图7 马鞍展柜

4 对策建议

经过此次通辽博物馆的保存环境调查,发现其展厅温度较为稳定,在展柜内的灯光照射而发生幅度的周期性变化。由于存放皮质文物标准温度为18℃~22℃,但通辽博物馆的展厅平均温度在25.8℃,又因皮质文物材质的特殊性,容易发生病虫害,不应在自然条件下存放。因此建议在马鞍展厅温湿度调控仪器,并在标准温湿度情况下存放较好。另外,应当对马鞍展柜进行定期的防虫检查,并对发生病虫害的马鞍及时拿出来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现存放马鞍的展柜均是通展柜,且文物展柜不规格,应对展柜进行修改较好。

[1]郭宏.文物保存环境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吴来明,徐方圆,黄河.博物馆环境监控及相关物联网技术应用需求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3):96-102.

[3]陈元生,解玉林.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14):152-161.

[4]刘畅.浅谈博物馆库房的温湿度环境控制[J].博物馆研究,2009(107):86-88.

[5]杜树志.中国航海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温湿度的研究[J].国家航海,2011(1):24-32.

[6]陈元生,解玉林.影响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8(2):37-43.

[7]徐方圆,吴来明,解玉林.武汉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7(1):8-17.

[8]郭宏.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3):61-64.

[9]綦小骐.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4(20):58-59.

[10]罗红.论文物环境对文物保护的影响[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8(5):30-37.

[11]张慧.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的发展与现状[J].黑龙江史志,2015(6):81.

[12]孟庆卓.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变准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3(19):237.

Study on the Preservation Environ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Relics in Tongliao Museum

Qi-limuge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uhhot Inner Mongolia,010022)

As is known to all,national cultural relics are one of China’s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s and important basis for study⁃ing minorities’history and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al heritage.The relics are widely spread with rich content,reflecting the time,history and nations.The Musuem,as the preservation environment,is a key element.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e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air,light,pollutants in the air,harmful organisms,etc.Therefore,in order to continue the national heritage and protect national cultural relics,this paper,from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air in Tongliao Museum,through practical investigation,stud⁃ies the preservation environment of cultural relics in the museum.

Tongliao Museum;national cultural relics;preservation environment

G80-05

A

1674-0874(2016)05-0085-05

2016-06-16

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S20151013520];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JJS15040]

奇力木格(1992-),女,内蒙古通辽市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文物保护。

〔责任编辑 高海〕

猜你喜欢
光辐射展柜通辽
博物馆临时展览中的展柜优化设计思考
高中生生涯规划需求与现状调查——以通辽地区为例
超越“展”与“藏”
购物商场装饰设计与展柜设计的关键
基于光辐射条件的温室环境多因子调控系统的研究
非相干光的光辐射安全与标准化进展
LED与光辐射计量测试
光辐射测试技术领域的若干研究进展
论通辽地区蒙汉语言接触现象的研究意义
电化工程通辽枢纽GSM-R网建设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