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摘 要: 近几年,一种新型的观念开始出现——“医教结合”。我国康复行业和特教行业中也开始出现“医教结合”的观念和方式,使得具有身心问题的儿童能够通过及时预防,争取早日复原,融合教育方式更好地进入社会。
关键词: 医教结合 教育康复 人才培养 创新路径 对策
残疾人和正常人存在不同,但他们也具有生存权和尊严权。残疾人参加和享受社会生活的关键是要具备健康的身体,康复服务主要是指残疾人摆脱医疗设备的治疗,通过有关机构的专业人才进行相应的服务,具有承受功能复原和社会责任两方面的内容。
1.“医教结合”实践对残疾人康复事业的意义
最开始,“医教结合”是一种传统的说法,主要是指把医学方式和教育方式进行有效的融合,主要限定在特殊教育、康复医学教育、临床医疗和教学相互融合及医学人才培养的范围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医教结合”成为特殊教育范围的专有词语,得到了很多特殊教育实践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国一些区域和特殊教育学校中的特殊教育工作人员开始提倡“医教结合”的思想,并且把“医教结合”有效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国内对“医教结合”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医教结合”是现在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和人文的相互融合是现在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有的研究人员认为医教结合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还有学者认为“医教结合”需要和特殊教育的实际目标相联系,根据我国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区别性对待,注重理论的实际价值,注重其中的公益性作用。
2.“医教结合”框架下教育康复人才培养的策略
2.1加大教育康复人才的培养力度。
首先,加强复合型教育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医教结合”的大环境中,为了有效地处理康复人才缺失和服务能力低下的问题,国内很多学者发现把康复和教育进行融合是有效的处理方式之一,现在有的培养结构已经开始进行初步的实践和研究。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在全国最早构建了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专业学科,在2013年又构建了教育康复专业,而且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进行合作,为培养具有康复能力和特殊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在培养专业化教育康复人才的时候,特别注重学科的融合和渗透,专业构建的形式需要表现出医教结合的特点,在构建专业课程的时候,要把教育模块和医学模块通过2:1或是3:1的概率进行划分。教育康复专业主要是特殊教育和康复医学的有效融合,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够进行特殊教育的人才,而且要具有承担某项专业康复训练的综合能力。在培养教育康复人才方面服务面要广泛,不但可以在特殊学校、普通学校资源中心进行服务,还可以在康复中心或是民政福利医院等机构进行工作。再者,要增加普通特殊教育专业构建教育康复选修课程,培养具有基本康复能力的人才。
2.2培育多元的教育康复能力,组建均衡的教育康复人才队伍。
第一,加强多元化的教育康复能力。随着科学技术和康复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出了很多的康复训练设备,运用新的康复技术和康复设备能够有效加快残疾人的康复速度。例如华东师范大学黄昭鸣教授所引领的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要实验团队研究的“启音博士”、“启智博士”等,在康复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2014年推出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表明,需要继续健全和完善教学设备和康复设备,使得残疾学生能够进行针对化教育和康复训练。要让特殊教育学校配备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设备等,进行“医教结合”实验,研究教育和康复结合的特殊教育形式,强化对特殊教育学校安排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的支持力度,使得残疾儿童能够进行康复训练,并且得到完善的康复设备的帮助。所以,在教育人才培养中要对学员进行康复技术和设备使用的引导,使得残疾儿童能够更好地接受康复服务。第二,构建均衡的教育康复团队。我国现在的康复人才团队构建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不能顺应社会对康复的实际需要。我国残疾障碍的类型在不断变化,而残疾人康复专业团队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就会导致视障、听障等传统康复服务的工作人员较多,但是进行教育、心理和就业等方面的新型教育康复型人才大量缺乏。“医教结合”合理运用到康复实践中,不但要强化医学康复和教育康复的有效融合,还要注重教育康复人才具备专业化的能力,能够熟练地把握相对应的康复技能,至少要对其中一项康复技能进行熟练的把握,特备是要强化对于智力康复技术的培养强度。
2.3建立教育康复人才专业成长的支撑平台。
首先,构建非医疗体系的康复人才职业资格认定系统。现在的职业资格认定系统中,教育体系中的康复人才不能得到医疗体系的康复治疗师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其中康复工作人员的资格不容易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定,所以不容易向康复机构和特殊学校提供有效的帮助。为了保证康复行业的规范和完善,并且保证教育康复人才具备相对应的康复服务资格,国家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非医疗系统康复人才资格认定体系,教育康复类人才能够根据相关的等级资格考试,得到资格证书。并且,根据康复行业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特征,在构建相关的等级资格证书考试制度的过程中,需要突破资格制度的限制性因素,对资格进行定时的考核,对康复类人才的岗位条件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构建符合特殊教育老师工作特征的考核评价准则和方式,老师职务评价更加偏重于特殊教育岗位教师,要保证康复类专业人员的顺利发展,为其构建一体化的工作道路。其次,根据国家要求,对特殊教育进行津贴补助,定时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并且对优秀的特殊教育加强宣传强度,针对有卓越贡献的特殊教育人才进行适当的奖励。
参考文献:
[1]张伟锋.医教结合:特殊教育改革的可行途径——实施背景、内涵与积极作用的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3,(11):19-24.
[2]邓猛,卢茜.医教结合:特殊教育中似热实冷话题之冷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12,(1):4-8.
[3]陆莎.医教结合: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J].中国特殊教育,2013,(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