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建设策略研究

2016-11-01 11:13马云超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供给侧改革公共图书馆

马云超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建设策略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影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建设的要素,并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转型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建设策略,希望可以促进我国图书馆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9-0006-03

2016年我国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正式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主要用于解决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简单来说,供给侧改革就是改变我国以往以需求拉动供给的经济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用改革的方法优化资源要素的配置,从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1]。供给侧改革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图书馆领域也开始借鉴供给侧改革理念,重新调整图书馆的服务与建设策略,以求开辟出一条资源节约式、定位精准式的运营模式与服务结构。

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供给侧改革理念不仅为公共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转型机遇,同时也为公共图书馆带来艰难的挑战。一方面,新理念的应用有利于图书馆更好地提高自身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固有的经营模式面临全面转型。

1.1供给侧改革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带来的机遇

1.1.1缓解资金短缺,激发办公活力。供给侧改革强调经济上的又快又好发展,以解决社会发展的短板问题。用于公共图书馆方面,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弥补图书馆资金不足的问题。具体而言,在供给侧改革理念下,政府放宽了对图书馆的把控,给予图书馆一定的自由,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与民间机构合作来拓宽资源引进途径。此外,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有利于激发图书馆办公活力,图书馆资源、服务、模式的重建客观上刺激了馆员的热情,同时也能够提升馆藏的利用率。

1.1.2改变供需观念,增强图书馆竞争力。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改变人们的供需观念,从传统的一味扩大内需,转变为拼质量、拼效率。因此,供给侧改革下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建设,必须着眼于如何增强自身竞争力,一方面利用自身优势,另一方面要在现有制度方面寻找转型突破口,既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硬实力,也加强图书馆服务建设的软实力。总之,供给侧改革能够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供需理念,可以刺激图书馆增强自身竞争力。

1.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1.2.1民办机构的兴起。供给制度的改变不仅体现在公共图书馆内部,还在广义范围上扩大到整个社会。这说明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迎来了强有力的民办图书馆竞争对手。从2015年到2016年上半年,各级各类民办机构数量大幅增加。作为整个社会文化服务系统的短板,民办机构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受到了大力支持与鼓励,对于自身欠缺活力与灵活性的公共图书馆而言,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2]。

1.2.2资源建设的挑战。供给侧改革理念为公共图书馆带来的另一个挑战是馆藏文献建设方面,这是公共图书馆面向广大读者用户提供服务的基础,也是公共图书馆价值的集中体现。以往的馆藏建设,大多根据图书馆上一年度的阅读情况调查统计作为下一年度的采访依据,即遵循需求带动供给的资源建设模式。供给侧改革的供给带动需求理念要求公共图书馆不追求资源数量多,而力求馆藏质量高,因此,公共图书馆要重新建立起图书采访模式和阅读反馈机制,加强对图书质量的监管,为打造高质图书馆馆藏与优质图书馆服务而努力。

2影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建设的要素

影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建设的要素主要有4类,即起着主导作用的政府机构、公共图书馆的供给主体、新媒体与新技术的技术因素以及广大读者用户。

2.1主导因素:政府机构

供给侧改革强调政府放宽管辖职权,给予供给主体一定的自由,即把该管的事情管好,不该管的事情不管。这种政企分开的理念同时也适用于政馆分开,政府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建设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而非主体作用。推动政馆分开,根本上是要政府找准定位,切实做到“无为而治”,将图书馆的建设主动权交还给图书馆本身,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创造自由、和谐的环境,让图书馆根据地方或馆藏特色,完善并优化馆内资源配置。针对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政府可以提供不同的保障机制(见表1),如:政府应全力支持保障型图书馆,而对发展型图书馆做到尽力而为。

2.2主体因素:公共图书馆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转型与建设的主体是公共图书馆,它承担着重建馆内文献、重塑管理服务的重任。我国公共图书馆是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文化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同时,公共图书馆还拥有丰富的图书文献与数字资源,面向最广泛的读者用户,只有提高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质量与服务水平,才能真正使读者受益,真正满足广大民众与日俱增的阅读需求。

2.3技术因素:新媒体,新技术

在供给侧改革核心指导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改革应着力改善供给结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含量。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服务项目主要局限在文献借阅、查询检索、培训讲座几方面,近年来,随着创客一词的提出,部分图书馆也成立了独具特色的创客空间,然而这些依旧难以满足广大读者用户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数字阅读、碎片化阅读,对公共图书馆的黏度有所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应另辟蹊径,创新优质、新型的馆藏建设与服务。如:部分公共图书馆已经开始尝试开放OA资源的提供与获取、为读者设计个性化阅读、开发多平台交流渠道等。总之,未来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建设,将越来越依赖新媒体与新技术。

2.4服务因素:读者用户endprint

无论是需求带动供给还是供给带动需求,所有行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消费者服务。针对公共图书馆而言,其所服务的客体是广大读者用户,因此,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建设应本着读者第一、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只有获取读者用户的反馈,才能明确未来发展改革的道路与方向。笔者认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不仅要强调供给带动需求,还要强调“以读者为本”,在转型过程中,多吸收读者的反馈与意见,认真了解和分析用户,双管齐下以达到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满足读者用户阅读需求的目的[4]。

3供给侧改革理念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转型

供给侧改革理念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大致体现在三方面:①运营方面。从粗放的运营模式转向精准运营模式。②功能方面。图书馆服务功能从简单的借阅转向文化交流。③定位方面。公共图书馆由面向城市到向社区延伸。

3.1运营转型:从粗放式运营转向精准式运营

以需求带动供给的图书馆运营模式,可以将其称为粗放型,原因在于公共图书馆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用户的需求,往往大量采购文献资源,以求在数量上涵盖读者人群,然而从供给侧理念出发,这种营运模式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形成表面上供大于求、实际上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市场上图书资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更有甚者同一内容被不同出版社包装,就摇身一变成为两本图书,如果图书馆不经考察,只从数量上考虑,就忽略了馆藏文献的质量问题。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理念带动下,公共图书馆向高质量、精而准的运营模式转变,既抓数量又不忽视质量,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实现合理化配置馆藏。

3.2功能转型:从图书借阅功能转向文化交流功能

传统图书馆的功能较为简单,如检索查询、图书借阅,近年来,部分城市图书馆为迎合读者用户的阅读习惯,也纷纷推出了数字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创客服务空间、公众微信号与微博等多样化服务,一些先进图书馆更是开发了个性化个人图书馆服务。即便如此,图书馆的主要功能还是局限在从图书馆向读者用户单向知识输出的缓解,读者的反馈意见往往成为图书馆下一步改进的依据,而并没有纳入图书馆服务体系当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供给侧改革为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建设提供了一条全新思路,即突破图书馆原有服务体系,将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交流场所。具体而言,读者用户可以在图书馆实现交互与交流,不仅是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交流,还包括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多面交流。

3.3定位转型:由城市图书馆向社区图书馆延伸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定位转型体现在图书馆逐步向社区延伸,公共图书馆规模大、资源多,固然是其优势,但是馆建数量少,不易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不易形成浓烈的读书氛围。基于供给侧的特点和内涵,公共图书馆应该本着“读者第一”的理念,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将图书馆服务深入社区、深入农村,不仅从宏观上营造和谐的文化服务体系,还要从微观上展开面向社区、面向农村、面向弱势群体的图书馆服务建设[5]。总之,供给侧改革促进了公共图书馆的地方化和社区化,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与氛围。

4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建设策略

基于以上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设策略: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完善图书馆服务建设以及完善图书馆经费建设。

4.1去库存——完善资源建设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主要面向当地的读者群众,因此在构建馆藏资源过程中,要立足于本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历史特色,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资源搜集与归纳,以达到馆藏结构的合理化。目前一些地方公共图书馆存在馆藏冗杂的情况,部分图书资源质量差、利用率低,实际上图书馆可以将有限的资金和空间用来购买和存放更加有价值、更受读者欢迎的图书资源,做到去库存、留精华。此外,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人更多地采用数字化阅读,公共图书馆在完善纸质馆藏资源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开发数字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切合时代要求的服务内容。表2是东北部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现状,可以看出数据库建设工作在东北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图书馆应重视完善自身的纸质与数字资源建设。

4.2补短板——完善服务建设

经济范畴的补短板大多指缺少政府支持的民办企业机构,然而公共图书馆范畴内的短板,则指其服务。相对来说,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属于其发展硬件,是其提高竞争力的必要基础,而服务内容则为软实力,是人们很难量化的因素,因此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图书馆的发展既离不开硬实力,也离不开软实力,供给侧改革理念强调补短板,公共图书馆更应提高自身服务水平。首先,图书馆要适应时代发展,打破书库制,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其次,公共图书馆应大力开展讲座、展览等活动,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影响力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最后,图书馆还要开展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建设更高端、更先进的服务体系,提升读者用户对图书馆的黏度。

4.3降成本——完善经费建设

资金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供给侧改革理念打破了原有的一味加大资金投入的桎梏,提出了新的发展道路,即降成本,将图书馆资金利益最大化。具体来说,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和社会资助。国家拨款相对来说是稳定的,与图书馆飞速发展的速度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缺口,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应从制度上合理化采访机制,将经费用在刀刃上,避免不必要的开销,切实做到开源节流。此外,图书馆还可以拓展多渠道引入资金模式,将社会民营基金、企业捐赠等作为未来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活水之源。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建设要充分结合供给侧改革理念,真正做到用高质量供给带动读者用户需求。图书馆只有找准自身定位、加强馆藏建设、创新服务转型、完善体系建设,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并更好地为读者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林春生.推进供给侧改革探索服务新模式[N].安徽日报,2016-03-21(008).

[2]贾红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合作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3.

[3]王翔.大数据助力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J].经济,2016(7):92-94.

[4]赵文义.略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J].出版发行研究,2016(5):17-19.

[5]董明月.公共服务的“需求端”与“供给侧”[J].小康,2016(5):74-75.

[6]刘结成.文化产业供给侧发展应着重四大战略[N].中国文化报,2016-05-14(001).

(编校:崔萌)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供给侧改革公共图书馆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