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网络信息技术与众多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了产业和行业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一环,与“互联网+教育”体现的开放、多元的特点更为契合。在我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工具,打破原有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力度,能够为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该文从“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入手,分析和探索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对推进职业院校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资源中心;教学环境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8-0130-02
随着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以移动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成为了促进各个行业改革和创新的新载体、新机遇。而近年来,网络通讯技术与每个行业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特殊组成部分也不例外,互联网已经从各个方面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养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改革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互联网+教育”的特色
“互联网+”教育就是通过互联网的强力支撑,将网络资源与学院的师资资源、教学资源、实习实训资源有效整合,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性
知识作为社会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一直以来都缺乏共有性,人们仅能通过学校教育或者书本等纸质材料获取知识,而能够享受到的纸质材料相对较少,使得教育相对较为封闭。互联网的出现以及“互联网+教育”的逐步普及打破了知识的相对垄断性,并且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在全球开放的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库已经形成并逐渐充实完善,人们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下载数百万字的资料,MOOC、网络精品课、开放性课程的出现让更多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从讲台走向大众,同时,网络交流的多元化给了民众比起课堂教育更多的交流机会,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参与交流,共同提高。“互联网+教育”让学习不再局限于学校,获取知识也不再局限于课堂,使教育由封闭性转变为开放性,使有组织、有目的的学习成为人人可学、时时能学的活动。
2)多元化
首先,是教学媒介多元化。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材料的研发推广,上个世纪还“高不可攀”的移动设备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学习教育的载体从传统的书本,逐渐转变为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接受教育的方式更加丰富。其次,是知识的多元化,云技术的出现扩充了学习领域的专业范围,学习者可以对网络知识体系进行随意重构,以方便学习,以MOOC为例,MOOC将传统的在线教学体系打碎,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使得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学习自己亟需的各个专业的相关知识,并就重要的知识模块进行反复学习直到掌握,避免了学习者在长期系统学习中可能出现断层而放弃学习的情况。
3)翻转性
一直以来,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中教师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者、课堂教学的管理者和教学内容的规划者,教师也把握着教育的主导权。而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普及,教师可以通过编制电子教案、录制课程视频,再将其上传至网络,根据相应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在线提前自学,并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完成,再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质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课堂形式发生了完全的翻转,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课下自学而非课堂教学,教育的主体也发生翻转,学生完全成为教育的主体,而教师成为了学习的引导者。
2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策略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的知识主要来自于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和阅读书本,学习的系统性较强,时间较为固定。但网络的广泛应用,学生的知识获取面较之前更为广泛和充实,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课堂和教师的作用,学生开始忽视课堂的作用,并不由自主的抵制校园生活。如果职业院校和职教工作者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改变没有充分的适应,有可能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缺失。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对“互联网+教育”理解较为片面,主要力量集中在硬件投资上,忽视了平台建设。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首先应当在加大硬件设施投资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利用云技术将各类资源虚拟化整合迁移到虚拟服务器,并将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如MOOC、网易精品课、开放课程等资源充实到资源库中,构建以云基础平台为核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中心,通过门户网站、微信、数字化校园系统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多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在资源中心上方建设公共基础服务和应用平台,为网络教学工作提供如用户管理、认证管理等基础服务,并实现在线交流、测试和评价功能,最终形成完整的“互联网+教育”平台。
2)“互联网+教育”教学环境建设
传统的教学环境主体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管理为核心,而“互联网+教育”更强调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和核心构建教学环境。因此,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就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而教学环境的构建除大力推广网络教学,鼓励学生使用网络信息工具获取知识外,还要形成与之匹配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按照原有的知识体系和学生学习的现实任务,将教学工具、教育资源重新进行设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如教师将教学课程进行录制,与教学资料、问题任务共同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通过问题任务完成情况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并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查遗补差,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先学后教,自主学习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效果,更好的调控学生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3)“互联网+教育”教学团队建设
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和发展,教育教学的主体永远是以人为核心,网络工具不管如何强大,也只能成为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手段,因此,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关键在于教学团队建设。首先需要提升教师对互联网工具的使用能力,通过集中培训、讲座等多种方式,引导和帮助教师熟练使用网络信息工具,使教师能够将教学工作与信息载体有效结合,提升工作效率;其次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互联网带来的教学身份的翻转,使得学习逐渐脱离教材和黑板,使得许多教师感觉难以适应,这就需要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课堂教学管理的思维定式,接受“互联网+时代”新型教学模式中自身从传授者和管理者向引导者的转变;最后,新时代教学中心逐步转向如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力转变,同时新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也会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压力,如果信息量不足、准备不够充分、教学设计不合理,往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教师必须掌握新的教学规律,明确自身职责,才能够更好完成育人职责。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要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具备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推进教育教学的革新,建立和完善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教育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罗金玲.“互联网+”时代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物联网技术,2016(5).
[2] 李超越.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互联网天地,2016(5).
[3] 马雪净.基于MO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