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常态中的中国电影建设发展之路

2016-11-02 19:23周星
艺术百家 2016年2期
关键词:电影艺术资本

周星

摘要:文章以当下热点现象的《叶问3》为切入口,不避讳其资本对于市场的损害影响.但强调电影本身创作的自有艺术努力。问题应当放到中国文化新的常态中来透视,包括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同构关系,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支撑关系,文化受市场影响但也建设与市场的关系,文化在人心感染上的更为积极主动的关系等等。同时,电影作为主要构成也面临着电影文化的新常态,即电影和市场逐步协调,艺术在技术增进中获得传播力,网络影响与电影大众性影响力不断彼此增力,青年观众左右着电影的发展走向,资本介入强势影响电影构成,主流价值观与电影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等等。

关键词:电影艺术;文化新常态;电影情态;《叶问3》;市场行为;资本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就内容而言,《叶问3》是一部值得研究的案例,其折射出的创作努力和艺术表现,与其市场上的问题,都是一个折射当下电影文化新常态中的典型案例,需要放在大文化背景下来分析研究。

一、电影与文化复杂性背景梳理

也许.在单一年代,对于文化的判断容易决断,比如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分析,或者对市场经济起步阶段的认知,选边和评价认识都有单纯便利的一面,却不能成为丰富化文化发展的圭臬。在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认知也更需要透视复杂问题的眼光。我们从最近电影热点对象入手,来阐释如何辩证看待文化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1.电影背景文化梳理

2016年3月,中国电影《叶问3》忽然间发酵成为人们关注的电影焦点,由于其高票房和被认为有票房造假嫌疑,导致议论纷纷,进而形成民间和机构的疑问对象。有揭示黑幕的,有查处问题的,也有一锅端贬低影片的,顿然凸显出关于电影市场秩序、艺术创作与文化情态的多样的时代矛盾聚焦点。如何看待和正确评判值得放在大文化背景下来分析。应该看到,2015年以来的中国电影,已经开始进入复杂性呈现的局面:一方面,电影多样化、高票房和值得评说的电影增多,另一方面,市场争夺的近乎白热化和欲望扩张带来的市场失范迹象越来越明显。评价的复杂性也在加剧,市场局面、创作矛盾、观众群变化、创作者改造换代等四重性景观,都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

就市场争夺而论,此前创造新的高票房纪录的《捉妖记》,被认为出现一不小心出格的幽灵场,但这基于人们对于国产电影的期望,此事也不了了之。但显然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2016年上映的《叶问3》被媒体盯住票房虚假,而导致国家广电总局查处,3000多万元的违规票房不予计算,凸显了中国电影多样形态的犯规行为。资本影响市场的新问题开始成为中国电影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何应对刻不容缓,因为这引发、带来了判断文化问题的新难题。但同时.2015年末票房数据显示,中国电影却是轰轰烈烈的市场跃升局面,大家一片欢呼。甚至可以预测2016年底就逼近北美市场lOO多亿美元票房,最晚2017年上半年定当超越。但换一个角度看,人们似乎容忍而且习惯于青春情感剧的泛滥表现,和喜剧肆无忌惮的横扫影坛,和韩国电影相比,忽略现实和缺乏思考的电影凸显,比如最近设计的韩国慰安妇题材的电影《鬼乡》等;和好莱坞电影相比,即便是娱乐合家欢的创作如《疯狂动物园》,也折射社会矛盾,触及惩恶扬善的追求。比照二者,难免产生对于电影精神表现的时代疑惑。除了市场景观和创作景象外,观众群的变化也不可忽视,新的21岁左右的中坚力量观众,似乎可以主宰一切娱乐题材而无暇顾念思想文化精神的趋向,电影成为被观看者左右的对象,自身的引导力已经远逝他方。至于近两年导演变化的现实令人目不暇接,老一代导演的确在市场上“逝去”:电影老艺术的被看低,电影老审美精神的远离,都产生一种现实幻象,即电影只能顺应习俗而生,新的一批导演尤其是演员出身的导演占据着重要位置,引导着题材和表现趣味的变化。我们的确在为市场欢欣鼓舞,相信中国电影迎来了出色的创作时期,但也更加期望文化含量和中国电影的关系更为贴切。总而言之,就市场而论,电影大国已经毫无问题,但就精神感知而论,电影强国还有待建设。

文化的难题,一是在自身的生存地位,往往需要社会和经济状态来左右和支撑,一种博弈中文化的独特价值容易被遮蔽;二是在文化自身的判断,观念形态的不同认识也时常造就抵牾,传统的和现代的意识对于文化取舍差异,形成冲突。如何协调时代政治与文化精神的恒久性,如何把握市场经济与文化价值独立性之间的常态性,正是《叶问3》以及其他文化产品遇到的问题。超出了文化常态的平衡,出格的市场行为与创作生产的价值就将激烈交锋。

2.电影市场复杂性现状分析

2015至2016年间的中国电影出现不少复杂性的创作现象,除了任何电影都遭遇市场收益和评价之间的吻合与背离的难题外,更多以往不多触及的争议也浮出水面。比如前几年凸显的《富春山居图》《小时代》等影片口碑与票房的对立已经不是那般剧烈,但当下口碑和市场都双赢,却被资本裹挟而造就的虚假票房阴影的创作,成为舆论界的关注对象,由此带来对文化对象的牵连影响。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典型就是《叶问3》。

《叶问3》自2016年3月4日在各大影院上映以来,票房一路走高:上映16小时票房破亿元,上映3天首周末票房达4.68亿元,独占鳌头,连续3天坐稳单日票房冠军的位置,上映89小时破5亿元:首日票房以超过四成的排片率收获1.55亿元票房,占当天票房总额的八成,打破世界各地的票房占比纪录。不过,影片从首映日起,各地网友陆续在微博上质疑《叶问3》的片方涉嫌花钱包场“自买票房”。并晒出“天价午夜幽灵场”等可疑现象作为证据。随着《叶问3》票房的继续走高,票房造假风波也愈演愈烈,甚至引来国家广电总局的关注。因为上映伊始就有网友曝光票房造假,传媒披露逐渐发酵,甚至引起众怒,回顾事件过程,随着票房的高涨,网上就开始有其票房造假的传闻。3月5日,知名微博“大v”“电影票房”晒出一张武汉中影国际影城的实时售票图.显示该影城自凌晨0:56开始,每隔10分钟在向一个影厅排映一场《叶问3》,而且票价高达203元。接着.一些产业关注者及影迷也在社交平台上发出截图,质疑《叶问3》片方涉嫌“买票房”,东莞恒大影城、成都太平洋影城(蜀西店)等全国各地的影城也在列。截图显示,一些影城《叶问3》不仅排映场次售出的位置一模一样,还出现凌晨6:00的场次全部售罄。更有网友晒出手写票,票上可见,网友买票看的是《疯狂动物城》,出的票却是《叶问3》等等事端,以至于引得电影局官员关注:3月6日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朋友圈转发了电影局的相关表态,并评论道:“电影发展局面来之不易,必须加倍珍惜。”“J2016年3月19日查处结果公布:“据《中国电影报》官方公众号披露,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对此事已经彻查并作出了相关处理意见。《叶问3》票房造假一案在惊动电影局后,官方介人调查,并分别约谈了《叶问3》发行方及相关机构,还通过全国电影票务综合管理系统和有关省级电影主管部门对存疑场次进行了核查,最后证实该片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查实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同时,该片总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购票房,发行方认可的金额为5600万元。据猫眼票房数据统计,上映15天的《叶问3》,目前的总票房为7.75亿元。”

事实上,民间传闻的电影市场潜规则中包含有票房造假,多种手段造就了票房部分不实在,但时至今日情形发生了更为复杂化的变化。一般而言,以往主要是票房隐瞒不报,手段花招多样,后来增加了多种形态的虚报。前者多为少交留存,后者是为了抬高票房数值;前者更多是以影院为核心的行为,重在实际利益,后者更多是制片发行放映多家合谋,为了各自的声誉、票房或奖励数值。来来去去的都是功利性的驱使。世态之相,不可避免的是利益驱动,但不可理喻的是.文化为了利益而掉价降格。无疑这是令人痛心的;更为忧虑的则是资本介入,本该纯洁的艺术天地,也不由自主地被引入歧途。严格来说,资本趋利,文化求生,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而市场缺乏的完善法理则是这一次理当加以修正的所在。

二、如何判断电影文化的新常态?

1.文化形态变化认识

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已经成为社会的关注对象,也自然成为折射文化的焦点所在。包括上述提及的电影现象,都关乎如何看待当下文化常态和特异性的问题。一般而论,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包容制度、风习、精神情感联系的人际社会特有的氛围,无论国家强盛还是落后,都存在着一种人类精神集成的景观;但显然,如果不是为了猎奇,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一定与经济社会的盛衰紧密相连,强大的经济对于文化发展的激发作用必然存在,而经济的状态可能促进或者影响着文化的状态。最近几十年中国经济与文化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以这样来观察。但我们也不断发现,文化的自身性质,决定了经济的作用时常是微妙的,经济作为推手,对于文化的作用在精神气质上难以估量,但在文化产业上却肯定至关重要。由此,在世界经济调整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凸显而出。就挑战而论,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并不因为其经济的委顿而放松侵扰,反而依赖中国经济发展开放和文化的期望增高.而更为借势进入,对于本土文化的无形影响和改造增强。我们自然更自信却未必真正对于本土文化的潜力给予关注。这从年轻人对于西方节日的不由自主的投入而情感疏离本土文化节庆中可以看到端倪。就调整而言.经济新常态对于文化布局、制度和创新支持的改变应当有了更好的契机。当经济迅猛发展之势让文化的呼声兴盛处于合理态势中,忽略文化建设的自身规律,简单的上级认定、资金硬性投入、拔苗助长等类似的文化投入,歪曲了文化需要一种态势和顺乎自然的扶持,文化需要环境与自身增长力的促发,盲目的类型的强化,不加区别的园区的发展建设,简单照搬国外对于似乎盈利的表象而给予急功近利的行业支持等,都到了可以新常态来认真度量与细心研究的时候了。文化需要制度建设而非人治十扰.文化需要培育而非外力投入的浪费,或者说文化的品性未必是简单经费加注就能获得内涵发展的思路。这正是文化建设新常态所需要的。

2.文化新常态理解

的确需要把适应当下社会经济的文化,放到一种文化新常态中来理解,即和复杂的时代变迁与主流政治的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形态。毫无疑问,当下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要求是明确无误的,我们应当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所确定的文艺建设的精神,作为把握文化新常态的标准。当然。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我们谈论文化更多着眼于文化本身,按照文化艺术的运行规律来要求。审美如何,市场与艺术的关系,受众的要求与作品的内涵适应性等等,以为做好这一切就有端正的市场文化产品。我们的批评要求电是局限于文化的要求,以作品为核心来评判价值高低,这些都是必要的,在以往和当下都是必需的。但文化所面对的现实,却需要按照文化新常态来看待,即一个从经济为核心的资本时代,对于文化的影响成为常态,由此改变了文化的影响生态和构成对象。我们知道,随着资本聚集电影这一可能暴力收益的产品对象,电影的诱惑力已经不是简单的投入产出的概念,运营模式后面有更多资本跟进,形成前所未有的投融资渠道。前两年备受争议的郭敬明的《小时代》《小时代2》,以不到5000万元的投入,获得超过7亿元的票房,成为高回报电影的代表,资本不断介入后,越来越多按照资本运行规律来盘算获利的行为接踵而至,诸如众筹的时兴也是一种方式。而延续到保底发行的风险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便有以往不同的电影市场景观出现。眼花缭乱的尝试中,资本介入带来的改变最具根本性。显然,《叶问3》是其中之一。

《叶问3》所遇到的问题不是内容产品的好坏,实际上,正因为其创作上的优势。而得到市场票房的热捧时,人们按照一般的文化产品创作规律来认识它的价值。但实际上,文化景观已经在悄悄改变,简言之,资本介入并且按照自身的运行规律大规模侵入,忽然间改变了市场文化的一般规则。按照一些人的分析解读,即:一批基金公司和一支上市的股票(公司)勾结,对一部影片的票房进行预期很高的保底,然后便煞有介事地出售它的预期收益。然后一批关联公司争相购买,企图一举抬起上市公司的股价,再几十倍地攫取投入到票房保底中去的投资回报。沙盘推演足以预期这番炒作的成功回报远不止以十倍倍率计算。也许我们作这一简要阐释并不足以说清事情的复杂性,借用传媒的一种阐释可以大致看清资本所需要的和所操作的脉络:快鹿集团是操盘的主力,它“以大约2亿元的价格向黄百鸣买下了内地发行权,而电影的投资制作方面,快鹿投资集团所占比例并不大。另外一个发行方火传媒的杨子与施建祥在影视投资上关系匪浅。在参与并买下《叶问3》的投资和内地发行权后,上海快鹿集团将《叶问3》在内地的票房收入打造成金融产品,经由众筹平台、理财公司、P2P平台等进行融资。其中如苏宁众筹产品筹资总额4050万元,当天财富产品规模2亿元也销售一宅。单单前述平台所获得的融资额便接近4亿元。据悉,早在去年众多理财产品便已经售罄。但趣逗理财的《叶问3》产品自今年1月开始至2月底发了5次,每次融资10万元或20万元,为一个月的短期投资.年化利率9%-9.6%。以苏宁众筹上的《叶问3》产品为例,票房低于5亿元,收益率为8%,票房≥10亿元,年化收益11%,票房每增加1亿元收益率便增0.5%,而当天财富上的产品,是每增加1亿元,浮动收益增加l%。随着‘假票房事件的不断升级,快鹿集团对于《叶问3》的预期收入也出现较大的落差,兑付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尽管快鹿集团一直否认,但被其称为战略合作伙伴的金鹿财行、当天财富等众多公司,包括影视公司、通道公司、担保公司、融资平台,均被指为快鹿集团旗下子公司,涉嫌自融、自保。”

上述报道事实如何有待确认,对于资本运营的花样复杂性却令电影人所匪夷所思,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资本进入的影响之冰山一角,却有了实际的认识。所以事实的确是:电影市场前所未有地遭遇资本改变的现实,而这现实一经揭开,人们除了惊讶,还不免害怕电影市场和文化秩序的混乱难以挽回。资本影响文化的新状态,文化受制于市场经济,以及文化牵连网络时代的影响等,构成了文化新常态必须正视的问题。

三、如何坚守文化常态性精神

1.精神文化价值再辨析

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无论市场经济如何左右艺术文化发展路径,无论资本怎样介入电影的整个生产回报流程,艺术文化的本质我们必须坚持。我们要辩证认知文化是一种遗传基因,需要促发内生性的认识到了思考分析的阶段,而关键是文化产业的外在环境对于文化的增长丰厚的得失,需要细心把握。的确,没有经济的投入,文化的发展会更多在浑然的社会人心的建制中悄然进行,但显然会和这样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产生距离。所以关于文化与金融体系、法制环境、社会心态等的关系,如何协调这些关系可以探讨。在一个走向发达社会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同步是一个难题,但没有文化的并进,经济的长效发展一定受限。我们不断看到世界各地对于中国人“有钱”和中国经济有利的说法,但显然文化认同的反差却日渐明显。经济投向文化曾经是简单的金融政策或者外在的投资判断,而对于文化的核心——人的文化素养、文化对象的文化品质、文化成果的人文精神的衡量都尚未有完善的文化评价。尊重文化应当是一种在精神文化层面的认知,不能因为政府主导的文化投入而强化投人产出的收益性标准。不错,经济效益是经济决定性的因素。但文化构成还有与其自身的内容生产要求,在衡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文化把握上,文化的自然调试和政府支持与资金投入之间的微妙关系需要研究。文化建设的新常态就是既要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的新常态,造就依靠内涵生产和价值坚持来引领新常态文化发展,又要有效利用经济新常态来调试自身的文化促进。

显然,当下的文化命题,和互联网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更为切要。电影和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比如目前的互联网售票:2010年初《阿凡达》的大卖让“格瓦拉”在上海赚到了在线选座的第一桶金,彼时该片一票难求的情况下,格瓦拉能够买到票。甚至还能挑到座位,让格瓦拉一炮打响。与此同时,美团、糯米、窝窝、拉手这些日后搅动团购“血雨腥风”的主力玩家也在当年上半年几乎同时上线,而电影票很快就成为这些团购玩家的主力产品。团购导航网“站团800"在2010年底发布的《2010年国内团购网站秋季不完全统计报告》显示,电影票团购已经成为团购行业的“二当家”,仅次于餐饮行业。

互联网自身既是文化潮流的新生呈现,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而且,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就是经济文化结合的新趋向。得互联网者得天下之论固然有点耸人听闻,但连美国都设立庞大的网络部队,实体大百货纷纷关闭而线上商贸大行其道,网络书业开始取代实体书店,电影网络售票占据半壁江山,报业杂志和广电离不开互联网等等,都昭示着文化平台对于经济文化的影响趋向。显然,“互联网+”不仅是一个概念上的热词,而且是获取经济发展和文化促进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文化产业、文化企业忽视互联网基本上将寸步难行,抓住“互联网+”的机遇势在必行。关注互联网一物联网,对于文化产业尤为重要,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在文化的传播、文化生产和文化的人心植入上至关重要。自然。我们一再强调,中国的文化是以本土文化作为核心基础的文化,借助互联网传播、依靠经济新常态的制度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国家全面确立世界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使命越来越重要。在经济的厚重基础上,将文化摆在无论是产业还是社会氛围前,一定会造福国人,赢得世界的尊重。

2.内容产品的价值意义确认

在前述文化新常态的复杂性包容中,不了解现实显然难以理解一些现象,但一味屈从肯定不是上策。而我们遇到的还有对于环境变化的惊讶,却连带对于外在与内在之间的关系不甚了了,批评的不对症候反而加害艺术创作。还是以《叶问3》为例证。在不断披露资本运作的肆无忌惮地造就票房造假时,有一种借此来无的放矢地证明电影本身的价值。将资本的市场违规责任移步到创作内容上去,什么早就看出电影的问题,或者乏善可陈和虚假云云。资本不守规则与没有边界.不仅损伤了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也伤害着作品自身。但拿着文化之外的问题来对艺术作品下刀的所谓先见之明的批评,其实不用那样牵强就可以做到。而因为市场运作商的问题就判定电影不好的逻辑本身就不是一种文化的态度。

对《叶问3》的创作得失分析自可以见仁见智,但因为外在的一种弊端而无限度牵连,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坏习气,至少不是就作品论作品的端正观念。“从某种意义而言,可以这样说,中国电影批评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危机。”在文化新常态的现实面前,特别需要强调认知理解和批评的尺度与限度,尺度就是不能武断扩大,限度就是不可无限牵连。《叶问3》的创作与市场运作之间的团队,在文化新常态构成中已经是未必一致的,资本方的支配操作和创作方的内容把握简单等同.是不知实际的表现。就内容而言,《叶问3》是武侠构架,在中国电影类型中,武侠片从百年前就是一个创作传统.出现过无数有影响的作品。而在世界电影的类型中,中国武侠片也是一个最广为人知的对象。而由此成为中国电影对于世界电影的某种符号性象征,乃至于武侠也成为中国文化牵连诸多国家、人性思维和国人代表性的符号。武侠电影无可推脱地成为中国文化的折射对象,透过它来看待几十年的中国电影变迁、海外观众认识中国的利弊、中国电影市场趣味演变、表现生活的真实性与虚拟度的观念变化等等,都有不少可以展开的话题。而《叶问3》也的确做了不少新的探讨。漠视创作的长处,一棍子打死其实是可笑简单的行为。但不幸的是,资本试图自顾利益忘却内容才是正道获取市场的要害,也许不但没有得到市场资本的大增值,却连累了好创作本应该具有的市场呼应。而出现市场问题后,一些评论和媒介的不分青红皂白判别,却真的损伤了作品本应有的社会反响,伤及的也许不是资本而是创作正道。

创作就是创作,在《叶问3》的影像中,正向的民族精神、人性善良和美好追求、武术本质的纯洁性等都有出色的表现,情感律动令人感动也不难察之。我们看到甄子丹饰演的这一个叶问,充满了东方文化的韵味,而与咏春拳这一武术文化匹配相得益彰,对于这一类创作而言,动作和情感之间的融合是到位而且多彩的。至于武术展示的精彩也值得夸奖,在群打与单打独斗之间所表现的协调,没有了难看的为打而打.而是充满变化的几场大搏击.都行云流水般各不相同,这显然不易。还有,作为动作片,在把握节奏的张弛上,细致处理也没有了烂俗的乏味感。在武打电影中,几个主要对手交手和自律,都出乎意料地没有以往电影所谓的揭露黑暗阴谋的套路,君子和武术的关系得到较好的表现。而最为让人温暖的是回到功夫人对于生活常态的追求,也是意外而合理的,因为人性的分寸实现了必要的限度。尤其结尾叶问对于妻子的陪伴舞蹈,和他那警句“最重要的是你身边的人”恰到好处的出现,忽然那般恰切,如何艺术温暖教化而人心,无论对中国第一还是现实来说都可以深思,,

简要分析电影表现,是为了区别开就外在市场资本的出格而牵累电影创作本身,也为了回到端正地认知电影的层面,肯定创作者们付出的努力。由此而论,理性区分和艺术把握依然是对于电影产品必要的态度。

3.电影文化意义思考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大幅度增长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根据报道,电影票房一片飘红,“1月,全国电影票房达38.51亿元,同比增长46%。单日票房在春节档达到峰值,从2月8日到2月15日,最低单日票房亦有3亿元左右,最高则达到了6.44亿元,单周票房达到36.39亿元。截至2月22日,2月票房已突破60亿元。到了2月23日,电影市场仅用了54天时间便产出100亿元,几乎追平了2010年全年票房的101.72亿元。”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资金办数据,2月8日至13日(大年初一至初六),国内电影总票房达30亿元,全国放映场次145万,观影人次8400万。初一到初七单日票房全部保持在4亿以上。加上初七情人节,7天票房入账36亿元,相比去年春节档20亿元的成绩暴涨80%,是前年春节档14.5亿元的2.5倍。36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国电影单月票房的平均值,换句话说,春节7天已经完成了去年1个月的指标。显然,不排除其中一些票房造假的微小部分,但整体市场的高速运转显而易见。

2015年到2016年中国电影的变化之一,是人们喜欢看的电影数量增多、质量提高。这里的内容感染力是重要因素。而无论是第一票房的《美人鱼》,还是关乎人物生活存疑的《老炮儿》,以及遭遇资本干涉风波的《叶问3》,其实都在创作质量上可圈可点。《美人鱼》无论是触及现实多方面关注热点,还是对于人的生活选择的美好表现,都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老炮儿》在当下缺乏的人的精神坚守和个性独具的真实性上,超越了许多票房更高的影片,而自身的观众票房拥戴和内心感动同样得以实现。风口浪尖上的《叶问3》,尽管无法摆脱资本所造就的舆论非议,但其实其艺术表现依然是受到欢迎的主要因素。

我们不可回避电影全面性的规则,但可惜的是.因为市场处置出格导致《叶问3》的排片锐减,人们依然是难以摆脱舆论左右的习惯,在客观上附庸了对于好坏作品硬性处置的毛病。但分析批评不可一概而论。其实《叶问3》在创作上可以进行思考,包括如何实现电影本土文化的聚焦和感染力,这一直是一个问题。这一次叶问形象的中国文化元素的表现妥帖性与圆润程度上是很好的,复原早期中国武术文化的氛围,南国特色的体现等都比较到位,依然有香港的氛围,但更增加了中国人感受外人统治压迫与黑帮残暴的气息,而下层人民的生活味道并未减少。如何实现现实表现的真切感而不依靠喧闹噱头来取悦,原本是中国电影的现实难题,喜剧或者武打的套路最为省心,却已经缺乏新鲜感、影片依据于内容的走势而为武林需要拳术的比试,社会大众需要正义抗拒恶势力提供交织的场所,让社会良心所代表的叶问成为人们拥戴的英雄。人情世故在《叶问3》中也有动人的表现,不用说叶问所代表的正宗含而不露的武林境界,就是自称永春正宗的张天志与之交手,也具有自发的武术之争的纯洁性,在张天志发现自己再强还是不如叶问后,没有俗套的以恶毒手段进行陷害或者成为敌手,改变了程式却更为务实真切。而影片在生活中抗争黑恶势力中比武、在与骄傲的张天成比武和与泰森比武等不同的层面交织叙事中,如何将故事进展安排得有法度,张弛舒缓,都是舒服好看而不乱的,显示了剧作的法度。作为武术功夫表现,《叶问3》的展示是特别值得赞许的,如何让武术既真实而非花拳绣腿,又让真刀真枪具有艺术性,影片做了相当精彩的安排。至于有人批评该片对武术电影的表现含混,而这恰恰是《叶问3》在艺术追求上的长处,如何处理武者含而不露的英武,又具有逼人的气势和对于人性与家庭柔和的情感,本片的表现很为出色。无疑,影院中在叶问和太太轻歌曼舞的一个段落。将赛场上的紧张等待和此处柔情起舞相交织,“重要的是你身边人”的话音,为电影增添了极其动人的光彩。

上述简要梳理是为了说明,不应该因为《叶问3》的市场风波而忽略了创作方为艺术表现所做的努力。一窝蜂的牵累习惯,缄口不言去俯就传媒或者部分观众,也许不只是对电影工作者的伤害,也更是对中国电影认真寻求美好的伤害。而对于文化正向的鼓励也会受到打击,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偏移观念,只会人云亦云不是电影文化的正向态度。

四、结语:文化新常态中的中国电影建设发展之路

我们阐释了新的环境下,文化已经成为新的常态,包括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同构关系,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支撑关系,文化受市场影响但也建设和市场的关系,文化在人心感染上的更为积极主动的关系等等。同样,要认识在文化新常态中,电影作为主要构成也面临着电影文化的新常态,即电影和市场逐步协调、艺术在技术增进中获得传播力、网络影响与电影大众性影响力不断彼此增力、青年观众左右着电影的发展走向、资本介入强势影响电影构成、主流价值观与电影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等等。电影已经汇聚了多种关系,也才成为时代的和国家、受众的宠儿。

于是我们强调:

1.坚定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给予其社会责任感建设而非功利目的的推动。

对于电影而言,社会责任感就是文化的构成要素。在市场和资本不可或缺的同时,文化标准就要提升到前面来。“电影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需要符合国家意识形态的要求。同样,在电影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影市场的运作确需政府的介入、影响和保障。”

2.明确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法制建设完善中国电影市场。

将文化更为紧密的归人法制轨道来建设,完善市场规则性法则。因为时代发展太快,鼓励市场也欢迎资本投向电影,才有当今蓬勃发展的局面,并且事实上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已经使得电影在可能的范围出现了不少好作品。其中市场激活十分重要。但在文化新常态中,资本按照其投向利益规则,试图改变电影文化市场的既有规律,出格未必是在今天,但当下到了聚焦爆发点。法制建设所要求的电影行业规范和约束以及奖惩制度,到了需要紧锣密鼓确立的时亥Ⅱ。

3.按照精神文化倡导来建设,注重高雅高尚的道德要求

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文艺要求,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倡导,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电影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将精神文化的要求放在首位,高雅艺术要求对于电影来说不可偏离。即便是题材不一,表现形态各异,但从精神情感的向上要求来创作,就不会去别出心裁地投机取巧。

4.按照人本需求的审美价值来建设中国电影市场。

文化建立在人的精神追求基础上,电影文化绝对不是干巴巴的市场数据可以笼括的,无论是受众趣味后面的青年观众或者所谓兴起的小镇青年,都包含着对新的一代人的观影要求。市场是由观众欣赏来带动的,那种以为依赖资本随意操作就足以造就假象,以为只要把声势造上去就是成功的歪念,可以一时得逞,却不能持续。开放年代观影热情似乎容易满足却也容易被不好的东西打消——无论是内容的不良还是市场行为的不良。甚至如这一次好电影《叶问3》被不良行为所伤害一样,都不利于电影文化环境的良性生长。实际上该片结果是损害了电影创作者,据《中国电影报》:“经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研究决定,对该片相关责任方提出处理意见:一、对该片发行方大银幕(北京)发行公司暂停新的电影发行业务1个月,责其进行整改。二、对参与不实排场、情节较严重的73家影院提出严重警告,由所在地电影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诫勉谈话,名单在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网站曝光。三、对73家影院所属20家院线公司通过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网站进行通报批评。四、对虚假场次出票相对集中的三家商提出严重警告,由电影局诫勉谈话。”文化偏离而逐利结果令人警醒。

5.按照开放进步的思路来建设中国电影市场发展之路。

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无可回避地进入正面应对好莱坞的准世界市场,所谓准世界是指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逼近北美的大市场,在这里的争夺也就是一种市场争夺,无论对于受众选择还是电影质量拼争,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优势,在这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内地电影的过半份额与高票房电影的数量,都不见输。“国产片与进口片的较量一直以来非常激烈:2012年进口片票房以51.54%的占比超过国产片;国产片在2013年重新夺回市场主动权,占比58.65%,并在2014年和2015年继续领先——2014年票房,国产片占比54%。”2015年数据还显示:“400.5亿元的票房中,国产片票房收人为237.2亿元。进口片票房收入为163.3亿元,国产片占比为59.2%,由此我们要坚定开放的视野,继续探索。但要明白这准世界市场还是因为中国电影在北美就没有多少占优的地方,显然还不是值得夸耀的时候。做好本土的世界准市场,逐步走出去,建立足以和世界电影市场拼争的局面,显然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电影艺术资本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论电影艺术中的数字技术应用
全球化纪录片的中国之路
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创新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当我们谈论精神分裂题材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2014年度中国资本“金桥奖”
2009中国资本市场最佳创富IR奖
真实资本与虚拟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