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峰
“谁贫困到缺这么一本书,这老头可真有意思!”
老人前脚刚迈出校长办公室,身后便传来这么一句不屑的话。
声音大的毫无顾忌,老人听了不禁摇头,这已经是他走访的第4所中学,难道……
老人想不明白,赠出80本书了,怎么就收不到一个回音呢?他执拗地再去书店认真挑选了20本书,然后背回家里,还是在每本书的扉页上,写上赋有激励的赠言,落款处,仍然写上他的名字、电话和地址。
这回,老人直奔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走进简陋的校长室,老人向年轻的校长说明了来意:
“我想资助20名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读书,能帮我推荐一下吗?”
校长闻听,很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老人家,这是真的吗?”
老人真诚地点了点头。
年轻的校长激动地说:“太好了,您老稍等,我这就去办。”
不大工夫,校长就领来了20个灰头土脸的农村娃。
孩子们很腼腆,向老人报自己名字的时候,嘴都有点哆嗦。
老人高兴地摸着他们的头,同时从包里取出书,分给每个孩子。至此,他已经累计送出了100本书。
老人赠完书,便起身告辞。
“谢谢爷爷!爷爷再见!”孩子们的礼貌,让老人心里一阵激动,但他没有停下考验的脚步。
老人回到家里,又如往次一样,每天坐在电话机旁,看着窗前游走的日光发呆。直到半个月后,邮递员送来的一封挂号信,才让老人紧锁的眉宇舒展了。
这封信是他最后走访的那所乡村小学寄来的。信里也不过是两张纸,一张是那个年轻的校长热情地邀请他担任校外辅导员的聘书;一张是他赠书的那20个学生共同画的一幅感恩图。
老人看后兴奋得两眼发湿,情不自禁地连声说:“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有资格得到我的资助,我终于找到了!”
第二天,老人从银行取出了100万元钱,坐上了去往乡村小学的客车……
出奇制胜
人总是会变的。过去一向工作积极严谨的姜老师,这学期竟然屡屡出错。
开学第4周,学校统计各班学生学籍。这是一项时间紧迫、工作量大的活儿,所有班主任都使出浑身解数,抓紧统计、核对,及时上报了表格,唯独姜老师进度缓慢,教导处几次催促,他才在学校上报的前一天下班时交上来。可是,教导处在复查时却发现了多处错误,结果,又重新核对、统计,4个人忙乎了一晚上,才算没有耽误校长往局里上报。校长铁青着脸,临走放下一句狠话:我要是报不上去,回来找你算账。
第二天上班,我找到一脸疲倦的姜老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没问题了吧?
姜老师叹了一口气:哎,谁知道啊,我真倒霉,越急越乱。
还好,校长去局里报表很顺利,回来时没有找姜老师的麻烦,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姜老师彻底惹怒了校长。
那是第九周,县局督导检查组每学期例行对全县中小学督导检查,检查结果直接决定学校年度评优。校长非常重视,要求每个教师认真对待,切不可出现半点疏漏。
检查组来的那天,先听了两节课,而后检查了校园硬件建设,领导都很满意,唯独检查教师资料时出了问题。有人教案没写完,政治、业务笔记两三种笔体…检查组在总结时毫不留情的指出了这些问题,甚至责问校长平时是怎样抓业务的?不用说,学校争夺先进校的计划泡汤了。
校长一气之下,停了肇事者姜老师的班主任工作,让他改教了专科。这下姜老师更加放任自流,要么趴在办公桌上睡觉,把上课给忘了;要么去厕所多长时间不回来,把上课给耽误了……班主任抱怨,找主任要求换人,主任只好去找校长。校长气得直拍桌子,我们都为姜老师捏着一把汗。
那日,校长接到县教师进修学校通知,要求每个乡镇小学选拔一位优秀教师,到进修学校做教研员。这可是去县城的绝佳机会,许多老师闻讯赶紧托关系,甚至“不惜重金”争取。
不想,校长却偏偏推荐了姜老师,大家闻听是百思不得其解。
姜老师临走的前一天晚上,约我去小吃店告别。酒桌上,两瓶啤酒下肚,他向我吐露了实情。他说:“进修学校选拔教研员的事,开学初,我在教育局的同学就透露给我了,可是争取到这个名额,不给校长送个两万三万的,能整到手吗?”他叹了口气,“你知道的,我和爱人两地分居,去年又在县里刚买了楼,哪还有钱办这事啊。于是,我那位同学就给我想出了消极怠工的招儿,旨在惹怒校长,让他逐我而后快,没想到这招儿还真灵。”
姜老师说的轻松,我却听的目瞪口呆,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你们太有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