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崔健你变了,我听了很难过,我觉得我一直都没有变。”在9·30演唱会现场,崔健这么评价自己。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有点儿委屈。
因为30周年纪念的演唱会,崔健那些“裤腿一高一低”的故事,又被拎出来翻炒了一遍。
和公众媒体打交道,崔健用一套自己的模式。他不说个人故事,因为涉及“隐私”;也不指名道姓地说别人,因为涉及“炒作”,他只谈抽象的观点,“能量”是他回答中的最高频词汇。
那个抽象的价值观包裹下最原始的崔健,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已经很少人知道。我采访了他不同时期的朋友和合作者,他们帮助我还原了一部分的崔健。
文博是崔健早年参加的七合板乐队的发起人,他最早对崔健的印象是“能唱英文歌”“唱歌有激情,声音不加修饰”。1986年成名后,崔健有了很多走穴的机会,但作为北京歌舞团的小号演奏员,唱歌是他的副业。耽误团里正常的工作,这和他后来被开除不无关系。
秋野是崔健早年试图发掘的摇滚歌手。但那时两人都还年轻,遇事执拗,在录音室一言不合就吵架,录制完一张专辑就散了,但20年之后在《中国之星》再度合作,他们都不再坚持姿态,互相谦让,甚至有一种一致对外的默契。
张宝全是崔健的铁杆歌迷,电影投资人。《蓝色骨头》公映后,票房失利,他们没有再见面,沟通也只通过助理。两位中年成功人士之间,隔着一层不知道怎么说破的尴尬。但张宝全还是会自费带家人去看,崔健的演唱会。50年代生人很少喜欢偶像明星,崔健在他们青春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崔健喜欢同年轻人在一起。尹昉是《蓝色骨头》中的男主角,86年生人。尹昉尊重崔健,因为他觉得崔健对待年轻人有一种真正的谦卑,愿意公平地和年轻人交流,接受他们想传达的信息。这样的反馈,我从崔健身边的80、90后那儿也得到过。
摇滚意味着独立、自由,保持深刻。这是崔健这些年的信条。
但30年后,“教父”崔健在万人工体,已经很难再用新的作品掀起高潮。崔健想继续带领他的歌迷走出时代的晚上,但月黑风高,他们走散了。他挺孤独。