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亦纯
车险是财险收入的大头,因此,众多保险公司力图通过车险得以突破。如何突破,中小财险公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上市寿险上半年保费收入同比23%的风光增速相比,财险业务有些失色。
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人保、太保、平安、太平4家上市财险公司总保费收入为3038亿元,同比仅有约7%的增速。
与寿险激烈的竞争相比,财险市场的大头始终由“老三家”控制,分别为人保、平安、太保,他们“老三家”占据了财险超六成的市场份额。
曾经何时,人寿、平安、新华、人保等寿险巨头也把持保费市场份额近七成的份额,但因为高现价的万能险打破了这个格局,那么财险市场的现有格局是否也会被打破?什么业务将是突破的利剑呢?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打破格局的任务应该落在车险的身上。
在财险保险收入中,车险业务是最重要的来源,在商车费改的大背景下,各家财险公司更是将车险视为发展机遇,但目前看来,商车费改对于大型保险公司更有利,所谓的商车费改,核心内容是建立市场化的条款费率形成机制,对不同车辆的“差别定价”,通过改革解决产品与市场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中小财险公司,如何快速发展还是一个挑战。
车险业绩分化明显
作为财险业务的支柱,车险业务是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及净利润构成的主要部分。商车费改的政策之下,“老三家”的车险业务表现也十分不错。据相关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安财险车险业务收入达706亿元,同比增长14%,中国平安在年报中提到,车险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交叉销售、电话销售和车商渠道保费收入的持续增长。人保财险今年上半年车险业务也增长了10%达1084亿元,占财险总保费收入的67%。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太保财险车险业务承保利润达6.26亿元,其他上市财险公司虽然并未披露车险盈利相关数据,但从保费增速及综合成本率来看,净利润也较为可观。
这与中小财险的车险业务形成了明显差别,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2015年共51家非上市财险公司经营了车险业务,其中48家出现亏损,盈利的三家公司永安财险、阳光产险及史带财险总盈利金额也不过4.73亿元。
由此看来,商车费改深入推进后,大型财险的车险业务业绩与中小财险的车险业务业绩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业内人士表示,大型财险公司本身份额高、知名度高,补贴费用稍微抬高一些,优势便会明显放大,这也是“老三家”车险业务得以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核心渠道比例是分化的关键
虽然规模效应一定程度上确实促成了中小财险与大型财险车险业务的差距,但并非是最核心的原因,根本的应该体现在车险渠道上。只有将销售渠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有实现持续盈利的可能。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太保财险的车险核心渠道保费收入为210亿元,同比增长7.8%,占车险总收入的56%,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中国太保方面对《投资者报》记者介绍称,公司的核心渠道主要包括车商渠道、电网销售渠道及交叉销售等。
普通的中小型财险公司车险核心渠道的销售收入占比一般介于10%~30%之间,这直接导致了渠道成本的上升,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2015年共有33家财险公司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增幅较大的有安邦财险、富德财险,同比均有超1倍的上涨,导致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商车费改大背景下,各渠道车险保费价格趋于一致,原来在电销渠道价格优惠已不复存在,财险公司也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加强对核心渠道的把控。
财险“老三家”在互联网渠道上已先行一步,近年来,“老三家”不断加码布局互联网车险业务,如平安与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财险布局了保骉车险,又比如太保财险宣布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希望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车险的差异化发展。
目前,也有多家中小型财险公司对外宣称向互联网方面转型升级,但依然集中在较为基础的如建立网销渠道的方式。如何真正向互联网方向靠拢,大部分中小型险企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中小公司面临更大挑战
商车费改实施后,对于驾车习惯较好的消费者来说确实做出了让利,单均保费的下降也让消费者的投保意愿加强,市场扩容存在可能。
随着政策的推进及深化,车险的自动化定价及后期理赔已经成为了新的竞争领域,此外,车险细分领域的竞争也会逐渐增加。
目前,中小财险公司车险业务的痛点主要来源于渠道费用居高不下及服务能力不足,特别是理赔阶段的服务,中小公司普遍存在过度依赖公估公司、理赔时间长、理赔手续繁琐等问题,这使得公司续保率降低,从而陷入靠提高渠道费用去争夺客户,利润率降低的恶性循环。
当然,财险“老三家”的车险业务也面临着来自市场的考验,搅局者的不断增加带来了竞争的加剧,据了解,上半年太保财险车险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达53亿元,同比上涨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